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时代意义

2021-06-15 14:20:32 来源:广州日报

  7月22日,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全市宣传文化系统暨社科理论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伟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区党委宣传部和宣传文化系统单位负责人、广州地区社科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刻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和社科理论界要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走心。  

  读懂新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引领

  刘卓红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要学好第三卷,首先要认识新时代,读懂新时代。这是当前全面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取得更大胜利的重要思想前提。如何读懂新时代,要求我们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基本观点对当前世界与中国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加以分析,更要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引领,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形成对新时代的全面理解。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性和生命活力的不竭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特性,并以发展了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对当今时代的看法上,基于对当代世界,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审视,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意味”和“五个是”的表述高度概括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节点的鲜明特点。对新时代做出深刻的表达,是对新的历史方位的最深刻和最确切的理论总结,充分证明了新时代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观。

  首先是世界性维度。通过对世界的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得出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结论。其次是中国维度。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步入“强起来”的伟大时代,这标志着无论是在国家硬实力、软实力,还是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中国都取得了跨越性的飞跃。再次是社会主义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鲜明时代话语,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对新时代做出创造性的阐释,正是因为它切合中国实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理论,是指导中国当下和未来发展的科学理论,也能在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开展自身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周成华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要求,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并贯穿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全过程,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创新,努力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打造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主流传媒集团。

  坚持党媒姓党,着力打造精品党报。党的媒体,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坚持移动优先,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理念内容创新和方法手段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忠诚履行党媒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红线。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政治根基和群众基础。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守好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以高水平开放引领广州综合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毛艳华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善于运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对于指导广州推动高水平开放,实现综合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

  要学习领会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思想内涵。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核心在“全面”,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重点在“五个更好结合”。第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实现高水平引进来和高质量走出去;第二,坚持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更好结合,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第三,坚持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更好结合,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第四,坚持向发达国家开放与向发展中国家开放更好结合,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第五,坚持多边开放与区域开放更好结合,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要善于运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就是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改革开放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目标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这样的高度考虑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的思路与逻辑,就是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

  奋力推进新时代广州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引领广州综合城市功能全面提升。为此,一要重视制度型开放,全力提升经济中心功能。二要深化互联互通,全力提升枢纽门户功能。三要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功能。四要深化国际交往,打造对外文化交流门户。

  以新担当、新作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程焕文 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1个专题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举旗帜,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塑造民族灵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使之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成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思想灵魂。

  聚民心,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凝聚正能量。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科学工作就是凝聚民心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鼓舞士气,振奋民心,同心同德同向,共同团结奋进。

  育新人,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培养有生力量。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因此,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职责。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兴文化,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奠定坚实基础。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挥红色文化基因在文化传承、融合和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不断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推动其健康发展。

  展形象,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营造有利环境。一方面,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立体、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传播好中国声音,及时化解各种曲解误读,澄清各种谬误。

  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

  王 清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的。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需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形成中国之治。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呢?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国家具有政治权威中心,国家治理具有秩序保障。政治权威能够保障现代国家的有序性。2018年3月开启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通过自上而下的统筹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有机统一起来。

  第二,国家依照法治进行治理,国家治理有规则保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就使得执政党的执政行为、国家的行政行为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实现,坚持和发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第三,国家吸纳民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国家通过扩大有序政治参与,保证民意吸纳的同时,维持政治权威中心的稳定性,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

  第四,政府实现有效治理,国家治理富有效能。中央对重要性政治权力的控制与地方灵活地掌握行政事务的处置权、压力型体制和地方政府的策略性回应、决策的统一性与执行的多样性之间的统一等,这些因素使得大国规模下,中国政府治理体系能够有效地执行中央的指令,又能较为灵活地反映地方的差异,这是中国政府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

  权威有保障、治理有规则、民意能吸纳、执行有效能,这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特色,也是我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保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广东脱贫攻坚

  文 宏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于广东而言,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就是如何实现珠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又能够带动粤东粤西的共同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目标。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没有任何退路与弹性。脱贫攻坚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深刻的社会进步。疫情下如何打好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两大战役,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谱写人类反贫困的历史新篇章,是当下诸多地区亟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面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其次,增强政策的延续性,夯实产业基础,激发内生动力,提供造血能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最后,要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绝对贫困反弹和返贫现象的发生,用制度固化脱贫成果。

  越到最后越要绷紧弦,加把劲。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和新要求,脱贫攻坚要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苦干实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啃下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确保高质量交卷。在决战全域脱贫、助推乡村振兴中,奔向“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以制度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跃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具有原创性、开创性意义,系统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决贯彻这一思想,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发生更深刻、更广泛的历史性变革,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近年来,广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和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重要指示精神,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比如,新动能加快成长,2019年广州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了2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了16.2%;新模式培育壮大,2019年广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销售额增长12.9%;重大枢纽运行良好,201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了7000万人次,增长5.2%,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增长12.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2300万箱,增长6%;金融业快速发展,2019年实现增加值2000多亿元,增长8.2%;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引领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强大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从逻辑上说,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和演进结果,也是经济发展持续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要创建并优化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快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治考核等制度安排,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变革,实现制度和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保障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发扬斗争精神

  武三中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牢记初心使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作出许多重要论述,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

  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临许多重大风险挑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迫切要求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发扬斗争精神,以正视问题的高度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巨大勇气,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民族脊梁、时代先锋。

  发扬斗争精神,党员干部必须经受思想淬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党员干部要把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以理论武装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发扬斗争精神,党员干部必须经受政治历练。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立场坚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分析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以斗争精神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要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中历练成长,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强化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发扬斗争精神,党员干部必须经受实践锻炼。党员干部要在重大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以此磨砺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敢于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以新作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多深入群众,多服务群众,用情用心用力做好党的群众工作。要高扬共产党人的精神风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作者:张冬梅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