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1月以来,高州市围绕“强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大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的工作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不断掀起整治城乡环境卫生热潮。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清扫整治和联合执法人员约14.6万人次,车辆机具4836台(次),清理卫生死角771处,清除各类垃圾9392吨,清理乱摆卖摊档4201个,拆除乱搭乱建1752宗。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市广大干群环境卫生意识明显增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城乡圩街乱搭建、占道经营、乱拉乱贴广告、乱停放等“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比较彻底的整治,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圩镇明显比以前干净整洁,道路整洁、有序、畅通,市容市貌、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提升。
强化组织,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氛围
高州市把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作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市成立了宜居城乡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由分管副市长任第一召集人,市住建局局长为召集人,市文明办、规划局、监察局等23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织指导全市“城乡清洁工程”的实施。各镇(街道)相应成立了“城乡清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亲自抓,分管副镇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具体抓,并把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圩镇各单位、村(居)委会、店铺,实行领导“分片包干”制度。此外,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制定了《高州市“城乡清洁工程”实施办法》,明确了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工作目标、原则、任务、要求,并配套出台了《高州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考核实施细则》和《关于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意见》;二是结合创建省文明城市和省卫生城市,出台了《关于落实高州市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及“门前三包”责任的通知》,各镇(街道)也结合实际制定《“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方案》、《领导包片包路段分工负责制度》、《环卫工人的工作岗位责任制》、《“门前三包”卫生责任承包制》等规章制度。
为营造良好氛围,市采取在《高州新闻》和高州电视台开辟“城乡清洁工程”专题专栏、编印简报等形式,对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好做法进行宣传。各镇(街道)利用宣传车、设立广告宣传牌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自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全市累计刊登(播出)专题专栏108期,编印简报239期。
加大投入,确保清洁工程深入开展
高州市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注重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环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城乡清洁工程”的深入推进。一是加大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资金投入。2011年市财政安排每个镇(街道)20万元,其中10万元用于购置环卫工具,10万元建设垃圾填埋场。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省补助马贵、大坡、古丁、深镇各镇50万元的治污保洁资金已到位,茂名市补助每个镇5万元的项目建设资金正在办理中。二是抓好环卫队伍及设施建设。市环卫处投入40多万元采购一辆集扫路、喷雾降尘、吸运垃圾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机械化道路清扫车,用于城区的清扫保洁作业,还投入10多万元购置了拉垃圾的人力三轮车一批,用于城市卫生保洁。各镇(街道)也加大环卫工作投入,调整充实环卫队伍,更新配备垃圾车、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工具。三是加快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市金坑垃圾处理场已动工建设,全市23个镇已全部建好(含改造)垃圾填埋场。四是加快推进库区镇(圩)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市7个库区镇的污水处理厂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报批、立项、施工图设计、选址等工作。其中,深镇、平山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正在铺设集污管网;马贵、大潮、长坡污水处理厂进入施工阶段;大坡、古丁正在抓紧落实征地工作。
整管结合,强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
高州市坚持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推动“城乡清洁工程”持久深入开展。一是积极开展综合整治。市区、各镇(街道)都先后组织机关单位、学生志愿者、村委会干部、群众力量,出动钩机、铲车等机械,对城区及镇(街道)的圩街、主干公路、城乡结合部、卫生黑点、死角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整治。二是强力整治以“五乱”为重点的“脏乱差”现象。全市各级各职能部门在积极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整治工作外,还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开展联合执法,对城市违法建筑、广告牌匾、交通秩序、市容市貌、集贸市场进行了大力整治。三是加强清洁保洁工作。市规划部门建立干部职工责任制,将环境卫生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局机关干部、股室、城监大队,实现“纵到底、横到边”的方格化管理模式;各镇(街道)落实人员每天对集镇圩街进行清扫和进行保洁管理。
同时,为巩固和发展成果,高州市采取日常督查和专项检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行严格督查。一是从市府办、监察、住建、规划、电视台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了两个督查组,对全市各镇(街道)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不定期进行督查。年内累计开展专项督查8次,发通报4期。二是在市联席办、市创卫办设立了卫生问题投诉平台,公开投诉电话,及时处理群众的投诉。三是对全市28个镇(街道)2011年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情况开展年终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全市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