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影响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国经济处于停摆状态。在当前经济深度全球化进程中,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会造成什么冲击?广东是外经贸大省,珠三角地区是“世界工厂”,进出口企业正在面临着哪些挑战与机遇?如何采取有效对策稳定全球供应链?深入分析和评价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影响,对于更好地提高区域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掌控力具有重要意义。
疫情暴发加速经济全球化结构调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对战后全球化的严峻考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互联互通,而当前疫情防控则需要限制流动和实施隔断。疫情在全球暴发后,主要发达经济体以及重要跨国公司普遍意识到现有全球供应链体系在风险冲击下的脆弱性。实现重要物资本地化供应,或至少分散供应链降低风险成为主要进口国和重要市场主体的共识。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将深刻改变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结构调整。可以预见,疫情后很多国家的政策会更加转向内向发展、自主发展和安全发展。同时,企业国际化战略会重新调整,减少跨国性的价值环节,提高产业链的集聚,加快供应链的国内布局,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另外,数字化进程将加速,大网络、大数据在全球化互联互通中的重要性更为突显。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繁荣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在跨国公司、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驱动下,国际分工体系已经走向价值链分工,国际分工日趋细化,同时全球经济也更加相互依赖。面对后疫情时期的全球化新特征,需要加强新形势的研判,制定新的战略和新的政策,既要不断提升我国的话语权,捍卫全球化的基本体制和基本方向。同时,也要适应全球化结构调整的趋势,把国际经济结构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无论是从当前应对疫情传播、防疫物资流通,还是维持经济增长、保护就业各个方面来看,关键是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既要直面挑战,也要把握机遇
首先,疫情冲击进口供应链。珠三角地区的汽车、石化、电子、机械及器材等制造业已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间产品和核心零配件高度依赖发达市场。然而,随着欧美主要疫区国家的防控措施逐步升级,所在国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珠三角地区的进口供应链也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其次,疫情也影响出口供应链。全球疫情影响了海外消费市场,高度依赖出口的珠三角外贸企业同样面临考验,普遍面对“物流遇阻、销量萎缩、遭遇退单”的困难。第三,疫情暴发诱发新的贸易壁垒。疫情暴发叠加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容易诱发各种关税措施或非关税壁垒,给进出口企业的正常贸易活动带来障碍。
但是,每次危机都蕴含着机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阻断病毒传播渠道,积极开展医疗救治,迅速把疫情蔓延的势头控制下来。随着全球防控疫情在中外之间形成的“时空差”扩大,中国经济出现“时空窗口”。基于我国向好的疫情态势以及市场与产能优势,珠三角“世界工厂”会进一步成为全球外商投资和贸易订单的承接中心。因此这种“时空差”有助于珠三角企业通过增量扩产、对外贸易与投资,强化对全球供应链的掌控力。同时,“时空窗口”有助于增加珠三角产业链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长度与高度,提升珠三角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的整合能力。
具体来看,珠三角外贸企业一方面需要重视这种贸易新业态的影响,抓住机会加快向线上转型,利用好跨境支付和各种新技术力量,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跨境贸易;一方面也要趁着疫情加强自己的数字化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掌控关键环节,并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
调整策略应对全球供应链变局
广东是外经贸大省,在全国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疫情影响下的全球供应链变局,短期政策重点是稳住外贸基本盘,中长期政策要有利于实现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掌控力。
第一,出台更多精准化的供应链安全保障措施。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方面,统筹融资、信贷、保险等政策,帮扶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冲击,恢复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针对大型外贸企业,要保障供应链的安全,地方政府要想方设法稳住供应链上下游的安全,协助企业处理可能出现的新贸易壁垒。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和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帮助企业利用海外仓扩大出口,做大跨境电商和跨境服务贸易。
第二,加强主要供应环节的区域布局。抓住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重塑的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价值链升级战略,加强主要供应环节的区域布控。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实施“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区域的垂直整合,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性完整产业链中心,巩固广东省电子信息、家电制造和石化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保障产业供应链安全;发挥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和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加强区域价值链建设,不断提升我省重点产业链的压力测试能力。要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加强与欧美市场合作,稳定现有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同时抓住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中日韩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新供应链布控,支持“走出去”企业加强区域价值链培育,优化区域供应链布局。
第三,依靠核心技术增强对供应链掌控和整合能力。无论从疫情防控产品本身来看,还是从一般商品的供应链安全来看,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环节,提高贸易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仍然是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例如,虽然广东在口罩、呼吸机等防疫产品制造上有一定的产能优势,但在被称作口罩“心脏”的主产品熔喷布的供应上存在较大短板,而且相关加工设备尤其是核心零部件仍要高度依赖从日本和德国几个有限企业的进口。因此,广东企业应思考如何提升技术水平、扩大对供应链上下游的掌控与整合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在全球价值链中无可替代的地位。
第四,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当前,在防控疫情与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下,我国经济已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从长远看,数字产业、智慧物流、服务外包、线上支付等产业的出口与对外投资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广东的外贸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开发替代性供给来源和增加安全库存,提高企业生产与管理效率,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
第五,以营商环境优势提高供应链的“粘度”。在全球供应链分工中,区域供应链的“粘度”取决于高端要素的集聚程度,而后者依赖于区域的整体营商环境。因此,应对疫情影响的全球供应链变局,关键是加快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要加快《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完善相关配套行政法规。要更加重视贸易投资自由化,清除市场准入壁垒,施行无差别政策。要提高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为外贸企业降低税费成本,同时实现无纸化运转,降低通关成本。扩大服务业开放,创造新的投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