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以来,分界镇再一次吹响美丽乡村建设集结号,向全体村民发出“争做整洁户,争创整洁村”倡议,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打扫干净屋子贺国庆”行动。
线上线下两驱联动,人居环境整治深入人心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在谢宵塘边村发生了这样一幕,在深圳务工的廖生回到家中,发现女儿正拿着一张纸跟家中老人比划,凑近一看,原来女儿正在跟老人诵读村干部刚派发的《争做整洁户,争创整洁村倡议书》。
“农村是我们村民居住的地方,现在政府倡议我们搞好屋前屋后的卫生,改善的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我肯定支持啦”。谢宵大氹坑村民吕春奇如是说。
据悉,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界镇在全镇开展“整洁户评选、整洁村创建”行动,线下通过派发宣传单张的方式在全镇形成强大的宣传氛围。国庆期间,共向全镇村民派发“争做整洁户,争创整洁村”倡议书约10000份。除全户常年外出家庭外,在村的家庭都收到了这份别致的国庆礼物。
同时,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美丽乡村微信交流群”,加强线上宣传。镇村干部每天在群上提醒村民搞好门前屋后卫生,理事会每天将各家各户门前屋后“三包”开展情况晒上群,村民互相监督,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镇145条自然村均组建了“美丽乡村微信交流群”。
新坡陈坑村组建“美丽乡村微信交流群”后,在群里发起“立志家乡农村更美”微信接龙行动,村民一户一户响应,排起了建设美丽家园的长龙。“这种形式很特别,看着大家一户一户响应号召,心里激荡着一种建设美丽家乡特殊情感。”新坡陈坑村民吕亚军很是认同这种宣传方式。
“镇干部每天都会在群里提醒我们搞好屋前屋后卫生,理事会还会入户将我们的卫生开展情况发上群,看到人家的庭院搞得这么干净,自己也不好意思太落后”,新坡陈坑村民吕剑锋说。
门前屋后“三包”,村民有了责任田
走进分界镇的农村,你会发现每家每户都贴上了一块深蓝色的小牌子,这是分界镇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给村民订制的“门前屋后三包责任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村民是建设者和享受者。实行门前屋后‘三包’责任制,以户为单位划定卫生区域,可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调动村民的力量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管新农村建设的黄武副镇长介绍。
“以前镇村干部也宣传过门前屋后‘三包’责任制,但大家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现在镇里以责任牌的方式,把“三包”的内容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边,并且理事会给大家明确划定了卫生清洁范围”,“这片区域就是理事会分给我家的环境卫生责任田,我一定要像家里的庄稼那样,把它种好”,南山新屋园村民吕光海有着厚重的历史责任感。
据统计,国庆期间,分界镇共张贴门前屋后“三包”责任牌9680个,发动全体村民以户为单位,开展门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
党员结对帮扶,村民有了主心骨
分界镇在实施门前屋后“三包”制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员结对帮扶活动,结合南粤党员先锋工程,充分调动村中无职党员的积极性,帮助指导门前屋后“三包”制常态化开展。
林国新是东方新屋村无职老党员,根据安排,他需要结对帮扶村中20户村民开展门前屋后“三包”环境卫生整治。“林国新是监督指导我家开展门前屋后‘三包’卫生整治的党员,他不仅严格按要求把自己家周边的环境卫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还每天到户督促我们搞好门前屋后卫生,我们新屋村在他们几位党员的带动下,居住环境比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洁户评选,评出了整洁乡村
为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向深入,分界镇在实施门前屋后“三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展整洁户评选活动,引导全体村民争创整洁村。每季度组织村民开展一次“整洁户”小评,年终开展一次“整洁户”总评,获评的家庭将可以登上宣传栏光荣榜,并获得一袋米、20斤花生油的物质奖励;评分排名靠后的家庭也会在宣传栏挂牌提醒。
“奖励什么的,我不在乎,我只是不想上提醒榜”,刚被评为“整洁户”的南山新屋园村民吕光海说。
分界镇通过开展“整洁户”评比,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汇聚起人居环境整治的洪流,带动全体村民齐创整洁村,整洁镇雏形初显,村民度过了一个干净、欢乐、祥和、有意义的国庆假期。
(梁桂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