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新基建”需要新思维

2020-03-23 11:12:45 来源:广州日报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新基建需要新思维

  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所谓“新基建”,主要包括: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其中,5G基站、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可归为数字经济,围绕这四项展开的基建可称之为“数字基建”。在这次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数字基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下一步推进新基建投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基建需要抓住数字基建这个核心

  我国疫情防控现已进入新阶段,复工复产稳步推进,防疫和复工都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在全球范围内,疫情扩散超出预期,重创了全球金融市场,并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冲击,也给中国经济全面恢复带来新的挑战。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增速急剧回落,目前国内供应链正在修复,但是提振消费需求仍需时日,未来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为了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投资占比高达三成。经过多年狂飙猛进,基建中的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风险已经显现。老基建的边际效用和收益递减。总体而言,扩大老基建投资对经济会有短期刺激效果,但长期发展不可持续。正因如此,基建中的七个新型细分领域被寄予厚望。从产业链特点看,扩大这七大领域的投资既可短期创造就业和增长,也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中长期健康发展;其中又以数字基建更具底层价值。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产值占GDP三成,增速是GDP增速的两倍多,从业人员约2亿。数字经济成为驱动增长、吸纳就业的新引擎。数字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可直接拓宽数字经济广度,挖掘数字经济深度,延展数字经济长度,并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互联网+”和“+互联网”方兴未艾,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加速融合,特高压、轨道交通、充电桩分别对应数字电力、数字交通和互联网汽车,传统基建焕然一“新”。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已超八成;用数字技术驱动传统产业增产提效,正在形成中国经济的新特色和新优势。

  新基建需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各自作用

  政府规划建设新基建项目,必须尊重数字经济规律,打破陈规,转换思路,大胆创新。一般而言,老基建的发起者、投资主体、运营主体以各级政府、国企为主。新基建则遵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不同主体运用市场机制,灵活地开展多种形式合作。

  数字基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通讯网络服务属于底部基础层,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属于中间技术层,微信、钉钉、健康码等则属于前端应用层。三层中的任意一层都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以人工智能为例,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中,有1家央企、2所大学、5家民企和2家外企,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态势。但在残疾人无障碍研发等领域,存在市场失灵情况,有赖政府投入资源,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新基建需要提升应用创新能力

  在这场全民抗疫行动中,数字技术得到全面应用,为我们科学理解新基建提供了鲜活样本。

  在疫情防控方面,创造性地推出健康码,从局部试验到全国推广,对春运期间复杂人群进行精细化管理,堪称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典范。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携手阿里云,加速攻克新冠肺炎救治关键技术与药物疫苗研发。其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可在20秒内判读疑似病例CT影像,准确率达96%以上;向全球免费开放“云”上病毒比对服务,60秒即可完成任意病毒的基因对比,可大幅提升病毒基因检测效率,为跟踪病毒变异提供有效依据。在复工复学方面,基于远程数字化协同平台,全国各地停工不停产,停课不停学。比如,钉钉承接1000多万家企业组织、2亿人在线办公,1.2亿学生在家上课,1.5亿人健康打卡。其背后是一整套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属于典型的数字基建。

  要使前端应用与中间技术发挥作用,前提是夯实底部基础层。2019年末,我国三大运营商宽带用户数达4.49亿,4G用户数达12.8亿;5G问世还不久,用户数就已达千万级。网络提速降费广获好评,通讯扶贫扎实推进,数字红利惠及广大低收入人群。目前,全国通讯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使得健康码的创新应用成为现实,为全民在线办公、在家上课奠定了基础。

  新基建价值不仅在“建”,更在“用”。用好用活已有新基建,同样可以抢占发展先机。目前全国有4000多个淘宝村,农民没写过一行代码,通过现有物流体系,照样把农产品卖到全球。疫情初期,有人担心春运往返迁徙的巨量人流将导致疫情失控、经济崩溃。但事实证明,三层数字新基建赋予全社会强大的数字化协同能力,所表现的高效救治、有序防控、安全复工,已经赢得广泛赞誉。

  新基建需要实施新的产业政策

  新基建涉及新的产业链重构,其上游是基站、天线、芯片、传感器、存储器、光纤光缆,下游是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机床等终端硬件,以及软件开发服务,呈现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点。可以说,每一细分领域都有巨大发展空间。当前,中国健康码解决方案引起了全球关注,日本一些学校已经启用钉钉在家上课,新基建领域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方案”正在兴起,迫切需要新的产业政策扶持。

  地方政府规划数字基建要找准定位。老基建附着于土地,项目推到哪里,土木就兴到哪里。数字基建不同,它突破物理空间局限,具有“云”化特点,可以做到“一处设施供全国”,甚至“一处基建供全球”。比如,华为、腾讯总部在广东,阿里总部在浙江,但三家数字基建企业的服务都在云端,能够覆盖全球。

  “在云端”带来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可以拓宽数字经济边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因此,政府在投入资源时,应积极拥抱竞争,树立全局性战略眼光,全国一张图,全球一盘棋,集中资源办大事,不搞重复建设,不撒“胡椒面”。目前,我国已有阿里、华为、腾讯等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航母,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引领整个数字经济体系臻于完善。地方政府在规划数字基建时,不必急于另起炉灶,搞低于已有水平的重复建设,不如先扎扎实实推广应用已有数字化成果,提升全域数字化水平,主动接入数字世界,分享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红利。

  从老基建到新基建的转型迭代,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机遇。国家应完善相关立法,欢迎外商积极参与中国新基建,同时鼓励境内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以高水平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开一片充满希望与机遇的新蓝海。


作者:徐洪才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