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高州市粤剧团有限公司凭借弘扬粤剧文化的坚定信念,精湛的演艺水平和多年坚持送戏下乡的热诚荣获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单位,成为茂名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也是该奖项全省唯一一个文化类获奖单位。
高州市粤剧团成立于1962年,现有演职人员50多人,该团在市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青年文武生陈斌团长的带领下,多年来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致力于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成为一支深受群众欢迎的充满活力、功底扎实的粤剧生力军。该剧团每年演出240多场次,观众达15万人次。该剧团2008年被评为高州市文明单位,2009年被评为“高州市先进集体”,2010年至2011年度被列入广东省文化出口重点项目,2012年被评为“全国文艺院团改制先进单位”,2012年至2015年曾被多次邀请到省港澳著名剧院作专场演出,收获无数好评,2016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单位。
高州越剧团十分注重吸收和培养年青一代演员,每年剧团吸收新人,首先优先考虑满足条件的青少年演员,该剧团年纪最小的演员仅15岁,演员平均年龄25岁。同时,在演员编排上,该剧团也十分注重起用年青演员,让“小演员”担大纲,扛大旗,“年轻与活力”成为了高州粤剧团的一大亮点。陈斌自信地总结道:“我们团是粤剧界著名的帅哥美女团,青年演员负责倾情演绎,资深演员转到幕后负责编排指导,这使得我们的剧目既具传统特色又富舞台张力。”
高州粤剧团视艺术质量为生命,把每一场当最后一场来演,把最好的精品节目呈现给观众。该剧团通过增加训练强度,严控排练时间,严格角色筛选,不断提高演员的演艺水平。剧团严格要求每出新戏排练时间不得低于14天,每场新戏主演考核内容不得少于3项,不管演出多么繁忙每天固定基本功训练时间不得低于2小时。该剧团还规定,每位新演员必须实行轮岗,体会每个岗位的艰苦,因此,剧团演员个个能唱能跳,能演能奏。此外,对舞台效果,服饰妆容要求也十分严格,该剧团每年在维护、更新舞台设备及演出服饰上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力争给观众带来最佳的视觉、听觉感觉。为开阔视野,保证艺术创作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学习,取长补短,剧团每年均组织演员赴省港澳进行艺术交流,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创下县级团年内两次赴港演出的记录。
高州粤剧团多年来立足农村,致力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村民群众送上好戏。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剧团深深体会到,农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渴求,因此,该剧团创作了一批体现优良传统,反映时代精神,适合农民群众口味的优秀文艺作品。剧团每年演出240多场,观众达15万人次。其中,送戏下乡50多场,低价演出100多场。近年来,为配合宣传禁止黄赌毒,自编自演整台节目,为农村、学校送上60多场禁毒宣传公益演出。2010年高州百年一遇“9.21”特大洪灾发生后,剧团不畏艰险深入大坡、马贵等地为灾区群众慰问演出6场,为抗洪救灾子弟兵慰问演出1场,还把到广州南方剧院首场演出《黑狱断肠记》的门票收入3万多元全部捐给灾区,支持灾区人民抗灾复产。目前,剧团转企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坚持常年演出和送戏下乡的粤剧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