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水沟、铲除杂草、修整苗木、清运路障、冲洗路面……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中,乡村道路整治算一桩难事。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推动责任落实呢?日前,平山镇玉坑塘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创新举措,实行“路长制”,用路长管路,路长养路,把“路长制”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实现了路路有人管,路路有人养,取得了良好成效。
根据里程长短和属地管理原则,由村党员干部带头,村监委、村长任路长,主要负责对路段的杂草、垃圾等进行清理,并且养护花木,打造美丽乡村路。“推行路长制,是村党总支部按照主题教育总要求,深入贯彻上级部门关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指示精神,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的问题,让群众出行更舒心。”玉坑塘党总支部书记黎齐海说。
“路长制”实施不久就获得了群众点赞。大坪岭自然村是玉坑塘最偏远的一条村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大部分都是老人留守,近5公里的入村路没有人管护,杂草丛生,3.5米的水泥路面被杂草侵占仅余2米,车辆都难以通过。在“路长”的带动下,群众积极参与,筹工投劳,现在村道变得干净整洁,就连村中环境也大变样。“以前开展环境整治,最头疼就是乡村主干道,那是最难管的地方,路边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不单影响出行还严重破坏环境,现在有了“路长”,一切都变了样,路好了,出入更方便了,村里村外的环境都好了起来。”村民黎翠华面露喜色说。
在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全村8个片区17个“路长”已累计开展路域整治工作百余次,带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逾人次,清除杂草杂物20多吨,清理占路堆积物27处,铲除路肩内种菜12处,清理路障36起,清扫冲洗公路路面6次,拆除非法构筑物2处,制止非法设立广告牌5起,有效净化了村内道路路域环境,助推人居环境大大提升。 (邓云霞 卢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