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惠州大亚湾区探索基层党建标准化新模式

2021-07-01 14:25:09 来源:《南方》杂志

  在当前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百花园中,惠州市大亚湾区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标杆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解决方案的个性化和标准生成的内源性为核心特征,值得观察与研究。

  

面向基层,践行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但是,基层党建标准体系如何设计,标准内容如何生成,标准的作用如何发挥?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惑基层党务工作者甚至是标准化专业人员的难题。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化技术的支撑。201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机关全面从严治党标准体系》发布,覆盖党组工作、机关党委工作、机关纪委工作、党支部工作、党员管理、机关党建考核等6大领域共45个标准。这些标准的发布对引导党建工作规范化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地方各级组织部门也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规范,2018年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发布了《广东省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党支部工作手册》等,从实体和程序两个维度对基层党建工作予以规范。

  基层组织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置身社会矛盾交织与爆发的第一线。每个农村、社区的党支部面临的问题都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各不相同,并且往往无法学习到外部经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靠自身的探索和创新才能促进工作。因此,就需要回答几个现实性的问题,即夯实基层以后,党支部如何投入战斗?如何开展具体工作?如何解决个性化的矛盾问题?用什么样的工作标准来支撑基层党支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针对这些问题,大亚湾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准确定位,问题导向

  大亚湾是中国南海重要海湾,位于广东省东部红海湾与大鹏湾之间。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亚湾区下辖澳头、西区、霞涌3个街道办事处,29个行政村,10个社区。

  大亚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伴随高速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即化解因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调研发现,大亚湾区基层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五大类: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大亚湾区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是海滨农业渔业混杂地区。随着中海壳牌等大项目落地并开发建设,一座崭新的石化城和海滨城市横空出世,原被征土地迅速增值。回拨地、征地补偿等问题也由此而生。二是渔民渔村的问题。世代海上漂泊的渔民因分散作业的生产方式养成了独特的性格,融入集体主义文化有个过程。三是大量的居民新区拔地而起,对公共服务类的集体诉求不断增长,如何动员社工、物业、业委会等方面的资源参与基层治理也是新课题。四是农村富了,农民手里有钱了,基层组织该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农民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教育问题。五是随着经济社会形态的变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较多,由此导致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不便等。同时,年轻优秀的后备力量往往因就学、就业等原因而外出,如何吸引年轻才俊返乡加入振兴乡村的队伍?

  党建工作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这是基层组织需要认真面对且妥善解决的。工作方法从哪里来?工作的侧重点在哪里?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在哪里?大亚湾区39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体系,其工作对象和业务范围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是针对一个部门、一块业务,而是针对一个区域。区委组织部决定通过标杆管理的办法来建立标准工作体系,具体的考虑就是把各个村(社区)成功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汇集起来,做成标准,并推广到全区各村(社区)支部参考使用。这个方法可形象地称为“撷英+荟萃”。具体来讲就是:第一步“撷英”,广泛摸排各村(社区)党建工作方法、工作制度的成功经验。第二步“荟萃”,即把成功的经验汇集起来,进行提炼、总结,以标准的形式予以固化。确保这些标准的生成是源于大亚湾基层工作的经验,是本土的、原生的、内生的制度和标准。

  

立足实践,设计方案

  区委组织部明确了标准体系建设的方向以后,即开展调研工作,并先后走访了衙前、岩前、新寮、樟浦、义联、上角、新村等村庄,以及海滨、新联、东联、海惠、德惠、坜下等社区。调研采用的方法,一是现场调研。努力捕捉可以纳入直观视野的乡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成果及其背后可以提炼并归纳、概括的制度文明成果。二是座谈交流。区委组织部与“两委”干部、党员、村(居)民群众、物业等各方面人士进行交流,争取多角度、多层面获取基层治理的相关信息。三是材料分析。各支部基本都有一些上了墙的制度成果。这些上墙的制度成果,有些是按照上级组织的布置要求而上墙,如“三会一课”制度,还有一些属原创性质,是由基层党支部探索并建设起来的。比如漳浦村尝到了在党组织领导下民主决策、民主议事的甜头。

  根据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区委组织部提出了标准体系建设计划,基本覆盖了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农村方面,标准覆盖的重点是三大块:一是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二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三是党建引领联系服务群众。社区方面也是三大块,包括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党建引领联系服务群众等。对照大亚湾区村(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该标准体系契合需求,有较强的针对性。

  

固化经验,形成标准

  面向基层党建的标准,其终极的目的是建成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工作指南或业务指导书,发挥正面引导的作用。大亚湾区的基层党建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坚持行文风格通俗、简洁,避免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和非大众化的表述方式;二是按照基层工作的认知习惯确定标准格式起草标准;三是控制单个标准的篇幅,一项工作的思路、方法说清楚即可;四是突出标准对工作引导作用,侧重说明正确的做法和合理的路径是什么。有了这些指导,标准体系将便于基层党务工作者参阅使用,防止研制出来的标准被束之高阁,被尘封起来。

  标准文本完成之后,该如何应用?这是实施标准另外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考虑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为了方便指导工作,区委组织部采用思维导图把所建成的标准用更为清晰简明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张贴上墙。由此,“荟萃”阶段的工作也顺利完成。

  大亚湾区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撷英+荟萃”方案,尝试探索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基层党建标准研制的个性化问题。共性的要求来自党章、来自党支部工作条例,而个性化要求则来自基层、来自实践。此次大亚湾区村(社区)党建标准建设,其主要来自实践,来自一线。标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其问题导向的特点更为明显。基本的思路是发现问题、识别问题、归纳概括问题并寻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进行提炼、总结并予以固化,形成标准。

  二是基层党建标准如何生成的问题。标准从哪里来?是来源于法律,来源于政策,来源于理论,还是来源于外来标准?答案只能是实践。真正科学、合理、可以落地的标准只能来源于实践。标准建设,既不能照搬理论,也不能主观臆断、主观想象。特别是对大亚湾这样一个区域范围之内,建设一个适用于39个基层党组织共同使用的个性化标准体系,必须深入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当我们开展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时候,需要考虑它的原生性、内生性,确保标准是土生土长的,是原生态的。

  大亚湾区基层党建标准体系建设,从管理学看,是“最佳实践”、是标杆管理的应用。把典型经验加以提炼并形成标准,无疑会从整体上促进工作水平提升一个层次。尤其是村(社区)支部换届后,新任职的支委可以按照典型经验高标准地开展工作。我们期待,作为一个区域内标杆管理的实践,其“区域”范围能够逐步扩大,由区级标杆管理升级为市级乃至省级标准管理。


作者:李绥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