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建成后,将大大缩短中山与深圳等珠江东岸城市的时空距离,同时进一步联通粤东、粤西等广阔区域。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增强深圳核心引擎功能,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当前,中山经济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空前压力,大湾区背景下周边城市对重大平台载体、创新资源要素的争夺更趋激烈,竞争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大。发挥深中通道主动脉作用,以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前做好谋划和建设,对于促进中山城市能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中通道主动脉对中山的影响效应
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连通珠江东岸城市的战略通道将被打通,中山与深圳“半小时经济生活圈”成为现实,珠江东西两岸融合互动更加便捷高效,这将给中山新一轮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包括溢出效应与漏出(虹吸)效应两大方面:
溢出效应包括交通区位优势的激活,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衔接和转换的重要节点;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优化配置,产生规模集聚效应;中山可以引进更多珠江东岸城市尤其深圳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要素,通过对接深圳的设计、营销、咨询、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推动中山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人口流动带来休闲旅游、异地居住、康养等方面的发展,也给“双城生活”带来便利。
与此同时,漏出(虹吸)效应也会加大。深圳、香港、广州属于高能量级发达城市,随着深中通道建设以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推进,三地凭借各自优势、更好的发展平台、优良的营商环境,将会虹吸带走中山部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导致中山创新资源要素向珠江东岸城市集聚。前海、南沙、横琴均属于国家级高端创新平台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定位和先行先试政策,对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吸附作用强大。佛山、珠海、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抢抓深中通道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与深圳对接协作,使区域内城市间的竞合态势更加复杂化,也给中山吸引创新资源要素带来挑战。
深圳等珠江东岸城市高科技产业发达,在创新研发、现代服务业上具有明显优势,中山较好的制造业基础有利于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山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众多的优势,能够部分承担和替代东莞的角色,做好深圳(南山、前海)的配套。中山拥有灯饰照明、五金家电、红木家具、纺织服装、游戏游艺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和健康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可与深圳LED照明、创意设计、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和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对接,延伸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价值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中山作为水陆较为便利的城市,能够承载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等产业外溢发展。
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有条件率先承接东岸经济辐射,充分发挥枢纽的铆合作用,支撑城市地位提升。当前深圳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土地、空间资源严重紧缺、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深圳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迅速,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存在寻求规模扩张的动力。中山生产生活成本较低、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孙中山文化、广府文化都扎根于此,翠亨新区、民众镇等东部组团、东北组团区域土地资源相对充裕,为承接产业转移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良好条件。经过多年发展,中山拥有以火炬开发区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为龙头,各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区域产业布局和配套产业链,培育形成了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山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中山光电装备与产品制造产业基地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翠亨新区园、民众园、火炬开发区园等市级产业平台。中山出台了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双创、现代服务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创新创业支撑平台,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65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及分支机构)11家,同时拥有大量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商业楼宇等存量资源,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载体支撑。
充分发挥深中通道主动脉作用,中山仍存在不少短板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交通瓶颈制约较大,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薄弱。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山在全省的区域格局中曾长期处于交通末梢位置,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中山缺乏多方式一体化大型综合枢纽,缺少大型港口,仅有一通用机场,缺乏客运航空机场。公路体系不完善,缺乏与珠江东岸高速通道直接连接,对接深中通道、周边城市的路网不完善。现状铁路资源偏少,目前仅有一条南北向运营的广珠城轨,虽已开通了高铁,但可到达城市和班次不多,对外通达能力不足,珠江口东西两岸长期没有铁路直通。受长期无序发展扩张影响,中山城市建设格局混乱,带来违法违规建设、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薄弱。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滞后和新旧动能转换不畅,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中山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支撑力度较弱。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大多数产业仍处于中低端产业层次主导的发展阶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核心技术、带动和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太少。近几年中山稳步推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但实效不大,传统产业发展势头明显减弱。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近年来增长较快,但总体规模实力仍较弱小,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19.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质量不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金融、研发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对产业升级的支撑能力不强。
三是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缺乏,集聚创新资源的能力不强。与周边城市相比,中山对产业创新发展、中高端人才有较强吸引力和支撑作用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不足、优势不强,重大科学工程项目、高校和科研机构仍显薄弱,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质量偏低。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较低,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量的比重仅5%左右,是珠三角九市中最低的,创新质量效率不高。中山缺乏国家级政策平台,随着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大自贸片区的创新发展,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加快推进,对中山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吸附作用加大。
四是土地粗放利用、历史遗留问题、实体项目落地难亟待解决。由于规划管理混乱、土地出让无序、违法违规建设,目前中山土地开发强度接近40%,是全省唯一建设用地规模减量规划的地级市,加之可供开发土地碎片化,缺少承载大项目的连片土地资源。中山重大战略发展平台规模小、水平低,使得省分配用地指标方面缺乏竞争力。受制权属、“三规不符”等因素影响,部分“三旧”用地尤其镇村旧工业园区无法进行升级改造,建筑物拆除后不能重新报建,土地被迫闲置,大量招商引资项目因土地问题无法落地。
五是行政资源分割,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不强。中山地域不大、主体不少,1800平方公里拆分成25个镇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不强。“市-镇”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造成镇区缺乏统筹协调,布局分散,难以集中资源承接核心城市创新要素辐射外溢。组团式发展战略缺乏有效推进,市级层面统筹力度不够,导致各组团难以找准与职能部门和镇区之间的平衡,镇区发展仍旧是以各自为政为主。究其原因,在于中山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以传统专业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早些年没有真正下决心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错失了发展机遇。而与中山的行政体制、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极为相近的东莞,早在十年前就积极推进“腾笼换鸟”,如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样本和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以华为为代表的松山湖高新区已成为引领东莞创新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六是与周边先行城市相比,中山在政务服务、政策支持和执行力度、综合营商环境、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中山采取了诸多措施着力改善营商环境,但成效不显著,在注册审批、政务服务效率等方面明显落后于深圳、东莞等城市。影响优良营商环境更为深远的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问题,在这方面中山的短板还很突出,在解决人才的根本关切方面措施不力,比如子女教育、人才安居周转房、生活环境便利化程度、人文氛围等,导致对企业招商引资、人才、创新要素吸引力弱化。根据2018中国营商环境升维百强榜,中山位列全国城市百强榜第48位、地级市第17位,与东莞(全国第19位、地级市第2位)、佛山(全国第28位、地级市第4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深中通道主动脉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系统,涉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各种有形无形“经脉”内外联通的“大网络”。发挥好深中通道主动脉作用,要让“微细血管”与“主动脉”接通,使“有形”的人流、物流配套与“无形”的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对接打通。深中通道主动脉为中山承接核心城市的创新资源辐射外溢、推进深中协同、支撑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核心城市虹吸效应加大和周边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在中央、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战略背景下,亟需发挥深圳核心引擎功能,依托中山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空间载体等优势和支撑,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创造条件,补齐短板,加强与深圳紧密协作、对接联动,促进人员、货物、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站在全市的高度,紧抓深中通道建设窗口期,对照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时间倒排项目落实,提前谋划交通网络联通、产业发展布局、创新资源对接、平台载体打造、城市规划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政策和营商环境优化。把握中央、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和深圳实施“西协”战略等重大机遇,利用深中通道更好地发挥中山交通区位、产业基础优势,吸引、承接深圳等珠江东岸城市能够支撑中山持续发展的资源要素,更积极主动地对接深圳,把深中通道建设的重大机遇转化成中山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引擎。
一是区位与区域、东部与全市。善于把握和紧紧抓住深中通道建设窗口期,谋划发展“大桥经济”,推动中山区位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并依托环湾东部片区向纵深区域拓展辐射半径,带动全市腾飞。二是单个项目与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除了精准招引一批重大项目,还应发挥大桥经济走廊功能,强化与深圳等珠江东岸城市的产业协作,加快现代产业的引进和培植,推动打造优势互补、链条完整、配套完善、高效联动的产业体系,既包括创新科技、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对接合作,也包括整合深港专业化金融、技术、人才、资本、检验检测等资源,助力中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溢出与漏出(虹吸)。短期看,溢出与漏出(虹吸)效应同时并存、动态变化,长远看二者的相互作用会达到一个转折点,通过不同的路径向外辐射扩散。四是政府(服务)与企业(市场)。通过政府间高效服务,消除影响市场要素流动的各种行政障碍,缩小与珠江东岸城市政府服务理念、办事规则之间的差异,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提升企业对接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是招商政策与人居环境、产业园区与产业之城。通过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整合深中两地要素资源,在研发创新、生产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进行优势配对,为企业合作共赢牵线搭桥,并按照产城融合理念,推动产业园区升级改造和招商引资联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承载优质项目的产业新城。六是镇区积极性与市级统筹、镇区与组团、市直部门与镇区职能的再定位。实施全域统筹、强心育极、环湾布局向东发展战略,超前筹划,积极应对,集全市之力推动“深中对接”。
抢抓深中通道建设的重大机遇,重点围绕交通网络、产业发展、创新要素资源、平台载体、城市规划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政策和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主动对接融入深圳等珠江东岸城市(“七大方面对接融合”),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紧跟深圳需求,健全政府间长效沟通机制,制定一整套对接互动计划,列出涉及交通互联互通、区域规划、特色园区、重大产业平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对接清单,逐步形成与之错位发展、配套互补的格局。围绕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力支持配合深圳,全面学习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谋划,借势发展,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有序有效向前推进。
以深中通道为主枢纽加强联接,加快推动中开高速、深茂铁路、中南虎城际等建设,引入深南高铁(深中城际)、深圳地铁等,构建东西向轨道主骨架。主动谋划中山与深圳外环高速公路对接通道、中深惠城际、深中江肇铁路、深珠城际中山支线、环湾城际等建设,争取纳入湾区城际铁路网规划。进一步研究新增跨江轨道通道在中山市境内的线站位布局,并考虑将来伶仃洋(深珠)通道的预控。完善全市域高快速路网络,推进主干线快速化改造,建立中心城区、其他镇区与翠亨新区的快捷联系,建设民众镇到火炬开发区的过江通道。推进深中通道配套联络线建设,串联起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场、港口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有效实现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和交通资源的共享。与深圳共同研究深中通道开通后的运行管理政策,包括通道两侧的路网衔接、通道的路权分配、利用通道开通跨市公交服务,如前海到翠亨新区的公交巴士,推进深圳中山公交一卡通。开通翠亨新区中山港新客运码头到蛇口码头、福永码头的海上往返轮渡,深中两市共同完善码头交通接驳服务,提升水上客运航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大湾区视野积极谋划通用航空发展,争取与深圳同步开展水上机场、直升机起降点等规划研究工作。
借力深圳的人才、融资、信息、技术、产业等优势,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大力引进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项目、经营机构,为中山提供专业化金融、商务、信息及研发等服务,加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高端电子信息、光电及5G通讯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数字创意等产业合作,使高端项目引得进、留得住、扎根中山发展。加强灯饰、家具、家电等优势传统产业与深圳智能开发、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接,加大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力度,合作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传统产业和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成立深中产业投资基金,对成长性好、前景广阔、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进行适当投资,搭建“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全过程服务体系。谋划打造“一廊引领、双核驱动、多点支撑”的深中通道沿线产业带。“一廊”即深中产业拓展走廊,主动对接深圳金融、科技、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商贸流通、商务服务、跨境电商等产业,构筑高端要素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横向中枢主轴。“双核”即岐江新城和翠亨新区,岐江新城重点发展创新创意、科技金融、研发设计等产业,通过总部楼宇、办公用房补贴、经营贡献、人才奖励等政策支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民营企业区域性总部以及研发、销售、运营、结算等职能型、环节型总部,与深圳总部经济错位发展;翠亨新区创新深中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进自贸区扩区,全面对接前海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投资贸易、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政策,参照执行前海的行政审批、监管标准,建立更加公开透明、专业高效、接轨国际的服务体系,打造成为“珠江西岸的前海”。“多点”即深中通道沿线周边产业发展平台,对位置接近、功能相近的产业平台进行功能整合,完善配套服务能力,围绕主导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显著提升产业平台能级。
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加快推动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中物院光子科学中心等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集孵化、加速、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园区。以翠亨科学城、火炬高新区等创新载体建设为抓手,共建广中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支持深圳知名的创新企业、机构在中山投资设立企业法人(或分支机构)、科研机构、联合实验室,发挥深圳高科技产业发达、创新研发能力强劲和中山较好的制造业基础、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众多的优势,承接高新技术应用创新和产业化。谋划成立深中产学研创新联盟,探索科技认定、科技奖励、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互认互通,创新券互通互用。与深圳合作开展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科技金融、园区经营、信息技术与产业资源导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协同性、新兴技术代表性强的产业领域以及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技等前沿领域,与深港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国际孵化器、加速器,推行“深圳技术、中山孵化”,“深圳研发、中山制造”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形式。利用深圳市(尤其南山区)的科技服务优势,在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技评估等方面加强合作,着力引进一批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湾区西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推动中山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与深圳众创空间、孵化器、前海青年梦工场进行紧密协作,实现青年交流、信息互通、项目互荐、联动发展。联合深圳建设“双创飞地”,承担异地研发孵化、驻地招商引智、区域经济协作等功能,为企业招引人才、借脑研发提供“暖巢”式服务,利用大城市的人才、技术、资本、渠道等优势,通过企业孵化与本地产业形成互融互促,实现创新要素导入、高端人才嫁接。
构筑起全市一盘棋发展的决策科学、统筹有力、执行坚决、办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从市镇两级“分头”推进发展真正转到规划、招商、重大公共基础设施等“大事项”市级全面统筹实施。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战略契机,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区域优化调整,集中资源办大事。推进中山环湾东部片区整合发展,透过一体化规划设计,推动资源一体配置、政策一体覆盖、产业一体布局、利益一体共享,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建各类园区,在科技创新奖励、产业平台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机制等方面全面对标深圳标准,以此为突破口,实现纵深带动、系统集成。开展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清理行动,通过政府购买土地整备前期服务、鼓励适度提高土地开发容积率、强化产业用房分割转让政策管控、创新历史违建解决机制等方式,加大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积极向省里争取土地指标、产业平台等倾斜支持。通过土地置换、物业置换、以房换地、合作共建等多种方式,加快整合若干多规合一、无权属争议、指标规模落实到位的连片建设用地。鼓励各镇区通过依法回收、承租改造、政府回购、股份合作等方式,对镇村老旧低效工业园进行集中统筹、连片改造。推进产业空间“清理整治、改造升级、招商引资”全链条协同推进,满足优质企业和项目的产业空间需求,保障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规划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谋划区域合作协同发展,推动与深圳各类规划衔接,实现重大设施和项目布局、建设时序协调一致。对标深圳2035城市总体规划,主动对接深圳核心空间要素配置资源,实现网络化协同发展。借助深中通道建设契机,将中山临深片区作为深圳西延发展的首要圈层,开展同城化试点,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服务对接,推动轨道、跨境地铁线路规划建设,将翠亨新区打造成为“珠江西岸的前海”。共同开展深中产业拓展走廊的规划建设研究,形成珠江东西岸产业要素流通与集聚的“大动脉”。探索将翠亨新区纳入深圳临空经济区中远期规划,共同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有序推进岐江新城、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一体建设。对标深圳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空间设计理念、成熟的城市更新经验,推进新城开发建设与旧城保护改造协同推进、相得益彰,全面改善城市形象,展现中山城市特质和时代风貌,打造充满活力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支持深圳交通、建工、燃气、水务、能源等企业参与中山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和运营,鼓励推进PPP等模式,给予适当的投融资等政策支持,共享资源、共筑市场、共获收益。联合加强城市群生态系统建设,优化生态控制线,联动提升珠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绿色空间。
依托存量房地产资源,在产业较为集中或交通配套相对完善的区域,由政府统购部分商品房作为人才房,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安置房。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港澳投资者开办健康管理、专业护理、母婴照料等专业健康服务机构,打造粤港澳康养示范基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集文化馆、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艺术馆、音乐馆等于一体的大型场馆综合体,将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孙中山史迹、中山历史文化资源与广州城的文化遗产、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遗迹、香港的文物径、澳门的世界遗产建筑和历史城区进行有效串联,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之城。推进与深圳等东岸城市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服务同质、资源共享”。鼓励深圳知名教育、医疗集团在中山设立分校、分院,推进幼儿园、中小学与广深港等同类型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提供同品质标准接轨的教育服务。推进深中两地医疗机构部分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动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与深圳对接、社保卡实时刷卡结算,打造与深圳对接的优质工作生活环境。
在政策体系方面加强对接,围绕企业减负、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对外经贸、人才培育和引进、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政策对比研究,梳理出与深圳的政策差异,努力消除政策落差,推进惠企政策有效落地,营造规则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提升政策协同度。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沟通,争取国家、省在深中两市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落地中山,如高新区扩容、自贸区扩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深化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更具弹性的审慎包容监管制度,积极对接国际营商规则,在负面清单、国际人才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第三方检测结果采信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依托国家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同城化城市数据交换平台,推进商事登记、行政审批服务等业务跨城通办,打造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持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逐步实现办事规则、政府服务“无差别”,实现营商环境一体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