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精神、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的形成提供了目标引领,为教学科研、教育管理、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行为导向,为高校管理理念、大学章程、体制机制的完善提供了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增强其时代感和感召力,从而成为新时代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核心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大学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大学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大使命,也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文化建设是高校培育人才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培育与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应对社会上各类纷杂信息,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把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平台
截至目前,深圳特区共有普通高校13所,另有2所特色学院(清华大学_伯克利深圳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在校生10.38万人。深圳特区高校处于特殊地理区位(“双区”,毗邻港澳),机遇与风险并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深圳国际化程度迅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监管难度加大。深圳大学生本土化特征明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创新。2017年7月,深圳大学牵头特区13所高校,成立深圳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为特区高校搭建思政工作协同研究平台。
特区高校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阵地和平台。深圳大学实施文化纲要,推出立德树人工程。《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以建设一流的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作为目标,提出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等十大工程,以课堂教学、典型示范、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协同等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践行核心价值、创新思政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全方位育人的教育践行路径,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大学精神和核心价值滋养学生成长。
深职院注重加强专业文化建设,要求广大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文化要素和人文精神,揭示专业的价值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各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学校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系列讲座“菜单”,思政课教师送课上门,结合学生各类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推出内容丰富多彩的“微课”。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推广“体商素养”文化。大力弘扬以“吃苦、坚毅、专注、敬业”和“团结、合作、拼搏、奋斗”为核心的行为文化,引导学生将提升体商素养的意识融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开设体商素养大讲堂,号召青年学生将线上学习和线下锻炼结合起来,科学健身,保持身心健康。实施“1314”终身体育工程,秉承大运精神,构建体育教学、学生体商培养、民族体育文化建设、俱乐部活动与业余训练、运动竞技、终身体育技能、运动健康学科与体育科技社会服务工作体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统一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
特区高校发挥大学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精神、大学制度、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等精神文化中。一方面,充分发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作用,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圳大学坚持以守正创新为主要原则,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优化“内涵思政”。通过集体备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区改革开放史有机注入思政课教学;围绕“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成功典范”主题设计教学实践环节,让思政课牢牢扎根现实土壤,丰富思政课时代内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强化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教育,开展“寻匠悟道”活动。“寻匠悟道”即探寻工匠、悟道有“得”之意。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工厂企业,学生作为主角访谈工匠大师。邀请杰出工匠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与学生交流。工匠大师访谈、讲座都拍成了视频,拟建一个工匠精神的数据库。
另一方面,特区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各个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南方科技大学打造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人文社科通识课程、社会实践、网络课程等构成的教育教学体系,以“三大圈层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成核心圈层、支撑圈层、协调圈层三个圈层协同配合的育人效应,形成具有南科大特色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积极推进构建通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社区育人、管理服务育人等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体育艺术、安全防范等教育过程,在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强化中外比较,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初步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深圳大学坚持全程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实施“荔园树人”工程、“青马”工程,“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开展“智慧城市,美好生活”主题双休日社会实践和“筑梦中国新时代,灯塔领航新征程”主题暑期社会实践,7000余名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方向,大学校园文化为高校如何培养人提供了方法拓展,两者统一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我们要继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本文为2018年广东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特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