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疫后发展按下了“加速键”。目前广东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冲击的局面下,要实现疫后“稳经济”的局面,亟须以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动能为抓手,为广东经济注入新活力。
广东亟须培育壮大产业新动能
培育壮大广东产业新动能具有必要性。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正处于转向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期。而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机制体制建设,需要高质量的产业经济动能作为底层支撑。培育壮大产业新动能,能够明晰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确立营商环境优化的目标,倒逼地方政府提高变革的效能。
培育壮大广东产业新动能具有迫切性。当前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动能已经无法支撑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方面,高附加值产业环节回流发达国家速度加快,新兴经济体争夺中低端产能的比较优势越发明显;国内方面,北京、上海和江浙等发达省市在部分前沿产业上持续加力加速,部分内陆省市也对广东传统优势产能产生挑战。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广东均面临严峻的“双重夹击”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冲击之下,广东必须尽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完成新旧动能的转换。
培育壮大广东产业新动能具有可行性。广东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积累了大量开放型经济机制建设的优势,吸引了大量优质外资,形成了扎实的、在海内外均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基础。此外,广东还坐享“双区驱动”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顶层设计优势,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方面拥有强力的体制机制支撑。
广东培育产业新动能的四个着力点
一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中国也是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7591.3亿元,同比增长16.2%,集成电路产量达2018.2亿块,同比增长16.0%。2019年1-5月,广东省集成电路产量为124.8亿块,同比增长4.86%,占同期全国集成电路产量的18.9%,具有较大的产业优势。
二是新型显示。新型显示产业是信息时代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8年,中国大陆新型显示产业整体营收约为3496亿元,全球占比27.4%;2019年上半年,该数据约为1678亿元,同比增长5.2%。过去5年里,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7%,增长速度连续多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广州和深圳在大尺寸OLED和LCD高世代面板、IC驱动等新型显示产业环节上布局基础良好,能够有效助力广东新型显示产业发展。
三是医药制造。医药制造业是新经济的重要环节,在创新发展战略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2018年,中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5%;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广东向来是医药制造大省,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2018年,广东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623.83亿元,同比增长16.6%,企业增加值达530亿元,年增长率为11.9%。随着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整个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制造行业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医药制造业将迎来一波全球性红利。
四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主要包括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基建孕育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中国产业转型,亦是夯实创新引领的现实基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19年末,中国共建成5G基站超13万个,5G基站投资达221亿元;数据中心数量约为7.4万个,约占全球数据中心总量的23%。2020年一季度,广东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4.3亿元,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42698座,较上年底增加5512座,全省已投产使用的数据中心数量约160个。由此,海内外对于包括5G在内的新基建需求庞大,能够有效支撑其作为广东新的产业经济动能。
培育壮大产业新动能的四条措施
在集成电路产业上,需加强优质外来资源引进,重点突破产业技术瓶颈。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打造原材料和制造设备骨干项目。积极对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游龙头企业,重点引进国内头部企业靶材项目,加强其他原材料、特殊气体及制造设备项目的外资引进。二是提高中游晶圆制造能级,加快引进先进制程项目。加快引进优质国际产能,支持企业与国际一线厂商合作推动引进国内主流制程工艺产线,寻求国产先进制程产能落地。三是多体系加强产业发展资金保障。全力争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及政策性银行支持,鼓励有能力的地市设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促进三地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共同开展优质项目。加快推动龙头企业与其他尖端产业企业的跨界合作,推动生产高度智能化、数据化与自动化。
在新型显示产业上,可以面板和IC制造为依托,加强培育本土龙头企业。一是加强引进产业上游外资,带动培育本土龙头企业。保证液晶产业链中上游核心材料和零组件的供应,为广东本地龙头企业新型显示产业研发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加大对国内新型显示产业相关企业的引进力度,实现广东内外资产能平衡。二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产学研生态闭环。重点关注OLED发光材料提纯、OCA光学胶、光学膜、蒸镀机等关键工序、材料与核心设备的自主研发,加快打造产学研生态闭环,为新型显示产业提供新动能。三是发力培育下游终端电子产品产业,加强引进优势产能。重点关注终端电子产品领域,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和产业链配套项目。探索新型显示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发展路径,支持广东企业通过业务转型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拓展和延伸。
在医药制造产业上,需紧抓新冠肺炎药物市场机遇,加快突破前沿领域。一是紧盯新冠药物市场需求,全方位夯实生物医药原料供应基础。完善粤港澳生物医药原料通关机制,促进生物医药原料高效跨境流动,保证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的正常流转。二是建设新冠肺炎疫情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推进新冠肺炎治疗相关的医药技术安全、医用材料等省重点专项实施,支持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推进智慧医疗相关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三是做好预防产能过剩预警。健全广东医药制造企业产能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产能过剩预警机制,预防新冠相关产品生产过剩带来的负面冲击。
在新基建项目上,要强化技术赋能新应用,推动配套和融资机制创新。一是构建网络安全数字基础设施,增强网络安全生态系统免疫能力。增强基础设施技术开发与网络设计内生的安全理念,提高网络安全生态系统免疫能力。二是融合新技术赋能新应用,完善技术与应用融合机制。推进5G的高速连接、云计算的海量算力和AI的应用智能等技术互相协同发展,鼓励广东企业创造更多新的业务体验、新的行业应用,减少技术与应用的融合壁垒,强有力加速新基建发展。三是完善统筹新基建配套制度,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做好投融资规划。及时对融资规划进行客观评价和量化分析,并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四是政企合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建设,提升社会资本盈利水平,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对民间资本和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引导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