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高州市库 > 新闻报道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切实为民服务解难题

高州市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建设,打通一河两岸“最后一公里”

2019-11-06 11:14:04 来源:高州新闻750期 11月6日4版

征拆户签订征收补偿协议。.jpg工作组走访群众解读政策。.jpg

“竹栏街是高州市的一条百年旧街,姓氏多,房屋多为祖居,44户征拆户受益人口多,关系复杂,可以说一户人家就是一条村,一些房屋涉及数户过百人,有的已经移民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居住。”潘州街道党委书记冯高毅说,“高州城区的发展日新月异,但竹栏街的‘旧、乱、差’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道伤疤,也是高州市推进‘一河两岸’建设的最后一道屏障。”

近年来,高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并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优化老城、东拓新区、南联金山、西倚国道、北跨鉴江”的城市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城区扩容提质。截至目前,高州城市规划区面积75平方公里,建成区约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5.31%。在推进城区扩容体质工作中,高州市委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积极采取措施,并抓住这一契机,解决高州市沿江路(竹栏街段)改造房屋征收拆迁这一拖延了30多年的难题,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深入一线发现问题 沉在一线突破难点

“遭遇逐客令,吃闭门羹是意料之中的事。30多年了,问题一直未解决,征拆户对征拆工作抱着怀疑态度,难免有怨气”。市拆迁办主任梁卡说,“由于各种原因,竹栏街改造征拆项目一直拖延了30多年未能完成。今次是第十次启动该项目了,工作虽然难做,我们面对群众的抵触情绪和责骂,都能换位思考,一次沟通不成,第二次、第三次反复走街入户上门与征拆户沟通,用我们的决心、政策红利和我们工作组的诚心,前期的‘融冰之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征拆户终于肯让我们进屋,愿意坐下来跟我们谈了。”

高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竹栏街改造征拆项目,市委书记黄晨光多次带队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工作推进会。市政府抽调城管、住建、房产、司法、自然资源、街道社区等部门精干党员干部组成征拆工作组,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春保任竹栏街改造征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在推进征拆工作中,工作组对照初心使命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检视问题,把理论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紧密结合,通过定期召开党员学习会,学习工作相关制度、法规、文件,分享工作案例,协调和解决征拆中遇到的难题,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工作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主动靠前,跟踪服务,站到征拆最前线,遇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将每一攻坚阶段的具体任务、完成时限层层分解、逐一细化和落实,合力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征拆工作有序开展。”高州市城市和综合执法局局长李平介绍道。该工作组分成6个小组,每小组负责若干户,实行挂图作战,并挨家挨户上门解读政策,进行情况摸查和登记造册,全面详细掌握了每一户的基本情况。工作组还建立了工作群,每天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分享工作心得,共同研讨攻坚克难的思路和方法。工作组每一位成员都认领任务,逐一入户解读政策,深入了解征拆户内心的真实想法,务求实实在在推进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征地拆迁既要怀着感情将政策讲透彻,也要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合情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为群众争取利益,要用笨工夫做精细活。”工作组组长陈旭华深有感触地说,“征拆工作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难点就是如何找准与群众的共鸣点,让群众信任政府,接受补偿标准。”

经过全面入户摸查和解读政策,市工作组与征拆户的深入沟通,大家把各自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悉数向工作组倾谈,工作组汇总征拆户的意见,及时将情况向市领导汇报后由市统一协调处理。今年来,该市分别公示了竹栏街整体安置城东门前岭地块;安置规划图(配置小公园),并对安置地块进行了三通一平;发布了《关于沿江路(竹栏街段)改造工程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以最优厚的政策让利于民,展示了高州市城市扩容提质的决心和“便民、利民、惠民”的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工作组组织征迁户到安置地参观,向他们具体说明每一户的安置落实情况,大家看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和诚意,吃到了定心丸,没有了后顾之忧,参观回来后纷纷表示同意签协议。

“对全拆户、半拆户提出的要求,在不违反原则和政策的前提下,我们工作组经请示后都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满足他们的要求,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工作组成员张圣飞说。周雪明是一位70多岁的留守老人,她家是半拆户,工作组和施工队拆除征拆面积后,马上对其房屋进行了加固装修和完善卫生间配套设施等。“他们很用心、很贴心,态度很好,我想到的他们做到了,我没想到的也帮我完善了。”老人家乐呵呵地告诉笔者。据工作组成员李建辉介绍,鉴于个别全拆户提出不要安置土地,提出申请公租房的要求,市领导指示工作组与各职能部门沟通,予以妥善解决,目前,全拆户申请的公租房已落实,正在装修中。“政府今次是动真格征拆竹栏街,整个过程依法依规推进,合情合理,公开透明。”征拆户退休干部李叔告诉笔者,“工作组工作耐心细致,用心用力用情,不留手尾,甚至还参与成功调解了一些征拆户的家庭矛盾纠纷。整个征拆过程体现了工作组干部的担当作为和为民情怀,推进得很顺利,工作很完

践行初心办实事 服务群众零距离

日前,竹栏街改造征迁项目签协议仪式在潘州街道办举行。为了方便群众签协议和办理银行卡,潘州街道联合市农信社现场办公,征迁户上午签好协议并登记办理开通银行卡,下午补偿款即可到账。竹栏街征迁的“顽固户”黄叔也被市委市政府的利好政策和工作组的耐心、细心、暖心所撼动,第一个带头签协议,并自愿发动其他住户纷纷签协议。有一户征迁户李叔已在茂名居住,考虑到他已经70多岁,工作组多次到茂名探望他,向他解读政策,接送他参观安置地,让他完全卸下了思想包袱。入户解读征迁补偿政策、推荐征迁评估公司、征迁户选地、为征迁户办理报建手续开通便捷通道等等,所有程序都公开透明,依法依规,大家都感到很满意,个个脸上都乐开了花。

“该项目今年再次启动,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下,这些貌似‘不可能的任务’和难啃的‘硬骨头’,都如愿顺利解决了。”潘州街道办主任汪活如释重负地说。在推进竹栏街征拆工作中,工作组紧紧围绕群众利益和情感做工作,最终感动权利人并签订征收补偿协议,为停滞30多年的竹栏街征拆打开了突破口并取得皆大欢喜的成果。

竹栏街征迁改造项目工作的顺利推进,充分践行了党员干部的使命和担当,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征迁工作在经过党员干部入户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弱势、贫困人群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疑难解答、纠纷调解等,一对一帮助拆迁群众完善拆迁手续,做好过渡安置,解决拆迁后顾之忧,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拆”得放心、“迁”得安心。


作者:高主宣 吴献基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