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州市西部镇江镇、沙田镇的海亮大棚蔬菜陆续上市,日产量约20吨。由基地进驻到蔬菜上市仅用了7个月时间。据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的负责人介绍,这还是大棚蔬菜少量上市阶段,随着各批次的蔬菜瓜果成熟,日产量将逐步增长。
连日来的低温天气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但是在镇江镇山口村、沙田镇卢村村的海亮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却是一幅色彩鲜明、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一座座日光温室整齐排列,一个个塑料大棚透着绿色,大棚里黄瓜、青瓜、玉米等已经成熟,工作人员正忙碌地采摘着。
目前,这两个基地已种下五彩糯玉米、光皮黄瓜、带刺黄瓜、宝玉龙毛瓜、玉龙小冬瓜、亮剑尖椒、杭椒等60多种绿色生态蔬菜、瓜果近1000亩。现正采摘的品种主要是青瓜、黄瓜、胡瓜、冬瓜等。产品自产自销,主要销往上海、杭州、嘉兴等地海亮集团下属的超市。
该基地采用调控温棚环境内的水、肥、温度,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不仅大大提高产量,并且产品纯绿色无污染,卖相靓,口感好,营养丰富。在基地工作的一位村民举例,当地家庭种植青瓜一般亩产4000斤左右,大棚种植青瓜亩产可达7000多斤,又少病害,直接采摘下来就能食用,又香又脆。
海亮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落户高州市西部,为镇江、沙田两镇带来近600个就业岗位。当地村民既有地租收入,又可到基地打工挣钱,在基地每天工作8.5小时,日收入80元至100元,下班后还不耽误家里的活儿。其中,山口村有一位村民把自家的10多亩农田出租,前5年每亩每年租金800元,仅地租加在基地打工收入,他每年收入增加3万多元。
该基地根据“按超市订单组织采摘”的蔬菜供应模式,按照订单采摘、配送、上架销售。每天采摘的蔬菜瓜果包装到印有“海亮生态农业”及“高州基地”字样的菜篮子里,再送入冷库。一般到晚上装上配送车,运到上海、杭州、嘉兴等地海亮集团下属的超市销售。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层层加价,还能保证蔬菜在运输环节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