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高州市库 > 新闻报道

高州:大步迈向教育强市

马贵荷塘两镇通过省教育强镇督前检查,大坡云潭等13个镇今年向省教育强镇进军

2013-02-27 11:18:16 来源:高州新闻第333期4版2013.2.27

2013年1月,新年伊始,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节,高州人民收到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高州市首批申评省教育强镇的马贵镇、荷塘镇顺利通过省的督前检查,即将报请省督导验收。

马贵中学.JPG

在马贵镇中心小学进行督前检查时,省检查组专家表示:“在山区地方,能办成如此规模的小学,的确很不错!”

看到灾后重建的马贵中学展新姿,焕发蓬勃生机,省检查组专家高度评价:“马贵中学是我们近一年来考察申评教育强镇的学校中最美的学校。”

在荷塘镇中心幼儿园,省检查组专家一边察看园区环境,一边不时点头赞许,连称很好。

……

在对高州市马贵镇、荷塘镇进行省教育强镇督前检查时,省检查组的专家都不约而同发出这样的感慨:“高州人办教育,有大决心,有强魄力,群众热情高涨,尊师重教风气浓,所到之处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荷塘中学.JPG荷塘中心幼儿园.JPG

自去年启动创建省教育强市工作以来,高州市市委、市政府及早谋划,积极部署,通过落实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解决教育问题等“六个优先”措施,为创建省教育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镇(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和普教系统各学校纷纷行动起来,凝聚各界力量,积极筹措资金,全力以赴加快“创强”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创建省教育强市工作频传捷报,首批申评省教育强镇的马贵镇、荷塘镇顺利通过省的督前检查。两镇通过省教育强镇的督前检查,实现高州市创建省教育强市工作的良好开局,为全市创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4年底创建成省教育强市

高州市是“广东四大文教之乡”之一,高州教育响誉省内外,被誉为广东山区教育的一面旗帜。一直以来,高州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促使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高州市情的教育发展路子,成功打造了高州教育品牌,确立了省教育大市的地位。

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近年来,高州市经济社会得到迅猛发展,教育事业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希望教育创强的热情越来越高涨,高州市创建省教育强市的时机业已成熟。

2012年8月初,高州市召开创建省教育强市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在2014年底把高州市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市的目标,拉开了高州市向省教育强市进军的序幕。

市委书记赵广辉表示,创建省教育强市是高州市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是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的宗旨的一项民心工程,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助推高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我们要动员全市力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为高州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抓创强就是抓民生、抓发展!全市上下形成了全力创强的共识,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真正把教育创强工作当做最大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制定创强时间达标表,强力推进工作进度,确保在2014年底把高州市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市。

按照规划和要求,高州市明确提出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分步实施计划:2012年,马贵和荷塘2个镇建成广东省教育强镇;2013年,大坡、云潭、潭头、谢鸡、大井、新垌、南塘、东岸、曹江、分界、石板、深镇、平山共13个镇建成广东省教育强镇;2014年上半年,镇江、荷花、石鼓、长坡、潘州、石仔岭、宝光、山美、金山、沙田共10个镇(街道)建成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2014年底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市。

教育创强正当时

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是继“普九”、“普高”之后,高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迈进,高州教育开始了新的征程。

如今的高州,正全力向省教育强市迈进。

如今的高州,迈向省教育强市的步伐走得铿锵有力。

——截止2012年底,全市有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国家级重点职中2 所,广东省一级学校16所(含幼儿园1所),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广东省中等职业实训中心2个;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1所,广东省美丽校园2所,广东省书香校园9所,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15所,广东省德育示范基地1个,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所。

——2012年,高州市教育民生实事工程荷塘等6镇的中心幼儿园建设和投入2900多万元资金建设的33所外出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40个工程项目已全部竣工,全市各镇(街道)均有一所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子弟学校。49所学校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全市已有规范化学校259所,覆盖率达75.5%。D级危房已全部处置完毕。

——2012年,全市28个镇(街道)已全部建设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共33所,幼儿入园率达90%以上;小学辍学率为零,初中辍学率在1.5%以内,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9.82%,进一步巩固了“普九““普高”成果。在原茂名市特殊教育学校旧址成立了高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首届招生实现开门红。由深圳时代财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征地650亩创办的民办高州市冼太中学已立项,并进入动工建设阶段。

——2012年,高考再创辉煌,上重点线人数在茂名各县(市、区)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高州市比去年增加25人,达889人,其中645分以上的尖子生45人,比去年增加36人,增幅达400%;上本科线以上7028人;专科以上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各线上线人数均居茂名市第一,广东省前列。高职类成绩显著,1人获高职类茂名市总分第一、全省第五名;2人获全省高职类数学单科第一;3人获茂名市高职类英语科第一;2人获茂名市高职类语文科第一。

教学相长硕果累,教育创强风帆劲。高州市教育发展取得的喜人成绩,使我们对创强有了足够的底气,明确提出创强目标,以教育创强促进全市教育跨越发展。

创强步伐快捷有力

为切实抓好教育创强这项“民心工程”,高州市把教育创强作为“一把手”工程,牢抓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创强”会议纪要,要求市财政、人事、规划、审计、土地、建设、税务、公安等涉教部门对“创强”工作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创强”开通了绿色通道。市教育局层层抓责任落实,实行“创强”工作挂钩包干责任制,局班子成员及各股室分别与各镇(街道)、各学校挂钩,全面负责、督促挂钩镇(街道)、学校“创强”工作。

各镇(街道)党委、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扎实推进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各学校的校长和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全力以赴为教育“创强”贡献力量。与此同时,高州市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利用标语、横额、倡议书,写简报,并外出召开“创强”座谈会、校友会等形式,全方位向社会各界宣传高州市“创强”工作,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创建省教育强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配足教学设施设备。高州市是欠发达地区,资金不足是“创强”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为保障资金投入,高州市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扶持、集中使用各项教育经费、争取社会捐资等方式来筹措资金。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和各学校结合本镇、本校的实际,多想方法,广开门路,积极争取全社会的支持,采取更多更灵活的方式筹措“创强”资金。全市上下掀起了捐资“创强”的热潮,各部门单位、机关企业、干部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强”,人人支持“创强”的喜人局面。

目前,高州市“创强”工作扎实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顺利完成了曹江一中和东岸二中的撤并工作,全市已有11个镇(街道)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按布局调整规划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就读;全市32所中心学校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心幼儿园共有33所,各镇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40个建设项目在2012年8月底前全部按时完成;2012年申评省教育强镇马贵、荷塘两镇通过省的督前检查,2013年创强目标镇已全面开展创强工作。

众志成城创强镇

“9.21”洪灾后,马贵镇的中、小学校按规范化学校的要求进行高标准规划重建,全镇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提高。荷塘镇一直有较好的教育基础。自确定马贵、荷塘两镇为高州市首批创强目标镇后,高州市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经常深入两个镇,与镇领导研究制订创建省教育强镇的规划;深入各学校,鼓励各学校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总结经验,为全市各镇(街道)创强树立榜样。

为了筹措创强项目建设资金,两镇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在全镇上下营造了“教育创强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两个镇的镇村干部、村民、民营企业家、港商及社会贤达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持教育事业。在社会各界的踊跃捐资下,马贵镇争取到社会捐资400多万元,其中深圳市华信伟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华伟捐资200万元,东莞市金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桂祥捐资201万元;荷塘镇社会捐资300多万元,其中社会贤达杜景成先生捐资52万元。

在创强过程中,马贵镇共投入4100多万元用于创强项目建设,其中投入资金在马贵中学新建了一幢近90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大楼、一幢1800多平方米学生饭堂楼、文化长廊和门楼,完成了校道硬底化工程,改造运动场,维修校舍,更新添置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校园网络系统等;镇中心小学新建了学生宿舍楼和教学综合楼,改造了学生食堂、运动场;全镇各小学纷纷进行校道硬底化、运动场改造、校园文化、校园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购置了功能场室仪器设备设施;镇中心幼儿园全新改造了园舍,建设了750平方米活动场所,购置了铁床、课桌、椅子等一大批室内配套设备设施。荷塘镇共投入2400多万元用于创强项目建设,其中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荷塘中学兴建科学楼、学生宿舍楼,修葺校舍、修整运动场、建设校园文化,添置功能室设备设施;投入600多万元用于镇中心小学建设综合楼和学生宿舍楼;投入500多万元用于面上小学(含教学点)修葺校舍、修整运动场、建设校园文化;投入100多万元修葺中心幼儿园教学楼,铺设塑胶跑道,硬底化运动场及添置设施设备等。

为确保工作高效推进,两个镇的党委政府密切联系、主动配合市机编、发改、财政、人社、国土、住建、规划、交运、环保、安监、消防等职能部门,有条不紊开展各项创强工作,并加强对教育创强工作中各环节、各步骤、各人员的监督,确保创强工作是廉政工程、阳光工程。

就这样,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组织、指导下,在市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贵、荷塘两镇的各中、小学校的全体师生,以及镇的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学校遇到资金困难,镇村干部、校领导、师生、学生家长踊跃捐资。在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中,各学校的老师利用节假日进村上门,挨家挨户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动员面上小学及教学点六年级的学生到镇中心小学集中上课。学校各项创强工作繁冗,校领导和老师利用课余假日,自发义务劳动,积极参与校舍维修、校园美化绿化、搬运仪器、清洁卫生、整理档案、收集资料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在马贵中学建设新的教学综合楼时,学校领导轮流到工地监督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影响建设进度的难题;学校的老师主动帮助搬砖头、钢筋等建筑材料,主动为工人送青菜,把学校建楼当成是自家建楼房一样,正是这种团结一致、合力共为的精神,近90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大楼从动工建设到竣工只用了7个多月时间。

如今,经过学校布局调整,马贵、荷塘两个镇的面上小学及教学点六年级的学生已全部动员到镇中心小学集中上课,教育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如今,走进马贵、荷塘两镇的各中小学校,一幢幢新的现代美观的教学楼、宿舍楼、饭堂楼拔地而起,功能室、教学装备配套齐全;各建筑物经过翻新装修,学校教学用房、生活用房修缮一新;校园建设实现绿化、美化、水泥硬化、人文化,校园文化气息浓厚,校园环境优美怡人。

如今,走进马贵、荷塘镇中心幼儿园,整个园区就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游乐园,滑滑梯、跷跷板、秋千等户外活动设施一应俱全,园内的墙壁上、天花板上到处喷画了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园内处处充满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作者:龙步云 车闻达 吴国明 谭章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