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执政根基。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建整体水平的重要基础。
——《关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通知》
大水田村位于石鼓镇祥山片西北面,下辖12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96人,村内特困户22户,集体经济年收入仅5000元。2012年以来,因其村务、党务管理不规范,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级工业发展不强被茂名市、高州市以及石鼓镇列为后进村;2014年3月,该村党支部被列为软弱涣散党支部。
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贯彻落实的重要批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华,组织帮扶工作组驻点指导帮助大水田党支部查找问题根源,理清思路,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凝聚干部力量,扭转落实局面,重塑村两委形象。
今年以来,在潘华、李德的带领下,帮扶工作组以听民声、树形象为出发点,以重民主、强队伍为突破点,以解民困、谋发展为着力点,以惠民生、保和谐为落脚点,扎实开展各项整改措施,使大水田村委会后进整改工作取得了根本性成效。
形成合力强帮扶
为从根本上扭转大水田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局面,增强大水田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由潘华、李德亲自挂帅,联合高州市市府办、市交通、市科工商务以及石鼓镇党委等组成整顿帮扶工作指导组,整合资源,形成整改合力,入驻大水田村党支部进行党建工作指导帮扶,帮助其查找问题根源,理清发展思路,完善相关制度,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同时,派出常驻村指导员,落实24小时驻村指导整改工作,确保整顿帮扶工作取得成效。
听取民意挖病根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李德亲率整顿帮扶工作组,多次深入大水田村党支部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领导带学活动,组织了“听民声、聚民意、查问题、促提升”专题座谈会,深入听取了党员群众对村“两委”意见、建议,深入剖析村“两委”软弱涣散的根本原因。经过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导致该党支部软弱涣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村务、党务、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因缺乏宣传阵地,大水田“三务”公开不及时,财务不清楚、不透明,民主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直接影响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威望,以致各项工作难以开展,推进不快,效果不佳。
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受制于保守的观念,改革开放精神不足,发展的步子迈得不够大。村两委带头致富能力不足,使村经济在全镇处于较落后位置。
三是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级办公场所问题。村委会旧办公楼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使用。党员群众没有固定场所开展各项活动,缺少沟通交流,凝聚力不足;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损坏严重。灌溉用水无法正常供给,极大制约了村中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群众要求改善生产条件的呼声很大;环村公路部分没有硬底化。群众出行不便,农产品运输渠道不顺,销售价格不高。群众的收入得不到提高,挫伤了种植农产品的积极性。
对症下药促整改
一是完善制度,重塑形象。整顿帮扶工作组通过深入倾听民声,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情况下,结合该村具体实际,研究制定了《石鼓镇软弱涣散党组织——大水田村党支部整改工作方案》、《石鼓镇大水田村委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为该党支部整改指明方向。同时,针对大水田村委会党务、村务、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大力实施“阳光治村”工程,先后制定《党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全面规范“三务”公开,包括公开内容、公开时限、公开形式等,全面落实“三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审批、监督制度,增加村级“三务”管理透明度,重塑村“两委”形象,提升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威望。
二是建立阵地,强化宣传。为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广大群众及时知晓党的政策方针,帮扶工作组针对该村党支部“三务”公开不规范问题,合理规划建设村级宣传教育阵地,建成“三务”公开专栏、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专栏,为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及整顿软弱涣散支部工作提供宣传载体;进一步完善村村通广播设施建设,使辖区内宣传工作全覆盖;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多次组织党员、群众观看群众路线教育、农村改革等栏目,使党员群众教育工作更深入、更细致。
三是组织座谈,查摆“四风”。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帮扶工作组带学、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系列讲话精神,增强该党支部班子的思想政治意识、服务群众意识。同时,多次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开展谈心会、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村“两委”干部“四风”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并对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制定整改方向,以转作风、真抓实干、有成效取信于民。
加大投入惠民生
一是解决村级办公场所问题。落实帮扶资金10多万元,指导建设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村委会文化办公楼,改善村“两委”干部办公室、党代表工作室、党员活动室、“一村居一律师”办公室环境等,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班子工作积极性,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获得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目前,该办公楼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二是推进农田水利、道路工程建设。落实资金扶持4.8万元,修建农田灌溉水利10公里,解决了该村农业生产“看天食饭”的困难;争取上级部能部门支持,新建水泥硬底化11.7公里,既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又提高了群众收入。如种植首乌,由于村道水泥硬底化,收购首乌的老板已直接到村田边收购首乌,首乌价格既得到提高,又方便了村民群众,大大提高了群众种植首乌积极性,提高了群众收入。
三是积极支持教育创强工作。筹集教育创强资金23万多元,对大水田小学教学环境进行美化改造。目前,该学校改造项目在5月上旬已启动,有望在全镇范围内率先完成改造任务,为该村下一代教育奠定坚实基础,为改变大水田后进局面提供了智力支持。
同时,帮扶工作组还结合大水田村的实际和产业、资源优势,帮助他们理清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工作规划,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好路子。目前,帮扶工作组主动出谋划策,积极为大水田村委会招商引资牵针引线,使该村引入工厂2间,其中投资2000多万元的大水田砖厂日产环保砖40万块,为该村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并承诺该村村民建房用砖享受8%优惠,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针对即将展开的云湛高速建设工作,指导村“两委”紧紧围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相关规划、建设文件精神,提早规划好发展村级经济计划方案,立足长远,发展符合村情民意的经济项目。
后记:
“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巩固党的基层基础、提高党建整体水平,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尤为重要。
各挂点整顿帮扶工作组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过程中,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做到多走访、做研究、把好脉,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对症下药,制定措施,集中力量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发展集体经济,着力打造一个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坚强基层党组织,才能更好地服务好群众、带领群众致富,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