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找准“十四五”时期广州发展的新方位

2021-06-17 10:19:30 来源:广州日报

  日前, 广州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和广州日报社联合举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市社科联领导,广州日报相关负责人,广州地区社科界专家学者代表,部分市直机关单位相关负责人,各区党委宣传部分管理论工作的副部长,部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学会的代表以及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相关处室负责人共约4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全面准确把握和深入宣讲全会精神,切实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运用全会精神切实引领“十四五”时期广州社科事业繁荣发展。会上,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市社科院、市委党校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作了主题发言。  

  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张跃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全会,因为这次全会召开的节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时。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深刻领会全会重大意义,要抓住三个关键词。

  一是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从内涵上说,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阶段,目标任务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四五”时期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是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新发展格局。这是与时俱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当然,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是今后长期发展的立足点。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走在前列、挑大梁,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这是新时代赋予广州的历史使命。广州市社科院要充分发挥职能职责,组织开展理论研究,特别是围绕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坚持战略转型、整体跃升,提升决策服务能力,构建强有力全方位的决策支撑体系。

  更好发挥广州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势

  毛艳华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综合性门户枢纽,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地发挥自身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势,找准“十四五”时期广州发展的新方位,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广州力量,实现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双循环”发展的关键节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开放中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以我为主的产业分工体系,提升国内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广州,率先加入全球经济大循环,成为国家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枢纽。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广州加快向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在保持国际循环功能地位的同时,不断增强对国内循环的牵引作用,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节点,在新发展格局中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另一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链。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广州不仅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集群,而且还拥有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能级,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有利于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启动核心技术攻坚战,积极打造世界级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链,为国内市场提供更多中间品,满足国内大循环对高质量中间投入的需求,而且有利于通过制度型开放扩大高质量服务产品尤其是生产性服务的国内市场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满足国内产业体系对高质量服务产品的需求,不断促进国内大循环畅通条件下的分工深化,助力“十四五”时期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

  张振刚 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教授

  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平台,增强科技供给能力。一是建立世界级自主创新平台。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科研体制机制,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二是建立世界级协同创新平台。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发挥广深“双城联动、比翼双飞”作用,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三是建立世界级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国内外头部企业在广州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增强广州对外部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汇聚能力;充分发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区域开放式公共创新平台的功能,加强与国际一流技术转移机构合作,鼓励高水平技术“引进来”与产业全方位“走出去”。

  打造世界级产业创新平台,提升产业质量效益。一是打造世界级产业创新平台。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国家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以我为主建立国际产业联盟,开发世界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技术;建设创新服务网络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二是打造世界级数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平台。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平台,推进数字化治理、数字价值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据规范、有序和高效流通。建设高水平世界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加速微笑曲线中部抬起;建设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营销创新中心,促进微笑曲线向研发和营销两端高水平延伸。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帮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三是建立世界级质量管理创新平台。以战略创新谋划质量、管理创新保障质量、自主创新提升质量、协同创新增强质量、开放创新创造质量。四是建立世界级供应链创新平台。开展供应链数字化创新,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功能,通过数据赋能,激励制造端、服务端和客户端的联通,促进人员流、资金链、物质流、信息流、营商流的融通,打造世界级供应链,加速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

  要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创新平台,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创新能力。建设城市大脑,推进智慧城市智能管理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使城市生活和生产更高效、安全、环保、便捷、健康;打造世界级科技人才集聚创新平台,面向国内外,大力吸引高端科技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创造、创业环境。

  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广州数字经济发展

  陶锋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加快数字化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发展数字经济是“十四五”和未来一段时期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能,是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新引擎,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方向。

  要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理解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第一,数据要素全面渗透到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是数字经济时代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动力。要发挥好数据要素对于打通国民经济循环痛点、堵点的重要作用,通过数据价值挖掘和数据市场建设激发经济体系潜力活力。第二,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创新高度活跃,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要围绕数据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建设产业链,增强数字技术原始创新能力。第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体系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发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的赋能引领作用。

  要立足广州实际,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力争将广州打造成为粤港澳数字经济要素流通试验田、全国数字核心技术策源地、全球数字产业变革新标杆。

  第一,全面梳理数字经济“卡脖子”技术,充分发挥广州数字技术科教资源集聚优势,联合港澳知名高校布局数字经济重大科学设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

  第二,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联动各区建设高质量的数字经济创新空间载体,汇聚优势企业和高端要素,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链集群。

  第三,推动数字技术与商贸、金融、会展、专业服务、文化创意等服务业以及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家居、生物医药等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第四,围绕数据链全生命周期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在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内涵

  谢迪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科学而全面规划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行动:赋予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第一个“全面”,这一调整有三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第一,确立新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的内容。小康社会在很大意义上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其时空的静态性比较强,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制度更为广阔的时空上来思考和奋进的战略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与内容上都有了全新内涵。

  第二,对后三个“全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都围绕着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展开。进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下,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更高,其系统性、全面性与整体性更强。

  第三,党的理论与实践主题有了新内容。在未来一个很长时期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核心主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内涵所体现的发展新要求具体表现在经济、社会与文化三个维度上。从经济上来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从社会维度上来说,就是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产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从文化维度上来说,就是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与内容,都必须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前提,只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框架下,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才能形成,社会治理的效能才会提升,文化繁荣的目标才会实现。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丁旭光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根本保证。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实践再次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谋发展、促改革,只有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在14亿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启程之际,应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更加需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原则,从而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全社会汇聚共识、凝聚力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锚定目标、坚定信心。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转化为事业兴旺发达的优势。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锻造过硬本领,在各项事业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确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作者:张冬梅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