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强调“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现代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统一、是精密制度与执行温度的统一,一方面要求制度预案严谨合理、配备有序,另一方面要求执行团队及时决策、合理落地。
广州自1月21日通报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防控措施取得积极成效。从收治首例病人以来,近1个月过去了,广州目前尚无一名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这对于一个实际人口近2000万、外来人口众多,尤其是湖北籍务工人员聚集的工商业、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城市,非常难能可贵,其关键就在于:制度保驾,温度护航。
应急制度不断完善,防控能力大步提升
广州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起始于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建立起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17年间进行了不间断的从无到有、从粗到精的修订完善。目前,广州市共有各级各类应急预案3万多个,基本建立了以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为基础,涵盖“一案三制”(应急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和“一网五库”(应急工作联络网、预案法规库、救援专业队伍库、专家库、典型案例库、救援物资储备库)的应急预案体系,走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始终坚持“平战结合”、坚持“将日常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结合起来”,持续加大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2014年~2018年广州市政府在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上的财政支出分别为:116.35亿元、134.88亿元、173.89亿元、202.35亿元、224.33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7.84%,远高于同时期的GDP增长速度。经过多年的累积滚动发展,广州现在是中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医疗卫生资源丰富。以此为基础,广州仍然在出台专项政策不遗余力地吸引培养医学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为医疗实力的进一步壮大养精蓄锐。
各路人马热血配合,疫情应对温情暖人
广州市于2008年4月组建了第一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和专家组,2011年和2017年分别进行了第二届和第三届的调整换届,钟南山院士一直担任首席顾问专家,公共卫生事件类专家组成员覆盖了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者、医疗救治机构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他们都长期工作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一线,是其所在领域的佼佼者,且都具备多次参与成功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丰富经验。在包括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广州都第一时间成立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快速集中最优救治,快速做好各级救治准备,展现了“广州速度”;统筹安排收治医院,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做好隔离医学观察,体现了“广州专业度”;院士领衔救治,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深切关怀病人,反映了“广州用心度”;权威部门及时辟谣,权威专家及时发声,每天通报疫情信息,彰显了“广州透明度”。这无疑就是广州带给全体市民安心安全的温度。
尽管广州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人口、物资、设施、资本和信息流动性加大和高度集中化,近年来突发性、高传染的病毒疫情对人类的侵扰并未停止,输入性、原发性、输出性风险都可能大幅度增加,广州至少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精细制度+抬升温度”:
一是出台专门的紧急征用预案。当出现突发事件波及的人员规模扩大导致现存医疗机构的设施不足时,一些公共或民用设施和空间可以被政府按照预案征用,明确列明征用范围及顺序,各级政府投资运管的党校、培训中心、体育场馆、展览馆等优先征用,数量仍然不足时可征用酒店宾馆、房产商闲置的房产等。这对快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非常重要,都不能是临时决策,而是要有预案、有准备的。
二是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提高对区一级疾控中心的财政投入和建设标准,统筹增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监测水平和综合救治能力,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创新探索区以下疾控机构与区级二级医院的院所合一模式,试点将区级层面的疾控和重大传染病监测逐步融入到区级二级医疗机构。
三是科学优化分级诊疗模式与机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健全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夯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支持社区医疗机构增加床位数、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创新破解医疗卫生体系“倒金字塔”困局。
四是推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与临床治疗有效协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进一步发挥科技手段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研究、紧急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促进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与临床治疗之间的人才流动和成果共享,推进研究、预防与治疗的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
五是加强公共卫生与防疫的人才培养和基础科研工作。支持广州地区的高校建设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学院,教学、科研与实践并重,为广州乃至全国培养高端的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同时集中力量建立公共卫生与防疫的研究体系、实验室体系,吸纳海内外高端专业人才,承担广州乃至更大范围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