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州市首乌收获已到尾声。今年,高州市首乌产业实现“既丰产又丰收”,全市首乌种植面积约2万亩,平均亩产2000斤,市场收购价2.2至.4元/斤,首乌年产值超亿元。据介绍,扣除约1000元/亩成本(自留种苗),首乌平均亩纯收益超4000元。
1989年,市供销合作联社从德庆县引入首乌种苗,以石鼓镇为试点,发动石鼓镇及周边广大农民种植首乌。但由于行业指导力度不够,该市首乌产业发展缓慢。
保证销路,才能提高农民种植首乌的积极性。近年来,为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市供销社联合市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供销系统优势,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农民扩大首乌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生产,逐步提升首乌质量,同时,努力发展首乌收购和加工业务,使该市首乌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种植首乌的收入。
目前,高州市首乌种植面积约2万亩,主要分布在石鼓、镇江、沙田、金山、石仔岭等镇(街道),核心区在石鼓镇西基山、镇江镇福石村。据悉,2011年以来,该市首乌的收购价一直稳定保持在2元/斤以上,原因在于,一是高州市与广州、广西、上海、安徽、河南等地的首乌收购商一直保持良好的供销关系,长期为他们提供质量良好的首乌;二是市供销社积极开展首乌加工业务,延长产业链条。
市果品蔬菜工业公司是市供销社属下企业。该公司是目前高州市唯一一间直接面向广大农民收购首乌进行加工的企业,也是目前粤西地区唯一拥有蒸汽烘干果品生产线的企业。2013年以来,市供销社不断加大对该公司的改造力度,通过自筹及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等方式,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对公司生产车间和烘焙车间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日加工生首乌能力达20吨,有效提升了首乌附加值,据宽了首乌销路,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全市首乌产业的健康发展。
市供销社除了在各种植大镇、村设收购点和开展加工业务外,还想方设法引入外地客商设点收购,支持种植大镇开办首乌加工厂。目前,镇江镇有近100家的收购商在该镇搞营销,镇江镇、沙田镇、金山街道都已开设首乌烘干厂,为当地合作社社员提供机器烘干首乌服务。其中,沙田镇有首乌加工厂3家,年加工首乌500吨。
今年,高州市生产首乌近2万吨,约七成的生首乌是在本地机器烘干为干货后再外运,约三成由外地商家运回当地再加工。据了解,大约2.5斤生首乌可烘干为1斤干货,好的干货能卖到12元/斤以上,质量一般的都有9元以上,收益相当可观。
首乌易卖又易栽,首乌忌干燥和积水,第一茬种植整个生长期病虫害的发生并不常见,种植首乌劳动强度不大。该市农民在8月份种下首乌,次年三月可收获。在七八个月的种植过程中,两三个劳动力就能管理8亩首乌,按亩纯收益约4000元计算,可为家庭增加3.2万元以上收入。
高州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首乌种植大市,首乌供不应求,农民不愁卖。首乌外表看似番薯,繁殖方式也似番薯,可采其藤茎来培育繁殖。去年,已有江西、广西百色等地的商家慕名前来,购买该市的首乌藤茎回去作繁殖之用。今年更甚,更多外地老板来到该市首乌种植大户田间地头、首乌种植专业合作社,直接向农民购买首乌藤茎,前后共装运货车40多车次,总量600多吨。这些藤茎收购价约1.2元—1.5元/斤,为农民再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