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以科技创新推动 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3-16 14:27:46 来源:广州日报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冲击,但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应用在应对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而在疫情结束后,生命健康重视程度提高、疫病防控体系的完善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望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广州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强市建设,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集聚优势,初步建立起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实力持续扩大,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应该说,广州具有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且有待充分释放,在经历疫情考验之后,这一潜力必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广州科技创新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是依靠科技创新,全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制高点。同时,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均是广州科技创新面临的重大机遇。

  一是老城市新活力赋予广州强大创新动力。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新时代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作为,老城市实现新活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广州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为广州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独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广州作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之一,赋予了广州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广州有底气、有能力,也有责任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作用、贡献力量。广州深度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 “三城一区十三节点”各具特色的创新核,全面提升广州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支撑力。

  三是穗港澳协同创新空间广阔。推进穗港澳三地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创新要素在大湾区的自由流通。广州科技计划项目向港澳开放申报,实现广州科研资金成功跨境;与香港创科局、香港应科院、香港科技园、澳门高教局科技厅、澳门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协会等单位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中科院在广州重新布局,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设立新校区等重大举措,推动穗港澳三地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展创新合作。

  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推动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核心位置,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创新驱动制度设计,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创新力,推进全域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制高点,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

  一要加大政府支持科技创新力度。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特别是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做好基础研究和技术发明工作,强化源头创新和成果转化。

  二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要由企业主导进行,广州的创新资源应向企业倾斜。根据企业成长不同阶段区别用力,善用财政资金、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银行科技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创设科技创新保险、风险资金池等财政及金融工具支持企业发展,真正形成大型科技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型科技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三要加快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全链条。打通知识创新(高校与科研院所)与技术发明(研发机构)、产业发展(企业)之间科研成果转化的顺畅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作用于广州的重大产业,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形成规模,快速成为支柱产业。

  四要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以及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5G产业、大健康、现代供应链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五要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必须以人才为核心。广州要花大力气打造一支包括研发人才、产业技术人才、科技中介服务人才、科技企业家等的规模宏大、素质精良创新人才队伍,着力培养引进高端人才,重点引进高层次留学人员,同时要重视储备青年创新人才,尤其需要制定大力吸引青年创新人才在广州创新创业的特殊政策,增强广州对青年创新人才的吸引力。

  六要完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良好的制度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强化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完善协同创新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组织管理体制,实现由企业主导创新过程。修订出台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科研业绩评价制度、科技项目认定制度等,以有效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作用。

  长远看,广州必须着力形成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创新文化,将创新融入城市血液、成为城市基因。


作者:丁旭光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