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抓好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无疑是关键。为此,广州日报联合广州市教育局举办了首届“少年评论员·城事国事天下事”征文竞赛及系列社会活动,进行了有益探索。青少年思政教育如何更好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用?本期《理论周刊》邀请了三位知名专家进行探讨。
宇文利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影响力人物标兵
卢晓中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青少年思政教育的本质是“传道”和“解惑”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对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而言,青少年思政教育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宇文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里的“第一粒”一方面强调的是价值观的重要性,相比较于其他,价值观是内在的、起决定作用的人生导航仪,是比其他人生要素更为重要的要素;另一方面,也是指在青少年阶段养成和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性。人生的价值观,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易变到固定的过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逐步形成和确立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这一时期所确立的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选择和发展的轨迹,从而也决定了人生的前途和命运。青少年思政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传道”和“解惑”的教育,它能够帮助青少年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青少年陶冶情操、坚定理想、澄清思想困惑、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因此,青少年思政教育也是立德树人、强基固本、打思想基础、铸栋梁之材的教育。
卢晓中: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古话说“三岁定八十”亦是如此。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正确三观的养成甚至比一些知识性的学习更为重要。学习跟不上,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追上,但若三观的路子走偏了,要纠正过来,则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所以在青少年时期,要加强思想政治、品德等基础性教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扣好后面的扣子。青少年未来成长的道路才会更顺畅。
但第一粒扣子还需注意“扣什么”“怎么扣”的问题。“扣什么”,即内容,要根据青少年的认识水平,传授他们所能接受的内容。“怎么扣”,即形式,要采取青少年容易接受的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认同感。
张志安: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是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的重要阶段。进行青少年思政教育,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社会认识的方法论,而且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青少年思政教育是提升其媒介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对于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少年来说,媒介环境已成为学校和家庭之外,另一个接受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虽然青少年较早接触及使用网络,但由于媒介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生活经验,他们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严重影响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对此,一方面,要将思政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在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自觉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另一方面,社会、学校与家庭三者应该通力合作,为青少年构建一个良好的媒介使用环境,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新媒体。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面对青少年的社会经验、社会认识相对较浅的特殊情况,该如何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呢?
宇文利: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他们社会经验不丰富,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入,很多看法和想法都不够成熟理性。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青少年尽快地实现政治社会化,确立科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找到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但青少年在学校和课堂内接受思政教育的时间毕竟有限,需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基本方法有:一是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衔接与沟通,为青少年的成长扫除“单元化教育”中的障碍和偏见;二是把思政小课堂的理论教育、思想教育与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思想与实际的紧密对接,在实践层面上强化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成长体验;三要注重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弥补社会发展进程中青少年时代性的“胎记性”差距和不足。
此外,即使是在思政小课堂教育中,也需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的学习重点和思考重点转向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借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对时代的感应能力、对问题的辨析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张志安:首先,我们要有超越简单的、单纯的保护主义的观念,比如,在青少年对新媒体的使用上,如何以更积极、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引导。在过去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容易陷入“保护主义”的误区,过分保护变成过度干预,让青少年形成了一定抵触心理。其实,我们需要做的是跟孩子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契约,与孩子共同使用互联网,创造一种与孩子共同交流、共同体验的情景,才能更好地给青少年提供理性指导。老是想着将青少年保护在小课堂里,又怎么能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呢?
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媒介技术,把这种更加开放的、多元的信息环境纳入我们的思政课堂当中。比如,在疫情期间,互联网的交互方式已经植入到孩子的衣食住行和课堂学习(网上授课)。而疫情防控中的媒介场景,可以作为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素养教育融合的契机和手段。老师家长可以与青少年共同探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一全球共同面对的社会话题,引导他们从切身体会的学习、生活等角度入手,分析思考疫情防控中社会治理等问题,从而增加他们自我反思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利用好媒介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青少年了解小家之外的“大家”,这是把思政小课堂跟社会大课堂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前提。
将纸面知识“讲活”,才能让学生入脑入心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做好青少年思政教育,对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及队伍建设提出哪些要求?
宇文利:一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二要切实找准开展思政教育的科学定位,把握好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关系,解决好求知与求智、成长与成功、立德与成人的内在矛盾;三要切实提高能力、涵养素质、提升水平,增强自身从事教育教学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到以身示范、以业成教。
卢晓中:所谓“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更要求言行一致性。不同于学科教师主要教授语数等学科知识,思政教师更多的是以传授道理为主,特别是中小学的思政课,一般也以品德教育、道德教育为主。而要将这些大道理讲明白,还需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如果思政老师所教的道理,连自己都做不到、做不好,那么让学生接受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身体力行只是姿态,能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如何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和感受,还需要思政教师善于将教育实践中的经验系统梳理、总结、深化,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实践中,照本宣科地解读,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将纸面上的知识“讲活”,往往能让学生入心入脑。
张志安:一是对老师提出不断学习、自我更新的要求。在日新月异的网络社会,老师其实要与开放的“网络课堂”竞争,要与新知识赛跑。正如语文特级教师余漪所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做老师就要一辈子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对知识更新的自觉意识,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才能不断地给学生分享新知。尤其对思政课老师来说,能否及时了解青少年最新关注的信息,对其提炼阐释,形成独到解读,从而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当前做好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关键先手。
二要学会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与思政教育有效对接。教师不能只当互联网“移民”。要和青少年快速“打成一片”,还要跟他们一样,成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具体来看,相比于传统媒体的静态传播方式,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比如H5、短视频等视觉化作品。这些都可以引入到思政课堂,成为有体验感和交互性的教学素材。
让社会、学校、家庭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合力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当前,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还存在着哪些主观上或客观上的阻力?如何破解?
宇文利:当前,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但社会、教师、学生本人,即便是家长也对学校的思政教育抱有某种漫不经心的态度,认为这是软性的、不起关键作用的教育;换言之,我们对思政教育的主观认识特别是重视程度并不完全到位,思政教师在现在的小、中和大学教育体系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
从客观上来说,现有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学校教学的思维框架和模式、国家人才选拔的途径、机制和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思政教育,使之难以达到实质性改善和创新。为此,要改变思政教育的现状,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使思政教育受到应有的重视,得到应有的保护、实现应有的加强和改善。
张志安:具体来看,在学校,思政教育所占课堂的比重还有待提高。思政教育是“系扣子”教育,并非直接“拿分数”的教育。理论上,如果扣子没有系好,分数考得再高也难以走得更远。但在现实中,迫于学习成绩的压力,“系扣子”与“拿分数”有时会失去平衡,而单纯靠固定几节课来开展思政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对此,可以尝试从思政课堂向课堂思政转变。思政教育不该只是思政课老师一个人的事,应该成为学校所有老师共同参与的一个教育实践。不妨让每一位不同学科的老师根据自己课程的定位,以“见缝插针”或春风化雨的方式去进行思政教育,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家庭,思政教育往往容易被家长所忽视。一方面,可能家长工作忙,空余时间都用来抓孩子的学习成绩了。另一方面,在隔代养娃的现实情况,老人对思政教育的认识模糊,而且自身的媒介素养也不高,面对早已是互联网原住民的孩子,对话都可能谈不上,更不用说进行思政教育了。对此,除了需要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之外,学校与社会也要及时补位。只有三者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构建“大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围。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近日,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少年评论员·城事国事天下事”征文竞赛活动落下帷幕。对这一国内主流媒体首创的青少年时评写作征文比赛,您有何评价与建议?
宇文利:学生并没有生活在真空当中,思政教育不应该是一种象牙塔式的教育,而应当面对生活、结合实际、关注社会。这项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兴趣、能力和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价值。
建议在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路和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在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上多下功夫,在推动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上多下功夫,在推动培养学生的爱家、爱国、爱社会的思想情操上多下功夫。
卢晓中:跟有标准答案的试题不一样,写作是一个组织文字、梳理知识,提炼观点的过程。这需要经过学生自身对一件事物的观察与认知。当你有了切身的体会,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而要用文字表达,需要深思熟虑,反复打磨。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独立思辨的过程,不断重构自己原本的认识,加深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身的价值观。所以,我觉得这一征文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观点的平台,提供一个少年思政教育的新尝试。
张志安:相比于一般的征文比赛,时评写作的利好在于能鼓励青少年更多地去观察社会发展和变化,走出书堆,体验生活。而“少年评论员”的角度,正是“以小见大”。即从青少年个人的生活视角,来观察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各个话题。这对于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大有裨益。同时,因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能在报纸发表文章,其实会成为青少年鼓励自己进行持续写作的一个重要的动力。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严钦熙就长期剪下报纸上的时评文章进行简要点评,给学生学习参考。这不仅能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欣赏、概括、审美等多种能力,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润物细无声。这也是我们与广州日报全媒体理论评论部(频道)携手成立“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青年工作室”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