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高州市库 > 新闻报道

重走求学路

2014-01-08 08:57:26 来源:高州新闻378期2014.1.1 三版


我的老家在茂名市金塘镇。新中国成立,镇里只有小学没有中学,要读初高中,就得步行50华里到高州县城。当年家里很穷,日常所需的口粮只能从家里肩挑到学校。走路只有赤足,因为买不起布鞋。一句话,当年的求学路,十分艰辛。

1950年我在高州一中读初中,至今已月63年了。沿途经过的村庄怎么样了,有没有变化?当年求学的艰辛现已淡忘。为了忘却的纪念,让它永远铭记心中,我决定在七十七岁时重走一遍求学路。

七月下旬的一天早晨,天气晴朗,正好出游。我便骑上刚买到的电动自行车上路了。

记忆中的第一个歇脚点是温陂。以往从家出发要走一个多小时。那时沙石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沿途的农户都是低矮的泥砖屋。现在村道变成了硬底化的水泥路,两旁农户大多数修建起两层或三层的小洋楼。电动车轻快地行驶着,只花20分钟便到了温陂村。

温陂村前有条小河,河中筑了一道水坝。走到跟前,只见流水淙淙,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欢快地嬉戏着。放眼望去,陂坝深处那个岩洞还在。此刻,我顿间忆起六十多年前的一宗往事:一个星期六下午,学校上完最后一堂体育课,我便背上行囊匆匆上路。因为口粮吃光了。回到温陂村,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那时正值冬季,日短夜长,四周早已漆黑一片。突然,从陂坝深入亮出了一道深绿色的火光。“糟了,鬼火,必定是鬼火!”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停,额角冒出了冷汗,身上布满了鸡皮疙瘩。怎么办?当时只有十六岁的我,不害怕事假,但不能后退,后退就拿不到口粮,要挨饿的。我要战胜恐惧冲过去!这样一想,胆子壮了,咬着牙,挺着胸,一鼓作气冲过了陂坝。第二天下午,我返校时又经此地,一打听,原来昨天晚上有个渔夫打着手电筒在此捉鱼钓鳝,绿色火光是手电筒发的。如此说来,鬼火是没有的,昨晚只是虚惊一场罢了。

电动车继续前进,不多久来到粤西第一长河——鉴江。鉴江上游西岸一座砖塔,叫宝光塔。此塔共九层高约三十米,老远便见到它旖旎的身影。为什么当地要修建宝光塔呢?传说古代鉴江上游有个水妖,经常作祟,以致洪水泛滥,殃及村民。曾受周恩来赞誉的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太夫人,急民众之所急,率领天兵天将一夜之间筑起这座宝塔,镇住了水妖,洪水不再肆虐,保了一方平安。当年,我每次经过宝塔,都要卸担休憩,补充体力。开心时,还攀爬上九层高处,远眺滔滔江水,默念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真是心旷神怡,浮想连篇。眼下,宝光塔已开辟为旅游景点。人们在这里欣赏沿岸风光,品尝当地的美食。

再走一公里,便到了鉴江大桥。鉴江大桥长150米宽8米,是县城通往旅游胜地观山寺和西岸城郊的必经之道。据史书记载,鉴江桥始建于1934年,1943年被侵华日军的飞机栏腰炸断。日本投降后,当地政府发动群众用木头将断桥驳接起来,民众又可通行了。改革开放后,地方财力充裕起来,便拆旧桥,建新桥,从此车水马龙,好不方便。当年我挑着沉甸甸的米袋通过摇摆不定的断桥,确实有点胆战心惊,生怕米袋连人跌落江中。现在我骑着电动车风驰般通过10米宽的近年重建新桥,轻松愉快。抚今忆昔,令我感慨万千。

过了鉴江大桥,就快到校了。在无穷思念和无限唏嘘中,结束了这次重走求学路的旅程。


作者:李本清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