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高州市库 > 新闻报道

东岸镇:有问题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

2019-10-23 16:28:45 来源:高州新闻748期 10月23日3版

已完成水泥路面铺设的宽敞平整的竹坑村进村路。.jpg

自9月16日高州市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东岸镇党委迅速行动、周密部署,自上而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主题教育贯穿到各项中心工作中、融入到党员干部的实际岗位上。在主题教育中,东岸镇吹响了“办实事、做好事、促教育”的号角。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着力加快推进各项民生工作,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焦点问题。全镇形成了有问题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的良好氛围。各级党组织共办实事260多件,全镇党员办好事900多件。

让村民走上舒心路

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东岸镇党委把主题教育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学习见实效。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各基层党组织结合个别党员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外出务工多的实际,严格按照镇党委关于“五个一”多形式学习的要求,切实开展主题教育,并取得初步成效。

“以前的路是泥路,又窄又陡,根本通不了车,下雨天更加是泥泞不堪,十分落后,严重影响出行。然而,修路资金是一个问题,用地也是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想到了党总支,便把这个问题反映到东坡村党总支去。” 东坡村村民何叔看着屋前宽敞平整的水泥路面激动地说。说起这条总长4.6公里的,惠及东坡、高车、竹坑等多个自然村共2800多人的村道,村民感慨万分。

东坡村党总支获悉这个困扰几条村,影响接近3000人出行的大问题,十分重视,马上便行动起来。一方面,召集各村民小组成员、老党员、老村干等,对东坡、高车、竹坑、山鸡坑四条自然村村路历久不通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研判,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经过多方的努力,终于好消息下来,方案形成了,规划出来了,上级资金也到位了,距离走上舒心路的日子终于近了一大步。

然而,最大的问题也逐渐浮现了:修建村道需要拆除部分房屋。而这些屋是村民各家各户所有,如何让他们为集体事业无偿让出屋成了制约村路修建的最大困难。众人正在东坡村党群服务中心商议着如何解决这个困难。

“拆我的!我带头!只要是修路需要的,我无偿让出屋地!”村民在东坡村党群服务中心商议时,92岁高龄的老党员何多信率先提出捐出屋地。“我的也让出来!”“拆我的!”……何多信的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党员干部纷纷都争做表率,带头让出屋地,有党员干部现场便掏出了钱包,要带头捐资。在困难面前,党员干部再一次挺身而出。

在这样的氛围下,涌现出一批为群众集体利益,无私奉献的先进党员,也成就了许多服务群众的感人故事。村监委成员黄荣秀积极带头捐资建路,组织家属无偿修路;黄乃禄、杨畅珍夫妻均为党员,主动带领家属拆除旧屋3处共30多平方米,扩宽路基达3米以上;驻外党员何华权,放下生意回乡协调村路扩建工作,带头捐资并为村路让出屋地近80平方米; 92岁高龄的老党员何多信,无偿拆屋让路,带头坐着轮椅进村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为修路不遗余力。此外,还有老党员干部覃子海、离任村干部赖成华带队多次上门,利用亲友关系劝服村民让出整块屋地,打通三条村路交汇的核心位置等。像这些党员干部废寝忘餐,不分昼夜地进村入户推进村路建设的例子多不胜数。据了解,为配合村路修建工作,共42名党员,率先带头让出自家屋地超2000平方米。

“我们紧紧跟住主题教育热潮,村党总支委员在驻村班子、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勇挑担子,深入组织全村党员广泛开展主题教育。针对实际情况,对村路扩建工作进行反复动员,通过党员分片、分区、分户、挂钩等方式,让他们积极配合村路扩建工作,攻破了许许多多的难题才有了这宽3.5米,长4.6公里的村路。”东坡村党总支书记李进茂说。

在他们的带领和感染下,村民们纷纷加入建设村路的队伍中去,无偿让地、踊跃捐款,投工投劳,这个十多年来的老难题终于得以解决。目前,惠及良悚、高垌、山鸡坑共2000多群众的2公里山区片主要道路的硬底化已完成,助力村庄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安全出行;贯通了高车村、东坡村村内宽4.5米、长3公里多的村道,拆除了露天猪舍粪屋约50多间,至此,两村内的人居环境大大提高,群众赞不绝口;竹坑村至东坡小学的学生上学路扩大3.5米路模,并准备建造一座长约10米,宽5米的桥,对此,党员、乡贤、群众大力支持,涌跃捐资,齐心协力为孩子保驾护行。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东岸镇党委在主题教育中,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为民服务解难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该镇新楼村是以高州水库移民为主,常住近600名居民的大村庄,该村地下水源稀少,主要水源原是村外的一条河流,而自从河流水位下降,逐渐干涸后,便由单家独户拉管,从山上引下山溪水作为日常水源。刚开始时,山溪水水源充足,村民更是认为天然水源未受污染、干净清洁,于是一直沿用。而随着时间推移,引用山溪水的人数越来越多,加上设备简陋,每到雨天,水源浑浊,水质无法得到保证;一到旱天水源紧缺,每逢春节、年例等重大节日,用水量更是无法得到保障。

“有问题找支部!”在大简村党支部开展的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新楼村党员干部共同把这个难题反映到村党支部。村党支部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关乎新楼村600村民的用水安全和保障的大问题,当场便开始了深入研讨,并在扩大水源,稳定供应,保障现有水源水质的同时,把问题反映到市水务局等有关部门,寻求帮助,这个困扰多时的难题,正式提上了议程。

于是,党员干部们又忙碌起来,一方面组织相关材料,向上级部门反映寻求帮助;一方面由青壮男性党员成立了专门的护水队伍,浩浩汤汤地向山里进发,寻找水源,提取水源样板送检,扩大水源,保障水源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在水质检查报告未有结果前,由村中老党员和妇女党员形成的用水安全教育宣讲队,进村入户,挨家挨户讲解用水安全知识,教导村民在在水质不稳定期间,应如何自备工具对水质进行多次过滤等,确保用水安全。经过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目前,山溪水源已扩大,村中增设了滤水装备和设施,村民用水安全常识和意识不断增强。新楼村用水问题以及建设供水网络问题,亦已与市相关部门成功对接,目前,正在对饮水水源、过滤管网、储蓄水池选址等进行现场堪察。在这个关乎新流村600人生计的问题上,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再次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主题教育的浓厚氛围下,再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实事。

“用水问题,是关乎我们村生存的大的问题,可以说这个时候我们的党支部、党员真的是给我们打了一支强心针,每天看到群里报告工作进展,得知我们的饮水问题即将得到彻底解决,内心很感激。”对于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急村民所急的做事风格,村民欧叔十分感动。

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东岸镇党委明确思路、因地制宜,采取以“产业扶贫”为重点,突出区域优势,在传统支柱行业和特色农业双开花的前提下,全域推广种植“两茶”,打造农业经济新增长点,在全域形成了“南果-北药”的良好发展局面。“南果”,即是以镇域相对平原的地区为主,重点发展打造“四季菠萝、百香果、火龙果、蜜柚”等水果产业基地;“北药”,即是依托北部山区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不断发展壮大“胡椒、益智”两大传统支柱产业;“两茶”,在全镇上下迅速掀起了种植“红山茶花、油茶”新高潮。而在让广大农民群众的钱袋子在发展农业经济中鼓起来,党员干部在这中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种植“双茶”的奔康致富浪潮中,党员干部们以身作则,首先改种良种,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带头钻研种植技术,在这里,党员干部个个都是种植技术指导员,是农民奔康致富的带头人。从村党群会议室到田间地头到榕树下都成为了种植技术的学习、培训场所,从专家讲座到村村通广播到手机微信都成为了交流、传播种植技术的途径。

“我们都跟着党员干部走,不懂的就在手机微信问,或者打视频电话现场教学,不管晚上多晚,早上多早,总有回应,总能帮助我们解决种植难题,党员带领下,我们非常有信心!”一名正在地里忙着剪茶花蕊的种植户这样说。

目前,该镇红山茶花产业已带动500多户农户群众(其中贫困户130户)种植四季红山茶花,总面积2000多亩,年收入达6000多万元,群众人均增收600多元。而贫困户种植油茶也是热情高涨,到目前止,全镇新旧油茶种植面积近10000亩,全镇油茶总产值超8000多万元,群众人均增收800多元。这条壮大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新经济增长点的路子在东岸镇越走越稳。

党组织时时处处想着为群众办实事。如:平坑村党总支第一支部潭螺党小组、第二支部云二党小组长期组织党员平整村路巷道、为贫困户干农活做家务搞卫生;六修党总支第一支部垌头党小组组织党员在节假日维护村内大仙庙全路段道路畅通、安全劝导、严防安全事故等等。在东岸,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如:麦坑村党员甘有汉长期照顾患病多年的孤寡老人;大双村党员梁永贵多次自掏腰包为患病农户治病;射塘村党员梁居光长期为农户种植胡椒、益智提供农技指导及销售帮助;东坡村党员欧炳全、梁郁权等自发成立村风和谐工作小组,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促进邻居和谐等等。

在东岸镇,“有问题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党员干部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有问题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老百姓说得心安志定、胸有成竹。



作者:车闻达 邱 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