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镇现有人口5.5万,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1所,非完小、教学点18所和中心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6524人。镇江镇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教育创强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首要的民心实事,自始至终紧抓不放,高效推进。镇江镇教育创强计划投入3400万元。截至目前,镇江镇为教育创强筹集捐资超过1000万元,纳入创强硬任务的33个大型基建和维修项目工程进展顺利。
高标准定位 高效能推进
镇江镇按照“适度超前,上档次、上水平”的原则规划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并注重校园的绿化、美化,努力做到“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全镇绝大部分学校教室均采用不锈钢门窗,外墙贴高质量瓷片,内墙刮腻子粉或者贴墙裙。7所学校建设标准水磨灯光篮球场,中心学校、朋山、福石等3所学校正在建设环形塑胶跑道。全镇各中小学共新种名贵树木5000多株,奇花异草20000多株,植草坪10000多平方米。
为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该镇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具体落实到每位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各个镇村干部和学校领导身上,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一例会”工作制度。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周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学校、施工方、有关圩镇机关单位领导参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场解决。该镇开展了2次镇内所有学校的“看、比、学”活动,现场打分,评比排队,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不等不靠 积极主动筹资
教育创强能否顺利推进,资金到位与否是关键。按照要求,镇江镇需配套资金320多万元。为筹措资金,镇江镇迎难而上,不等不靠,主动作为。
该镇主要领导带队,多次赴珠三角等地,通过登门拜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动员外出乡贤捐资。在深圳召开的座谈会中,当场筹资210多万元。
镇江镇在召开各级各单位捐资现场会,动员镇村干部、教师、本地企业老板带头捐款、树立榜样的同时,大力发扬“板凳”作风,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镇村干部和教师进村入户,联络群众感情,争取群众支持。令人感动的是,官冲村的85岁五保老人冯增元、74岁五保老人冯茂松,主动找到村委会干部,分别捐款1000元和500元。
镇江镇还积极争取外地外籍的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热心人士的鼎力相助。香港新世纪(黄氏)慈善有限公司捐建价值130万元的教学楼;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捐资25万元,该会广州地区负责人郑丽芬女士个人捐资30万元;茂南区金塘镇的符清海老板捐款10万元。
为了营造浓厚的捐资创强氛围,镇江镇实施了各种有效举措,如通过大型广告宣传、“村村通”广播、《镇江信息》手机报等向社会通报该镇教育创强动态,印制《醉美镇江》画册和《教育创强捐资芳名册》,召开阶段性捐资表彰会,捐资500元以上的入编《芳名册》,捐资10000元以上的颁发奖牌、刻碑留念等,营造你追我赶、争作奉献的良好局面。
目前,镇江镇收到社会捐资达1051万元,远远超过镇级配套资金。其中村级筹资500多万元,15个村(社区)均超10万元,福石村筹资达102万元。
加强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
要将教育创强这件民生大实事办好,必须实现校园建设和办学质量两不误、两促进。
镇江镇在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实现了与师资建设的相互促进。开展教育创强工作前,镇江镇含屋村小学校舍破烂,设施简陋,留不住教师。为了足额配备师资,含屋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经常到中心学校,强烈要求调配老师到含屋村小学。开展教育创强工作后,含屋村小学的校容校貌变化很大,各种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教师的住宿条件大为改善。现在,不但该校教师不申请调走,其他小学的教师还申请调到该校任教。
在大力推进学校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镇江镇坚持两手抓,把师资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一方面,实施“一推一赛一特色”“三个一”工程。“一推”是实行镇、学校领导“推门听课”,“一赛”是举行全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特色”是指各学校要培育或创新自己的办学特色,如国学特色、体育特色等。另一方面,实施“五个一”制度。即中心学校的领导和教研人员,坚持每周下一次学校,听一节课,检查一次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找一位老师了解学校各方面情况。同时,该镇动员乡贤捐资100多万元成立镇奖教奖学基金,鼓励教师乐教、学生好学。
接下来,镇江镇将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筹资工作,掀起新一轮捐资高潮。二是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三是对照省教育强镇标准,查漏补缺,做好迎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