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中,扮演着越来越最重要的角色。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交通运输体系,能显著改善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上升为广东全省战略,近日,全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胡春华强调,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交通运输体系,显著改善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那么,如何振兴汕头发展?根据会议精神,笔者认为振兴发展,交通先行。
一、要想富,先修路
(一)交通是时代律动的脉搏。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必须发展,必须大发展,而交通正可以为这种发展和大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和厚实的载体。可以说,交通是时代律动的脉搏。交通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就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汕头介于珠三角与长三角之间,与福建、江西、台湾相邻,区位优势明显。要发挥好这种优势,就必须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依托交通优势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效应。
(二)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要致富,先修路”“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干部群众形成的这些共识充分说明了交通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交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中,扮演着越来越最重要的角色。交通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昔日传统的小农经济正向“路域经济”转变。“路域经济”是以路网为依托,以区域性交通中心所在行政乡镇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名特优产业示范区,它具有规模大、投资大、管理水平高、效益好、辐射功能强等特点。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为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创造了条件,为农民从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附加值农业转变创造了条件。交通推动了工业经济上台阶。工业对交通的要求比农业对交通的要求更高。随着交通的发展,汕头市吸引了大量外商外资,建起了成为全省区域经济和民营经济闪光点的民营企业聚集区,交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物流。
(三)交通是城市扩张的动脉。城市扩张,往往多须沿路进行。可以说,交通是城市的动脉血管,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血管不畅,城市扩张速度也就不快,而城市的快速扩张,也有赖于交通的强力支撑。
二、以大交通带动大开发,振兴大发展
(一)构建粤东交通网络
发展轻轨构建“2小时交通圈”。发展轻轨穿过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区县及中心镇。
启动快速内环。根据城乡网络化发展的要求,先期启动城市快速环路的建设,其中,中心城区通过调整收费口设置,利用深汕高速公路市区段为东半环,西半环利用河浦大道、架设牛田洋大桥,从汕潮边界穿越往北与东半环相接形成快速内环。
加快建设快速二环。规划中的潮汕二环线高速公路位于汕头市区外围,呈半月形穿过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共8个区县,与沈海高速公路(汕汾、深汕)一起构筑潮汕地区的高速公路环线,同时串接深汕、汕湛、潮惠、汕梅、汕汾等高速公路和多条国道、省道,以及潮汕机场、汕头港和厦深铁路站场,跨越练江、榕江、韩江等多条江河,形成联系粤东各市区域之间的便捷通道,同时作为大特区环城高速和汕头西部通往潮汕机场、厦深铁路潮汕站的快速通道,真正统筹一体发展。
统筹快速三环。争取省的支持,协调汕潮揭,统筹建设穿越三地的快速三环,实现汕潮揭三地交通同城化。
(二)构建大汕头交通网络
1、基础建设统筹,构建城乡一体支撑系统。考虑324国道沿线城乡的蔓延发展,从提高过境交通能力,改善沿线城乡生活环境的角度出发,努力争取上级交通部门的支持324国道改线,改变夹国道发展的城镇初级形态,完善沿线各城镇的路网系统。新324国道选线应从城市边沿穿越,原324国道改造为城市道路,使之真正成为民营经济轴。
2、发展城乡公交。实施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和制定城乡结合部的道路及相关设施的规划、设计标准和规范,推进城乡快速交通网络一体化。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应立足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的角度,整合资源,尽快编制一套涵盖从区域到城市、从城市到卫星城和农村,从总体到专项的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完善配套的城乡客运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 注重统筹城市客运和农村客运的协调发展,促进客运网络有效衔接和融合。加快推进澄海、潮阳、潮南和南澳公交服务与中心城区对接。
3、中心镇发展轻轨。建立以城市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结合城际、城乡、市区三大区域经济的特点与交通需求,构建三大区域间快速、多模式、个性化的交通出行网络结构。所以建议:“以汕头市区为交通中心发展轻轨连接各中心镇,把澄海、中心城区与潮阳、潮南贯串起来,使组团联系更密切,城乡联系的更便捷。把城乡发展为一体化。”快速的交通网络会减轻汕头市中心区居住压力。
4、修建沿海景光公路。结合汕头海湾新区相关规划和方案,修建沿海景观公路(海湾大桥-新溪-外砂-溪南-盐鸿-再连接饶平),同时带动旅游。
5、修建延伸海滨路和南滨路。以石大桥为起点修建延伸海滨路-莲塘;以石大桥为起点修建延伸南滨路-金玉。
(三)构建中心城区交通网络
1、建设过海隧道、过山隧洞,扩大中心城区范围。
1)建设苏埃湾过海隧道,努力打造“一湾两岸”城市新格局。汕头内海湾“一湾两岸”概念性规划力求通过彰显汕头内海湾的城市景观核心和重要功能区的作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整合南北两岸资源,塑造优美的城市滨海景观区,提升城市品位和土地价值。北岸以珠池港和黄厝围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珠港新城”,定位为集金融商贸、文化会展、旅游服务和高尚居住为一体的复合功能核心和城市景观综合带,打造汕头“城市阳台、城市客厅、城市舞台”。南岸南滨片借助背山靠水、坐拥石风景名胜区等独特优势,定位为集体育、水上娱乐、艺术产业、高尚居住为一体的游憩度假区。
2)修建过山隧洞,把濠江与中心城区连接为一体。尽快修建一过海隧道和两条过山隧洞。苏埃湾过海隧道(天山路-南滨路跳水馆);第一条隧洞“笔架山隧洞”(苏埃湾-笔架山隧洞-安海路-三联工业区-河浦);第二条隧洞“巨峰山隧洞”(南滨路-巨峰山隧洞-濠江新城-南山湾工业园)。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综合交通体系,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环节,便利于人口流动,同时减缓中心城区的住房压力;同时扩大了汕头中心城区范围。
2、中心城区修建地铁。修建一横一纵地铁,“一横”中山路,“一纵”东厦路,以时代广场和广厦为地铁中心周转站。
3、拓宽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如海滨路、中山路、长平路、金砂路、金湖路、长江路;金环路、东厦路、金新路、汕樟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