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邱老师二十来岁,还很年轻。她酷爱运动,活泼率性,那有点小雀斑的略显稚嫩的脸上永远带着调皮的笑意。她认真负责,每个学生的饮食起居几乎都管理到位;她细腻耐心,每个教学问题都能不断重复讲解直到大多学生点头称是……
如此这般管理,我们小邱老师所带的班级纪律一定是铜墙铁壁。但后来发现,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让她头痛不已,她无数遍地强调纪律,也制定了无数的规定,可依然不断发生女生上课吵架事件甚或男寝晚修打架事件,她苦口婆心、耗费精力,还与学生发生过口角。结果,这个刚毕业不久的发誓终生喜爱教育事业的年轻老师,开始越发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了。
这天,又是一宿没睡好。早上肿胀着脸巡班,却赫然发现一位常缺席的同学又缺席了,她耐着性子在教室门口等了一个早上,又打了家长电话询问,还是不见学生的踪影……邱老师火冒三丈,立刻打电话给家长,以毫无商量余地的语气说:“今晚去家访!”。
那天我和邱老师在家访路上,刚好是冬天,傍晚空气里已经有了一点寒霜,越发让我们觉得心灰意冷。学生在村口接了我们,领我们穿过长满杂草的小路,在一间大杂院前停了下来。这座瓦房年久失修,长期渗水,青苔肆意,早已破旧不堪。一台老旧的小彩电靠在潮湿的墙角,吱呀地播着节目。学生父亲看见我们,连忙迎了上来。看得出他的腿不是很灵便,但还是坚持一个劲地端茶递水。我们最后被请坐在一张旧式的褪漆的矮沙发上,正襟危坐。学生父亲谦让着坐定后,盯着邱老师充满期盼地问:“我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呀?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一定会好好教训他!”邱老师有点不自在地咽了一下口水,说了学生还是比较懂事,还说了会帮学生申请学校的助学资金之类的话……然后意味深长看了一眼学生。走时,学生的父亲扶着门出来,执意将我们送出很远……
过后,邱老师告诉我,这位内向的男生回来时偷偷给她塞了一张纸条。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谢谢”。现在回想起那一幕,还不由让她感到阵阵辛酸。这让她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老师担负了家长太多的要求和期望了。虽然她深知教育不是老师单方的责任,但如果家长不能承担太多,老师是不能推卸的,要勇于担当。
自此,邱老师开始逐个地深入了解每个同学的家庭,深究其性格行为表层下的原因,真正地成为了学生的“知心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