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推土机、装土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埋头苦干,项目工作组的党员干部忙着在现场协调解决施工问题,或者进村入户跟踪推进征地拆迁工作……
近日,笔者走访永青大道、通川大道、桂圆东路等城区主干道的建设现场,见到一派旱季大作战的火热情景。
在永青大道施工现场,笔者遇到正在“察看”涵洞建设的潘州街道谢村居委会林屋村村长林忠科。
“我几乎每天都到场,希望这条路尽快建好,让我们村民能够得益。”几个月前,作为村长的他,还在为村集体的利益而“顾虑重重”,如今,他对新城区的未来发展和村民生活即将迎来的大变化充满期待。
为加快城市扩容提质进程,高州市按照“东拓、南进、北延、西优”的城市发展思路,坚持“党建+重点项目建设”,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员在一线攻坚,不断攻坚克难,推动了永青大道、通川大道、桂圆东路等城区主干道路的建设,有效带动了城东、北江片区的开发。
目前,通川大道建设工程除桥体外路基建设已完成63%,通川大桥桩基施工已完成,迴龙庵桥及引鉴河桥的施工正在有序推进,在今年茂名市县域交流会,通川大道建设工程被评为最满意项目之一;永青大道一期全线已交付施工,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62.5万立方米,永青大道二期金山段已完成土地丈量七成;桂圆东路一期已完成路基检测工作,目前正在开挖排水管沟及安装排水管,桂圆东路二期清表基本完成,即将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落实倒逼机制
高州市把这三条道路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和有关镇街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以任务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对标对表推动相关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该市党政主要领导经常过问永青大道、通川大道、桂圆东路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坚持每周都到所负责的项目一线现场办公,坚持问题导向,根据问题清单逐项协调解决问题。分管市领导也每周至少一次带领工作组相关领导干部到现场办公,协调组织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
该市抽调相关市直机关单位骨干力量成立城区征地拆迁工作指挥部,全力以赴发挥牵头作用,密切联系宝光、山美、潘州、金山等沿线街道,推动项目建设难题的解决。
沿线街道党委书记、街道办主任亲自带领街道干部和村干部分户包干,进村入户,耐心向群众讲解征地拆迁政策,坚持做到依法征拆、阳光征拆、和谐征拆,日夜兼程地加快推进丈量统计、签订协议、清表交地等工作。
在项目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
为有效调动群众积极性,宝光街道、金山街道立足实际,把相关街道干部、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中的党员力量整合起来,分别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引导党员干部在项目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党员成为攻坚主力,快速推进各项工作。
金山街道在里麻、红粉两个征地工作组,建立临时党支部2个,一边做征地工作,一边做群众民生工作。
做群众工作过程中,工作组注重运用“剥竹笋”的工作方法,及时倾听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将群众的意见及时反馈给街道党委、政府,并将困难从易到难、从表到里,一层一层地解决,将工作做到群众心里面去,使双方达到良性互动,达到共同一致的目标。同时,组织群众去看东方大道被征地群众的生活变化,通过鲜活事例,让群众看到路通之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有30多年党龄的66岁党员廖展凡是永青二期红粉段临时党支部的一员。他带头砍掉自家4亩多涉征地上的荔枝树和龙眼树,并与支部成员一起走村串户,带动红粉村的群众在短时期内完成了近80%的清表交地。目前,永青二期金山里麻段也正在扎实推进。
宝光街道成立通川大道宝光段临时党支部,通过召开支部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向当地党员群众宣传征地政策,促进群众思想转变。
同时,结合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坚持深入群众家中,积极为村民群众解决民生热点问题,赢得了村民的支持。
“征地没有强来,他们努力使我的损失降到最低。”健和养殖场的老板发自内心地说。宝光街道的健和养殖场位于通川大道施工范围内,养殖规模大,拆迁难度高,通川大道宝光段临时党支部不仅预留充足时间给养殖场进行搬迁,而且主动抽调党员干部帮忙其进行搬迁。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临时党支部还积极协调各方关系,认真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宝光街道平江社区部分居民提出要在大道下方建涵洞方便渔民扛渔排下河。临时党支部党员及时将群众的建议反映给施工方,与施工方共同研究方案并当面给群众答复。
一系列为民的举措有效打消了涉征户的抵触,为项目后期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草帽”作风赢得民心
让林叔印象最深刻的,是项目工作组成员常常戴着的“草帽”。
“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不论晴天还是下雨天,这些同志常常戴着草帽进村入户开展工作,这种作风很难得。”潘州街道林屋村村民林叔口中的“这些同志”是指高州市城区征地拆迁工作组及潘州街道工作组的党员干部。
“每一户村民的具体位置、生活情况,他们都十分熟悉,甚至比我还清楚。”据潘州街道谢村居委会林屋村村长林忠科介绍,6月以来,工作组在进村做征地工作的同时,还协助林屋村、黄屋村、蒋屋村等推进村道硬底化、排污等一批民生问题,永青大道开始施工以来,还协调施工方做到每天洒水防止扬尘、及时清理道路的淤泥,最低限度减少施工给群众造成的干扰,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支持,有效打开了工作局面。
今年7月,为协助湖南籍人员韦某搬迁其在黄屋村中间塘的养猪场,工作组成员主动帮助其联系好收购商,尽可能降低农户的损失。还有黄屋村养鱼户黄某等,工作组成员都是坚持做到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兼顾好群众利益。
“只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工作做细做实,一个针眼一条线穿,将心贴到群众中去,才能使群众的思想转变过来。”城区征地拆迁指挥部工作组副组长陈旭华说。
在推进通川大道征地拆迁工作的过程中,山美街道坚持用真心换民心,逐个击破重点难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使通川大道项目山美段顺利推进。
山美街道工作组,把做通群众思想工作作为征地拆迁任务成功的“最关键”,分设多个宣讲攻坚组,包干到户,全力开展宣讲。同时,畅通诉求反映渠道,与15户拆迁户进行沟通70场(次)以上,真正做深做细,从而让拆迁户实现了从不理解到逐步配合再到主动拆迁的转变。
57岁的梁冠生同志是山美街道工作组的一员,工作时间整整有36年,工作时间比工作组内一些年轻同志的年龄还要大。梁冠生同志并没有以快要退休为理由就退居二线,而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冲在征地拆迁的第一线,带领组内的年轻同志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先锋模范榜样。在他的精神感染下,工作组的同志干劲十足,马不停蹄,使征地拆迁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干部的真心摆在眼前,群众的内心逐渐被感动、被转化。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高州市涌现出许多令人动容的事迹。
邓东彦户位于潘州东路一区63号,是通川大道拆迁的第一户。该户祖孙四代同住一栋楼,7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奋斗了一辈子才有这栋房子,邓东彦及其妻子不愿让这一切化为乌有,但老母亲思想开明反倒劝说儿子媳妇,做路是好事,积善积德。
周俏丽户位于通川大道桥头南,其房屋及厂房1000平方米左右,所有经济来源都来自于此,如果拆迁则损失惨重。但在工作组成员的动员下,该户仍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一位,不计个人得失,积极配合街道开展征地拆迁工作。
金山街道红粉村委会高山村的外出乡贤赖焕超、赖焕杰,得知家里要征地建路后,主动打电话回家说服家人支持配合征地工作……
随着永青、通川、桂圆东等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一场浩浩荡荡的重点项目建设旱季大作战正在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