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高州市库 > 新闻报道

高州市在江西赣州市举行探源赣南杨公地理人文环境考察行

2015-06-09 10:34:36 来源:《高州新闻》469期二版2015.6.9

  5月29日至6月1日,应江西省赣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邀请,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牵头组团的2015探源赣南杨公地理人文环境考察行在江西省赣州市举行。来自广东省、江西省等地海内外一线堪舆名师、申遗专家、学院教授以行业专家、爱好者等百余人欢聚一堂,就高州如何发扬杨公文化以及如何把杨公文化有机融入建筑选址、旅游规划中去进行了把脉与交流。

  考察团一行参观了赣州市多个著名景点,其中包括:赣州古城八镜台、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古城墙以及赣州市兴国县三僚村里的狗形祠、蛇形祠、曾氏砂手、杨公庙等,通过实地考察,总结和汲取先贤择地立向、消砂纳水、理气布局的经验。在活动中,高州市杨筠松研究会会长、高州堪舆文化法定传承人叶炳辉从观星体识山情,到山情裁剪、依形定局等,由缘何要选择地址,到发生的作用等,通过画图、现场结合实地讲解等形式,进行精微剖析、细致梳理、授业解惑,生动地再现了杨公堪天舆地的情景。同时,应赣州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及国内外一线专家的要求,叶炳辉还作了“高州市堪舆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的专题讲座,把高州市堪舆文化的深厚内涵,杨筠松救贫精神剖析得淋漓尽致,为弘扬救贫精神,推动高州市堪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硕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称赞。

  据了解,杨筠松(834——900年)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后人也称为“杨救贫”。唐代广东窦州人(古时窦州包括现在信宜全市、高州市的马贵镇、古丁镇、深镇镇)。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系当朝国师,在地理堪舆学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因黄巢起义,归隐山林,并将官廷中所学之风水术带至民间,帮助他人,被尊称为赣南堪舆学开山祖师。著《疑龙经》、《撼龙经》、《黑龙经》等。经考证,高州是杨筠松的祖居地和第一故里,而赣州是杨筠松第二故里和长眠归宿地,所以高州与赣州同脉同源,有着许多割舍不断的“血脉亲缘”。

  期间,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在赣州市邀请了赣州市政协原主席、江西赣州客家联谊会会长赖联明,中山大学著名哲学教授、硕导杨维增,中国古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副研究员曹景正等专家学士举行了就如何发扬杨公文化的主题座谈会。座谈对易学与堪舆文化、杨筠松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赖联明指出,堪舆文化以及杨筠松文化是赣州最有亮点的地方文化,赣州举办了多次主题论坛,吸引了众多海外学者来参会,加强了海内外堪舆文化的联系,各路精英汇聚一堂,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次,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在赣州举行推进堪舆文化申遗探源赣南杨公地理人文环境考察行是赣南与高州两地传统文化的又一次深度交流,是发扬堪舆文化、杨筠松文化又一次推动见证,高州是杨筠松的祖居地和第一故里,希望高州继续加大杨筠松文化研究和宣传力度,积极弘扬地理堪舆学智慧,帮助贫穷百姓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人居建筑与自然的谐发展。叶炳辉指出,本次活动本着“求真、务实、科学、和谐”的宗旨,通过这次考察行使专家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深入研讨以及交流,以达到传承文明,和谐发展的目的。同时,通过今次考察行学习赣州市传承杨筠松文化上的先进经验,希望赣州与高州两地共同把杨筠松文化做大做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作者:车闻达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