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高州市库 > 文艺作品

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高光烈:雕琢玉器的灵魂

2013-03-20 16:18:38 来源:高州新闻第336期2013.3.20第4版

高光烈与他制作的玉雕龙船.JPG

走进玉雕大师高光烈的办公室,笔者立即被一座高1米多、长80多公分的大型玉雕龙船摆件吸引住了,这座玉雕龙船双龙首形神兼备,园林、亭阁、桥塔、宫灯、龙凤、花草巧夺天工,镂雕的链子环环相扣,船头连至船尾,浑然一体,更显雕师精湛的技艺!船的两面风帆轻盈地挂在上面,一艘大船正乘风破浪前行……

创作这件作品的正是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高光烈,他的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等多个奖项。年过半百的他与玉石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谈起钟爱的玉雕事业,高光烈娓娓道来……

媒体赞誉其作品为“玉雕之王”

中学毕业后,高光烈被安排到角雕厂工作,分到玉雕班组做学徒。第一天上班,高光烈就被师傅张文梓惟妙惟肖的玉雕草虾一下子深深吸引住了。他觉得太神奇了,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经过雕刻琢磨后,能在自己的手上变成一件精致的物件,高光烈开始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刚开始做学徒是不能立刻雕刻作品的,一般从开料、割石、打杂这些最基础工种做起。高光烈忠厚老实,除了做好分内事,厂里没有人想做的、最辛苦的工他都主动去做。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虚心向前辈学习,且悟性高,领悟能力强,什么样的玉石雕刻什么样的作品,一经指点,他很快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因而也深得师傅的喜欢。特别是他得到了当时毕业于广州美院的师傅许家善指导,雕刻技艺迅速提高。也是由于那一段时期的磨炼,为高光烈以后创作出大量精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高光烈调到当时的附城工艺厂,从车间主任一直干到分管技术的副厂长。这时,肩上的担子重了,工作量也更加大了。白天要辅导工人做工、负责产品生产、验收,产品的设计、绘图就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了。繁忙的工作使高光烈在那几年每天都睡不到四个小时。

高光烈在玉雕方面有独特的天分。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自成一格,雕工精细,巧夺天工。他在那个时期创作出了《龙炉宝塔》、《龙凤子母宫灯》、《九龙壁》、《双龙戏珠》等大量精品。

1979年他创作的《龙炉宝塔》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得到了外商的赞誉,外商评论:“这件作品是南方玉有史以来做得最好的作品,这件作品的艺术水平已经超过了台湾玉的现有水平。”1982年,他设计制作的由96盏宫灯组成的宫灯群的大型玉雕《龙凤子母宫灯》,被誉为宫灯之最,作品照片被用于日本一著名杂志封面,北京电视台报道了这件作品。

1983年高光烈创作的《九龙壁》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出引起轰动,被羊城晚报誉为“玉雕之王”。2007年,他创作的《喜上眉梢》南玉座屏风在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荣获金奖;2008年制作的《南玉云龙浮雕套碗》以及大型玉雕《宝马香车载凤仪》在第四届深圳文博会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金奖”;同年,创作的《南玉龙碗》和《南玉龙盘》获得“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镏金奖”;2010年,《福在眼前》和《连年有余》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玉雕界“船王”

高光烈在中国玉雕界有玉雕“船王”之称。

说起玉雕龙船的雕刻也是缘于一次偶然。在八十年代初,由于工序繁琐,广东玉雕龙船还没有多少人做。有一次,高光烈到广州大新象牙厂学习,观看了象牙龙船的制作过程。随行的一位省工艺进出口公司的领导对高光烈随口说,如果用南方玉制作龙船会有更大出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来后,高光烈立刻开始潜心研究玉雕龙船的创作。

广东玉雕主要运用产自信宜市的南方碧玉(简称南玉)制成。南方玉与象牙质地不同,雕刻手法不能照搬。为此,高光烈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从设计、雕刻、打磨等每一道工序都慢慢琢磨,努力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到玉雕龙船中。有一年,龙船的镂空雕问题总是不易解决,高光烈再到牙雕厂参观,广式牙雕的技巧一下子让他豁然开朗,问题迎刃而解。

高光烈设计创作的玉雕龙船,参考了古今中外官船、楼船、龙船、双体船、单体船等等造船艺术,糅合了园林、亭阁、桥塔、宫灯、龙凤、花草、走兽等雕刻图案特点,运用圆雕、通雕、浮雕和线刻等技术,把现代美学知识与传统工艺美术理念相融合,创作出一大批造型新颖、意境深刻,具有独特视觉和风格的玉雕精品。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家及省市评比中获奖,也深受海内外客商欢迎。

1997年,高光烈创作的《一帆风顺迎回归大龙船》荣获香港国际博览会金奖,2001年,他创作的《喜回归大龙船》获国内工艺美术界最高奖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3年创作的《双体龙船》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礼品展览会上获“首届中国礼品设计大赛(工艺类)金奖”。

当代广东玉雕的领军人物

一件好的玉雕作品除了要有好的玉质外,还讲究雕刻的工艺,所以如何在作品上凸显精湛的工艺十分巧究。高光烈说要做出一件好的作品,就要做到因材施艺。即在拿到一块石料时,首先根据石料颜色、结构等特点来考虑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并在构图时要考虑雕刻的技法,然后经过精心的雕刻、打磨抛光,这样作品才达到完美的效果。他举例说,一块有许多白点的玉石,可以把它做成金钱豹;一块有黑斑的玉石可以做一个三脚金蟾。这样根据玉石的特点做出来的产品惟妙惟肖,也大大提高了收藏价值。

弹指一挥间,高光烈从事玉雕30多年,现在依然默默耕耘在工艺美术设计领域。作为一名工艺大师,他不以大师自居,他时常告诫学徒,工艺无止境,学艺想进步,一定要多观察,多积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他这样教育徒弟也如此鞭策自己。

2012年10月,高光烈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化建设杰出贡献艺术家”称号,同年12月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五十位最具代表性——“广东文化功勋人物”。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发来了亲笔签名的贺信。贺信中指出,高光烈是当代广东玉雕的领军人物,特别是粤西地区广东玉雕的代表性人物。作品多获好评,屡为我省增光,为广东乃至我国当代玉雕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种创新精神和艺术情怀值得学习和弘扬。


作者:邓云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