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根子镇流动党史学习团让党员流动“不流学”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周日晚上,在根子镇驻东莞党支部的学习活动室,宣讲员苏铸青正在用熟悉的家乡方言为大家讲党史。
流动党员流动性强、分布范围广、个体差异大、学习集中难,如何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细走实?根子镇党委通过组建流动党史学习团破解难题。流动党史学习团由根子镇驻东莞党支部中政治理论水平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党员担任。截至目前,流动党史学习团利用空闲时间组织539名流动党员分批集中学习党史5次,讲授党史小故事18个,送出539套“党史学习包”,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流动“不流学”、务工“不误学”。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初始,流动党史学习团在根子镇党委的牵头下,发挥自身在外工作的优势,想方设法联系全镇539名流动党员。在原有流动党员管理数据的基础上,再次核实全部流动党员信息,通过走访、登记、电话沟通等方式分层分级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细致调查摸底,摸清流动党员数量。并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区分,对流动党员的流向单位及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核实,切实做到知去向、知现状,为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普及、流动党员党性觉悟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照顾不同工作时间、不同文化水平的受众,流动党史学习团自制通俗易懂、切实有效的党史学习教育调查问卷,收集根子镇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休息时间和比较感兴趣的党史知识,采取“送学上门”和“远程寄学”两种方式。
根据大部分流动党员休息时段较为集中的时间采取“送学上门”,“送学”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确定好流动讲学计划后,流动党史学习团便认真准备宣讲教材,经镇党委审核把关后,发上微信群,让流动党员提前做好准备。“苏老师的党课生动有趣,就像讲故事一样把党史讲活了。”根子镇流动党员、深圳市雍启科技园职工张有智说,流动党史学习团来深圳为我们上党史课,结合了室内学习和户外红色景点参观,宣讲员不照本宣科,不讲条条框框,而是将党的理论融入其中,说荔乡变化,鼓励和引导我们外出务工人员为荔乡建设提供一条信息、介绍一批客商、引进一个项目、办成一件实事,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根子镇党建办公室负责人看来,流动党史学习团独具地方特色,宣讲员们先将党史吃透,再讲给流动党员,讲述家乡变化,鼓励反哺乡梓,是流动党员难得的精神大餐。
对于无法集中学习的流动党员,则采取“远程寄学”的教育方式。通过邮寄的方式为流动党员送上一份 “党史学习包”。“党史学习包”里有《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指定学习用书,以及“致流动党员的一封公开信”、一个党徽、一本党史学习教育笔记本。同时镇党建办人员和学习们依托“学习强国”平台、“茂名组工”、“高州组工”微信公众号等,在党员微信群推送微党课、微故事,指导流动党员“线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