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高州市库 > 大事记

高州市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

2017-06-26 来源:高州市党史地志办公室


高州市共有 28 个镇(街)、184 个村委会,其中革命老区镇 8 个、革命老区村庄 768 条。 2016 年,全省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高州市划定全市 444 个村居为精准扶贫对象村,其中 184 个老区村全部列入;在上报的 39 个省定贫困村中,有 21 个是老区村。2017 年,全市累计筹集扶贫开发资金 2.23 亿元,扶持发展老区村特色产业基地 30 多个,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4479户,累计减少老区地区贫困人口 6500 多人,所有老区人民落实医保政策、通生活用电、通广播电视信号、饮用上安全水、网络信号全覆盖。

一、脱贫攻坚整体进展顺利

根据中央和省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高州市主要领导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统筹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并亲自带队前往各地进行实地督导,推进任务落实。

(一)完成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工作 按照“确保相对贫困人口符合认定标准、符合认定程序” 和“逐户核查、不漏一人”的要求,高州市各级共动员 2 万多名干部进村入户进行摸查,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以及贫困程度、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信息。截至 2017 年 6 月份,录入扶贫信息系统相对贫困人口 1.8 万户 3.9 万人,完成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工作,实现信息全覆盖。

(二)实现精准建档立卡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各地整合梳理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完成相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2017 年,高州市将扶贫部门的贫困户信息与民政、住建、公安等部门对接,进一步梳理数据、查漏补缺。

(三)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责任机制 高州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市、镇、村三级负责人均签订责任书。安排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负责全市 28 个镇街的精准扶贫工作,各镇街均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为领导的精准扶贫工作组。2017 年,高州市有 28 个驻镇街工作组,共派出驻村工作队 444 个 1432 人,所有精准扶贫村落实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所有贫困户落实帮扶干部,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落实挂钩帮扶贫困户。

(四)加强支持保障力度 市直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分别制定配套文件和扶贫实施计划方案,将行业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投向贫困村贫困人口。2017 年,高州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1+N”政策措施体系配套文件出台 19 份,形成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体系。高州市强化扶贫资金管,印发《高州市新时期精准扶贫开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高财 [2016]77号),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项目申报、项目规模、项目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落实督查考核,先后开展全市性精准扶贫督查考核工作 13 次,其中配合省督查 2 次、配合茂名市 5 次。高州市精准扶贫户建档立卡率达 100%,各镇、村、户的台帐资料按省和茂名市的要求基本完善,如期完成网上各项数据的录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没有发现违规违纪现象。

(五)组织实施扶贫项目 各地紧紧围绕实现相对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和“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的目标,全面启动实施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脱贫攻坚八项工程,抓紧推进一批精准可行、能落地见效的帮扶项目。到 2017 年年底,各地共启动村级各类帮扶项目 700 多个,户级帮扶项目 3.8 万个。

二、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高州市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2017 年,高州市围绕 39 个省定贫困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争取对口帮扶地区支持,扶持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取得较好成效,得到南方网、广东扶贫信息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导。对口协作市珠海市专门到高州市召开产业扶贫工作会并组织参观产业扶贫工作成果,云浮兄弟扶贫市县也先后到高州市进行有关调研。2017 年,高州建成 47 个扶贫产业基地,其中在21个老区村建设33个产业基地。具体做法如下:

(一)“三种方式”筹措产业扶贫资金 一是整合涉农产业项目资金。高州市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印发《新时期精准扶贫重要政策措施市级分工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将扶贫部门资金、移民搬迁产业配套资金、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部门相关产业项目资金有效整合起来,重点用于发展产业扶贫项目。二是注重推介产业招商引资。在本轮精准扶贫中,珠海市作为高州市的对口协作地区,对高州市的产业扶贫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为高州市提供产业扶贫资金支持 5731 万元。同时,珠海市扶贫工作队员协助高州市引进 43 间企业(合作社)参与扶贫地区特色农产品运营。三是引导支持产业资源入股。以持续深化农村资源管理使用体制改革为平台,以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为突破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转型升级。通过“三变”途径,弥补扶贫产业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保障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带动当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变资源为资产、变资产为股金、变农民为股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目标。

(二)“四个到位”建立产业扶贫机制 一是政策支持到位。完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建立更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农业补贴机制。对贫困户发展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每户最高可补助 3000 元。二是宣传发动到位。开辟专栏宣传,在各镇街主要道口设立宣传标语,营造脱贫攻坚工作氛围,在全市悬挂产业扶贫标语横幅 600 多条,在各村部开辟产业扶贫宣传版块,及时公布各项扶持政策,确保各项政策执行公开公平公正。三是业务培训到位。市、镇、村层层开展产业扶贫政策业务培训,确保参与扶贫工作的各级干部全覆盖。全市近 1 万多名帮扶干部全部到村入户进行政策宣传,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致富,动员全市 4000 多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四是技术服务到位。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技术支撑,通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村和广大贫困户所从事的主导产业单产和总产比上年均有明显增加,贫困户水稻每亩平均增产约 20 公斤,蔬菜每亩平均增收 200—300 元。

(三)“五个围绕”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一是围绕贫困户集中产出销售难问题,探索培育对口协作 + 营销网络模式。依托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和培训专业农业经纪人队伍的同时,由政府牵头组织为本地农产品销售寻找出路。2017 年 6 月,市委书记何志强同志亲率代表团到珠海市开展产业考察,并在当地举办扶贫项目招商会发展产业扶贫,共推出涉及农业、电商、旅游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 33 个项目,现场签约七个项目投资 37.95 亿元。二是围绕贫困村发展能力弱问题,探索培育市场主体 + 农户带动模式。2017 年,高州市在 12 个贫困村建成 17个产业扶贫基地,明确其余 27 个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并继续扩大这些产业扶贫基地的规模和新增一批产业基地。三是围绕贫困户劳动能力弱问题,探索创新企业(合作社)+ 贫困户股权增收模式。如镇江镇和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合作,在江口、大岭、大垌 3 个贫困村与农户签约扩大南果花乡生产规模,打造“珠茂火龙果庄园”项目,共扶持 227 户贫困户入股基地,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到基地务工,使得更多困难群众获得土地租金、基地分红和务工收益。四是围绕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差的问题,探索实施基地辐射 + 各村优势互补脱贫模式。如曹江镇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制定由五家企业(合作社)带动全镇 23 个村的产业扶贫发展规划。五是围绕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探索创新产业扶持 + 金融信贷支持扶贫模式。引导贫困地区积极发展山区特色效益农业,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周转金支持和小额信用贷款服务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