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高州市库 > 新闻报道

幸福马贵年味浓

2012-02-01 10:12:52 来源:高州新闻270期2014.2.1 三版

购年货、贴春联、放鞭炮、分猪肉、包粽子、走亲戚、吃团圆饭……除旧迎新之际,马贵镇到处都欢乐喜庆、热气腾腾,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都能见到人们幸福的笑脸。

村民集体吃团圆饭

除夕的前一天,三家村村民集体吃团圆饭。这天上午,村里拉回一条160多斤重的猪,几位村民在村文化广场割起了猪肉。村民高兴地告诉笔者,猪肉主要分到靠近文化广场的几户人家,其他村民就到这几户村民家里吃团圆饭,大家一起过年。

文化广场西面的文化楼一楼发出阵阵稚嫩的笑声,一群小孩正在打乒乓球,而二楼的农家书屋里一些村民在看书。村民李大用说,在“9.21”特大洪灾中被泥石流摧毁房屋那一刻,没想到经过三个月的重建,18户全倒户就全部住进了新居,村里还建起了戏台、篮球场、文化广场、文化楼,村民都跟城里人似的,过起了文化生活……

笔者看到,18户全倒户的新居几乎都加建了楼层,普遍达到了三层半。“搬进新居后,镇政府发动和支持群众种植芝麻、砂仁和何首乌等经济作物,增加群众收入。现在村民住的吃的穿的乐的样样都有了,大家都感到很幸福。”村民李雪兰的新居建在文化广场旁边,她正和丈夫互相配合包一个大粽子,她告诉笔者,包这么大的粽子,就是希望以后的生活越过越丰足,越过越红火。

外出乡亲赞美家乡

桥头村村民黎桂那天也特地买回两条猪,邀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吃团圆饭。一家人正宰鸡杀鸭张罗酒菜。黎桂是外出经商人士,腊月二十五回家。他专门请人给他写了一副对联:创大业一帆风顺、望前程万里生辉,希望新的一年顺顺利利、生意兴隆。亲戚朋友正在七手八脚地帮他张贴对联。

七八个小孩聚在门口,嘻嘻哈哈地往地上扔沙炮。沙炮刚着地,就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扔完沙炮,孩子们又放起了烟花。一束束五彩嫔纷的烟花,惹得孩子们发出一阵阵欢呼声。一个大人站在旁边,不停地用打火机帮他们点烟花。这情景,给过年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黎桂说,今年回家过年,看到家乡的变化很大,水毁的水陂、水渠、公路、桥梁全部重建好了,各方面都比以前更加完善。

说到家乡的变化,黎桂专门领着笔者来到他家后面的马贵河。笔者看到,宽阔的河床两边都用水泥捣制起了坚固的河堤,建起了石栏,3500多米的河堤看不到尽头。“沿江路很快也进行水泥硬化,栽种杨柳等各种风景树,河滩建设文化广场,相信家乡越来越美丽。”黎桂憧憬着家乡的未来。

祈求新年吉祥如意

从大年二十开始,随着外出乡亲纷纷回家过年,马贵圩镇的人流车流明显增多。开车到镇上购买年货的人们,为了避免塞车都把车停在圩镇的周边,马贵桥东面的小车排起三五十米的长龙。

马贵圩的街上、市场、商店里、摊档前都挤得水泄不通,人头攒动。音像店里竞相传出充满喜庆的年歌。桔子、对联、糖果、红瓜子等应节商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把圩街装扮得红红火火,热气腾腾。人们都穿上新衣裳,随着人流放慢脚步,感受浓浓的年味。人群中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外出回来的打工妹,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手挽着手,一边说话一边发出爽朗的笑声。

“沙糖桔甜不甜?”在一位中年妇女的水果摊前,一大群人在挑选桔子。

“甜过糖(比糖还甜)。”这位妇女一边回答客人,一边打手机,“吃完饭了吗,快下来帮手。”这位妇女名叫黄琼,家就在镇上,这会儿忙不过来,打电话叫女儿快到摊档帮忙。黄琼说,挨年近晚生意不错,每天都从高州城进几百斤桔子。

龙坑村的李伯买了20多斤桔子,他说,购买年货少不了桔子,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李伯用塑料袋装了一袋桔子送给笔者,祝笔者新年大吉。

马贵圩的河对面的车头村不时传出一阵阵鞭炮声。车头村有一座建于清朝的古庙。这天,很多人都带来“还福”。“还福”是当地群众的一个习俗,他们一般在旧历年的年初“祈福”,年末“还福”。塘埖村的张叔当天到古庙还福,他把新年的愿望告诉笔者,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生活越来越好。

杀猪过节小图2.JPG燃放烟花


作者:甘锋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