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更是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沙田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涌现出一群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领路人”,真正在推动乡村发展中带好头、领好路。近日,笔者深入到该镇分别采访了两位“领路人”——六联村党支部书记黎荣生和曹岭村党支部书记朱枢。
六联村党支部书记黎荣生:“我是一个基层支书,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平凡的工作。”
六联村有5个自然村,总户数426户。由于村子经济基础薄弱,2013年,六联村委会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黎荣生看在眼内急在心里。经过反复的思考,他认为,以往每家每户搞传统农业种植,过于分散,单家独斗,产量不高;且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丢荒严重,要想发展必须要流转抛荒地,成立专业合作社,打破农业生产瓶颈,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种植,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2013年中旬,黎荣生通过朋友介绍,引进全国五百强企业海亮集团,把全村百分之六十的土地承包给海亮集团种植大棚蔬菜,并把全村的困难户列入分红名单,使全村贫困户如期脱贫。
2014年,他又成功引进绿之源火龙果公司、蜜柚试验场、杰年沙糖桔农场三间公司全部承包村里余下可用耕地种果,村民既享受公司分红,又可以选择公司打工。现在,全村农民洗脚上田务工,收入比以前大大增加。
目前,六联村农业正朝着特色、品牌、规模、现代化方向发展。在黎荣生与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底,六联村扶贫工作获得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一等奖荣誉。
“自己对比自己有进步,但对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标准和其它乡村建设成效,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以后还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黎荣生直言不讳存在的不足。
2016年,黎荣生又带领村干部想方设法,积极筹集资金把昃岭村、合兰门自然村的村巷全部硬底化。2017年由于上下车自然村被沙田河相隔对岸,村民出行只靠一道危桥通行,十分不便利,黎荣生通过市人大议案向上申请,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有望在今年7月动工兴建一座长100米,宽6.5米的上下车村大桥。
振兴乡村,人才是第一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六联村通过完善架构和制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支撑作用。即是在党支部领导下,组织乡贤、党员、青年、妇女共同做好新农村建设,把支部制订的决策落到实处。”黎荣生说,发挥党建支撑作用,最重要的是把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参与乡村振兴。
在黎荣生的带领下,该村是第一个在全镇率先成立一村一组织、第一个实现垃圾清运到户的村委会。前段时间,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又出色地圆满完成镇污水净化厂的征地工作。
现在的六联村群众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农村软硬件环境设施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扶贫产业发展等工作有序进行。
“我是一个基层支书,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平凡的工作。” 面对成绩,他谦虚地说。
曹岭村党支部书记朱枢:从生意人到村民致富带头人
“简直不相信家门口可以建起那么漂亮的公园,我以为大城市才会有,每天晚饭后我们就沿着荷花池边散步聊天,呼吸新鲜空气,可舒服了。这可是朱书记英明的决择。”村民徐伯高兴地对笔者说。
沙田镇曹岭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朱枢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搞得如火如荼,乡村有了崭新的面貌。特别是古电坡自然村群众自发捐资70多万元,并无偿提供用地,兴建了一个山顶公园。目前建好了荷花鱼池、九曲桥、凉亭、绿化、公共卫生间等,下一步陆续完善广场、文化楼、路灯等设施。
在村民和乡贤心里,朱枢是一位有威信和号召力的人。朱枢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外出经商,做过鞋业批发、办过酒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2006年间多次回到家乡,看到当时村中环境卫生相对较差,村道都是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对村民们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来说都很不方便。朱枢意识到村里要发展,迫切需要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他立即带头捐款修桥修路、搞好环境整治。
朱枢出钱出力积极支持家乡各项建设,得到群众高度评价和支持。在2008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高票当选了曹岭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朱枢当选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阔斧推动新农村建设,搞活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沙田镇以龙眼而闻名,朱枢亲自到市农业部门邀请农技人员现场为群众进行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龙眼产量和质量。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他引资引商到辖区内收购荔枝、龙眼、香蕉、首乌等,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朱枢带领村两委班子在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奖教奖学等方面继续发力,倡导成立了教育爱心基金会、建立了垃圾收集机制、实施了河道清理等,收到了初步成效。
去年底,在朱枢的发动下,该村村民自发筹资了30多万元,整治河道3公里多,拓宽曹岭教育大道、平安大道以及绿化和路灯建设等。曹岭平安大道全长1公里多,路面扩宽了6米多。笔者跟随朱枢行走到曹岭平安大道,他对我们说,群众很支持和配合,主动无偿提供用地扩宽路面,自觉为修路清障,谁家有劳动力、运输车辆都全部投入到筑路中来。平安大道两旁共栽下了250多棵宫粉紫荆,到明年这个时候来就可以看到整条大道开满美丽的紫荆花,又是一个靓丽的风景线。
前段时间,朱枢向村两委提出要成立敬老助学奖学基金理事会,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特别是得到乡贤徐富金、徐富儒、徐富汉、徐富天等人的大力支持,一天时间就收到捐款11万多元。每年重阳节或春节利用这笔资金对村中7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慰问,对困难学子进行帮扶,对每届高考成绩优异的学子进行奖励。
“下一步要做好平安大道和教育大道的路面硬底化,要继续完善山顶公园的文化楼、广场、绿化等各项建设……”谈到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朱枢向笔者娓娓道来,眼里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