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高州市库 > 新闻报道

石鼓镇小商品市场笑迎八方客

2015-04-14 10:52:14 来源:《高州新闻》459期一版2015.4.14

  镇内沿207国道两旁集聚了120多家批发商铺,吸引了10多家知名物流公司进驻,带动了国道两旁房租坐地起价……这是石鼓镇小商品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带来的连串效应。

  全国重点镇、粤西商贸重镇石鼓镇,素有“小佛山”之称。该镇依托207国道的地理优势和工业资源,以及发挥石鼓人吃苦耐劳、精明能干的精神特质,引导集镇方圆3公里内的小商品行业商铺,联合形成了一条初具规模的批发零售商业长廊,走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马路经济”之路。


石鼓小商品批发总汇。


  集聚120多家商铺,吸纳从业人员6000多人

  石鼓人历来崇商氛围浓厚,早在清朝时期便开始手工编织渔网,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全镇近千人走南闯北推销渔网,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些村庄“家家有网机,户户搞加工”,盛况空前。

  在经营渔网业中尝到甜头后,石鼓人不断拓展业务,开始向小商品行业发展。许多原来从事农业的人们也放开手脚,纷纷加入经商队伍。一条只有730人的车花塘自然村,就有江铃、五十铃小货车200多台,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小商品运输和销售。据粗略统计,全镇从事小商品运输和销售的人员达6000多人。

  目前,石鼓镇沿207国道集聚了120多家商铺,形成了家用电器、不锈钢厨具、装饰品、工艺品、五金、玩具、家具及床上用品等小商品批发一条街,全长5公里左右。在207国道石鼓镇祥山路段,兴起了汽车和摩托车配件、建材以及物流、餐饮商业一条街。

  小商品行业的发展,吸引了德邦、城市之星、穗港、顺丰、申通、快捷等10多家物流公司进驻石鼓。龙邦公司原来只经营快递,因看到石鼓小商品的巨大市场,专此增加了物流业务,且收费优惠,与快递差不多。配套了优质的物流资源后,石鼓小商品行业进一步快速打开产品销路。

  “全国各地的商家都来石鼓采购各个门类的小商品,圩日客流量达4万多人次,年交易额近3亿元。”据石鼓镇委书记李运标介绍,石鼓本地和常驻石鼓的外地江铃、五十铃货车超过一万辆。

  大量外地商家也非常看好石鼓小商品市场的前景,纷纷投资石鼓。在茂名市最大综合批发市场经商十多年的湛荣幸,3年前到石鼓投资建设了600多平方米的铺面,存货300多万元;外出乡贤冯济文2年前回到石鼓建设了1200多平方米的石鼓小商品批发总汇;在江门市经商的本地籍人士卢家添去年回石鼓投资建设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天隆批发部,专门经营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


石鼓镇小商品行业协会的第一家会员企业两广贸易百货中心


  以量大价廉赢得市场,一个人承接一间厂的业务

  石鼓之所以能成为粤西地区,乃至华南、西南地区的小商品集散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低成本、低价格。

  同一件小商品,或同等质量的货,石鼓的价格往往比市场价低三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甚至更多。这主要是由于大批量采购,大进大出。出厂价卖7元一只的水杯,石鼓人一次性订造10万只,可要求厂家以5元成交。

  成彬传算是在石鼓经营小商品生意较早的一个。七年前他只有一个仓库,但出货量奇大。有一次,他向某厂家订造半年的货,50万张被单。因没有门店,没有专门洽谈生意的办公室,厂家怀疑他的能力,担心货销不出去,钱收不回来,而且工厂一日生产的被单只有2000张。为了给厂家一颗定心丸,成彬传一次性付给厂家20万元订金,但厂家还是认为风险大,故先让成彬传购买布匹原料,厂家负责加工,只赚加工费。也是因为量大,成彬传购买的布匹就比市场价低了一元多。那次成彬传一张被子只赚0.5元。后来,双方熟悉以后,整间厂的产品全包给成彬传销售。

  “石鼓小商品经销商很多都是一个人包下整间厂的销售业务。”成彬传告诉笔者,他曾在旺季最高峰时,一天可销售10800只电饭煲。在石鼓从事小商品行业的梁志成,一人就包下了浙江三家电器厂的全部销售业务。

  丁就也在石鼓经营小商品生意多年,他说:“石鼓虽然只是一个镇,但我们的批发零售业已经可以直接辐射方圆300公里,如湛江、广西、海南等地,只要我们进入当地,就能马上带旺那里的市场。”

  的确如此,早些年,茂名几间电器厂面临倒闭,因石鼓小商品经销商的介入,迅速打开销路,不但起死回生,而且当年的收入比之前的十年还要多。

  除了吞吐量大、薄利多销,速度、效率,也是石鼓小商品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品一经顾客确定下来,马上就开始大量生产。每一种新产品面世,3天内就可以到客户手上。

  凭着多年的打拼和经验,石鼓小商品经营合作的网点已遍布全国,并在信息渠道广阔、提货送货快捷、价格合理便宜、市场敏感度和判断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石鼓镇小商品批发一条街,全长5公里左右。


  由纯中介性市场过渡到产销结合,加工企业40多家

  过去,石鼓只是一个大卖场,外地客商和本地商人先将全国各地,尤其是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小商品,先集中石鼓,再将这些货卖到全国各地。

  有人仿照“有路必有丰田车”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石鼓的生意”。且不管这句话是否夸张,它却说明了石鼓小商品拥有发达的市场体系。

  石鼓小商品从业人员,很多都有一本手抄的“圩书”,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各地的圩日。他们经常相互交流各地的圩市行情,有时约好一齐出发,一条车队几十辆车,见首不见尾,浩浩荡荡,引人驻足观看。他们运的货有单一类的,如电饭煲,或电磁炉,或丝绵被等;也有综合类的,各种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他们的销售模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根据订单直接送货上门,有的与商场合作搞促销,有的摆流动摊档。

  单说这摆流动摊档的,根据“圩书”记录的圩日,一路摆过去,一路向西,一路向南,或者一路西南。他们的货多数够卖一个月,也就是说,一个月左右他们才回家。也有的清明出发,中秋回家。若货销完了,就叫家乡发货。还有的夫妻俩长期在外租屋从事小商品销售,安营扎寨长达20年。

  近年来,一些产品逐渐转向本地生产,石鼓也由一个纯中介性的集散地,过渡到产销结合的市场。经营模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如进货出货、来料加工、贴牌生产和自产自销等。运营商、生产商、贸易商、代理商等也应运而生。目前,全镇的小商品加工厂达40多家。

  2013年年底,经高州市民政部门批准,石鼓成立了茂名地区首家定位“小商品”生产、贸易、零售批发等多业经营的社会组织——高州市小商品批发零售行业协会。

  去年,协会会员梁家智创办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两广贸易百货中心,专门加工销售不锈钢产品,包括床、沙发、水塔、铝合金衣柜等,厂房占地7000平方米,批发店门面跨度30多米,拥有工人30多人。

  协会会长成彬传说,一开始,梁家智欠缺技术,没有工人,资金不足,但他常到协会与其他会员沟通交流,协会也给了他很好的意见。得到协会的指导和帮助,梁家智先与广西厂家合作,把广西厂家的部分设备搬过来,部分工人也到石鼓工作。半年以后,广西厂家与梁家智协商分开。目前,梁家智独立经营,并继续扩大投入。

  “现已发展会员企业13家”,成彬传说,短短一年多,会员已由成立时的5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近百人。

  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也带旺了207国道两旁的房地产市场。“几十平方米的门面要3000多元一个月,比镇中心的地还要贵,全国少见。”据行业协会会员介绍,他们的批发门店多是向207国道边的群众租的,群众看到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势头,土地和房屋都不肯长租,都是一租一年或一租两年,每年租金以30%至50%的幅度递增。


石鼓镇各种电器小商品品种齐全、琳琅满目。


作者:甘锋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