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供电局对口帮扶东岸镇甘川村两年来,付真情,出真招,求实效,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扶持村民和集体发展经济。去年,甘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2万元。
真情投入,两年扶贫成效显著
“在贵局的大力支持下,甘川村委会发生了巨变,新的村委会办公大楼已落成竣工,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近日,一封来自东岸镇甘川村的感谢信送到高州供电局,信中饱含了村民们对高州供电局扶贫开发对口帮扶工作沉甸甸的谢意。
自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高州供电局帮扶小组情系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甘川村的村容村貌发生可喜的变化。近两年来,该局先后多渠道筹集帮扶资金235.79万元,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对村内10千伏和低压线路进行改造,更换和安装了一批低耗能、大容量变压器,使村里的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帮助该村完成新建硬底化道路2.8公里;建设标准农田工程3宗,受益农田面积900亩;解决农户饮水安全500户;建设文化站一个,卫生室三个;组织农业培训2000多人次;为40户住房困难户解决住房问题;扶持村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8.2万元。
领导高度重视,找准扶贫开发路子
市对口帮扶工作任务下达后,该局迅速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张枢亲自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组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抽调一名责任心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年轻党员长期驻村,加强联系协调,形成了全局上下联动,人人关心对口帮扶的工作格局,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该局局长张枢明确要求,帮扶工作要“认真落实、真帮真扶、不走过场”,并带头深入扶贫点调研摸底、走访座谈、联系帮扶、解决问题。两年来,他和班子成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先后20多次深入驻点村调研,掌握甘川村基本情况,听取镇、村干部对帮扶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符合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真正做到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如期完成。
扶贫与加强班子建设相结合,建设带领群众致富坚强堡垒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为此,该局坚持把健全甘川村“两委”组织,加强班子建设作为对口帮扶工作的重点,着力解决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奔康致富能力。为强化村两委的执行力,该局领导与村干部、群众多次谈心,依据村中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村的两委班子组织和村民自治的有关制度、方案和措施,制定该村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项目计划及完成时间,并新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宣传栏、帮扶责任人公布栏、村务公开栏等,使村两委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各项帮扶项目的进展情况群众一目了然。同时,通过开展“两示范一带动”活动,以及以普通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载体的“先锋工程”和“头雁工程”,有力地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发挥先挥模范作用,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致富积极性。
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努力增加集体收入
甘川村离镇中心0.5km,辖区内有18条自然村,34个村民小组,全村1050户4361人,其中移民人口1400多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659亩、山地1600亩,人均耕地、山地面积不到0.5亩。长期以来,由于人多地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香蕉和荔枝等农作物,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被列入省、市帮扶的贫困村。为稳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该局领导在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决定扶助该村兴建一个水果购销站,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此,该局领导积极筹集建设资金50多万元,并落实项目建设用地。该工程于2010年6月开工,去年9月建成正式投入使用。该水果购销站建筑面积500平方,用于出租作商业用途,租金归村集体所有,单这一项每年就为村集体增加5万元收入。
扶贫与扶智并举,培养造就农村勤劳致富新人
该局领导认识到,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根本。扶贫要从过去单单帮助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转向扶贫与扶智并举,“治穷”与“治愚”并进上来。由于人多地少,甘川村大多数家庭主要劳力都外出务工。因此,甘川小学238名学生中,有80%是留守儿童。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该局团委精心组织策划了“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六个一”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给留守儿童送上学习用品及书籍一批,用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此外,为使甘川小学校内的供电线路更加安全规范,该局安排工程人员对学校的线路进行了更新改造。改造户外供电线路900米,室内线路300米,加装隔离开关及漏电开关一批,使学校用上了安全电和放心电,为甘川培养造就勤劳致富新一代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