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高州市库 > 新闻报道

创新发展现代中医 建设群众满意医院

高州市中医院

2012-03-31 15:13:15 来源:高州新闻279期2014.3.31 四版

一直以来,高州市中医院始终秉承“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创新发展现代中医,建设群众满意医院”为目标,全面实施“设施现代化,技术前沿化,治疗特色化,服务人性化”的发展战略,使医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成为一所医疗环境舒适、人才技术密集、临床学科齐全、仪器设备先进、综合水平领先,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与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薪火相传 创新发展

岐黄之道源远流长,千年中医博大精深。始建于1960年的高州市中医院,历经两次并分,七次搬迁;从建院初期,只有职工19人,面积仅283平方米,仅有木床20多张和简单的中药炮制工具,发展成为粤西最具规模的综合性中医医院。目前,该院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拥有医职员工5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8.6%,高中级人才140多人,硕士研究生18人。开设有脑外科、骨伤科、针灸理疗康复科等临床科室20多个,编制病床430张,最高开放病床600张。下设门诊部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及中医特色明显得专科专病诊室20多个。年门诊量近30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8万人次,住院手术近6000例。

夯基础美环境 让病人更舒适

为让群众有一个交通便捷、优美舒适的诊疗环境,在“十一五”初期,该院就谋划医院整体搬迁。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坐落茂名大道旁的新院区于2007年10月竣工使用。新院区东距城东客运站约500米,南靠挂榜森林公园,西接207国道和高水一级公路,北临老城区。院区布局合理,诊疗流程通畅,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舒适,设有多个大型停车场和园林养生区,病房除中央供氧、中央负压等医疗配套外,还配有空调、彩电、卫生间、阳台和冷热水供应等设施。同时,医院还对府前路、永镇和东门3个门诊部进行重新装修。一改以往业务用房破旧紧张,设施配套不齐全,病人行车停车难的局面,前来诊病住院的患者都一致认为该院环境在高州、乃至粤西地区是最舒适的医院之一。

高投入精设备 让病人更信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医疗质量的保证。为满足日常临床的使用和群众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该院共配套有6500万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包括飞利浦高速螺旋CT、飞利浦数字化摄像系统(DR)、飞利浦全数字彩色B超、飞利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数字化胃肠机、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美国史赛克腹腔镜、德国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胆道镜、德国蔡司手术显微镜、美国眼力健超声乳化仪、高压氧治疗舱、多功能麻醉机、多功能呼吸机、眼底荧光照相机、中央心电监护仪等。并完善了影像、检验、病理、超声、特检、高压氧治疗、血液透析和碎石等八大检查治疗中心;他们借助高端设备的“火眼金睛”,直视疾病原形,绞缚病魔恶爪,将健康体魄还给群众。

提技术争前沿 让病人更安全

该院在做好环境建设,设备配套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走“科技兴医、科技兴院”的发展路子。通过积极引进人才,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掌握前沿技术,抢占学科发展制高点,用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为百姓撑起一把“健康保护伞”。

“十一五”期间,该院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200项,承担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3项,茂名市科研课题50多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30多项,其中有10多项达省内先进水平,20多项技术在茂名地区率先开展,填补本地区空白,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整体诊治水平。目前,该院外科可开展除心脏手术外其它一切大小手术,内科可开展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该院将目光转移到微创技术的引进和开展上,成功地打造多个闻名粤西的微创学科。作为茂名唯一的全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协作单位——脑外科,每年成功救治上千名脑出血患者;胸普外科的腹腔镜微创术囊括学科内大部分病种,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一直位居粤西前列;泌尿外科应用膀胱镜、输尿管镜、肾镜、等离子电切镜开启了一个泌尿微创时代;骨伤科率先在粤西中医医院运用关节镜、椎间盘镜成功为关节病、腰间盘突出症病人手术数千例,取得满意疗效;妇科微创术也快速发展,“手术刀过不留痕”是姐妹们给予的最高评价。

强专科显特色 让病人更健康

对于中医院来说,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效益。该院将“在特色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显特色”作为生命线,以建设“名医、名科、名院”为切入点,把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与现代医学“快、准、细、全”的长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建起闻名粤西的骨伤科、针灸理疗康复科、肿瘤科、心血管科等多个特色专科。

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骨伤科,是医院“龙头”科室,被誉为粤西骨伤航母,每年治愈数千名骨病骨伤患者。研制有正骨片、跌打酒、黑硬膏等十几种专科特色中药制剂和处方,在传统中医正骨的基础上,开展骨伤科脊柱、关节置换等各种大小手术,以特色明显、疗效显著饮誉粤西。

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针灸理疗康复科,以针刺艾灸、拔罐刮痧、中药挂包、穴位敷贴、电热磁疗、推拿按摩、牵引体疗、穴位埋线等特色疗法为治疗手段,为各种痛症、术后康复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服务,凸显传统特色疗效和中医药“治未病”优势。

肿瘤科为医院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应用中药内服外敷和中药介入,消融治疗、热灌注化疗等疗法,对各系统肿瘤的治疗有独特疗效,并能有效减少肿瘤放疗、化疗的副反应,增强患者体质,延长生存期。

心血管科擅长利用中医结合多种诊疗手段,治疗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外周血管病,对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危重症抢救具有较高水平。

此外,中药房常备中药饮片400多种,中成药100多种,小包装中药饮片近100种,单味中药颗粒50多种。还自主研制有跌打风湿膏、跌打酒、补肾壮骨片、祛瘀正骨片、生骨片、排石饮、健脾消滞饮、健肝饮、杏仁止咳糖浆、生精片等20多种丸、散、膏、丹、酒类中药制剂,深受群众欢迎。

重服务惠民生 让病人更满意

该院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秉承“仁心仁术,至精至诚”的院训,大力开展职业道德竞赛、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系列创优争先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文明、快捷的医疗服务,同时,聘请行风监督员,落实出院回访、随机问卷调查及服务质量投诉机制,诚心接受群众的建议和监督。调查显示,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为98%。

“星级的服务,普通的收费”,一切为了民生。为了让病人不仅治得好病,而且看得起病,该院想方设法降低运营成本,不断降低医疗费用。一是积极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落实监督投诉机制,杜绝了收受药品回扣的不良现象。二是制定检查阳性率,明确三级医师抗生素使用权限,设定药比上限,公开点评医嘱、处方等,禁止医生乱开“大处方”、“滥检查”。三是通过药品网上招标采购,减少购销环节,降低虚高成本,减轻群众负担。四是认可同级以上医院检查结果,让病人减少检查次数,节约医疗费用。五是公开收费标准,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贵重用药、大型检查病人家属签字确认制,让群众明白治病,清楚消费。六是对技术岗位定编定员,非技术岗位聘用日工、临工,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把节省出来的费用让利群众。

乘势而上 再谋新篇

2012年,该院正凝聚全体干部职工的智慧,以高昂的斗志锐意改革,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创新,以务实的作风促进发展,力争年内办好十件大事,为迈向“设施现代化,技术前沿化,治疗特色化,服务人性化”的百姓满意医院添砖加瓦,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全速启航。一是加快骨伤科综合大楼装修配套工程,争取在7月份投入使用。二是加快“非药物治疗中心”建设。三是加快学科带头人引进、培养力度,加快技术攻关、创新力度,加强与省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省级名院的技术合作,以强强联合的方式,做大做强微创学科,做精做细特色专科,以优秀的人才,前沿的技术赢取医疗市场。四是抓好“二甲”中医医院复审工作,确保年内通过复审。五是加快高等院校教学医院的申报评审工作进度,确保年底通过教学医院评审。六是抓好三大工程建设项目,创造条件推进高州市急救中心、骨伤科综合大楼副楼、老年养护中心的建设。七是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八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九是积极落实先进医疗设备的购置计划,投入2500万元购置1.5T磁共振(MRI)、心电监护仪、关节镜、以及康复科治疗仪等设备,满足临床使用需要。十是落实人才招聘和进修培训工作,年内计划招聘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研究生等人才60余名,确保选送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人员28名以上,为学科建设、项目引进、技术提高贮备优秀人才。


 医院拥有6500万元高端先进医疗设备。图为飞利浦高速螺旋CT。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秉承“仁心仁术,至精至诚”的院训,积极为病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医院注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建立多个闻名粤西的微创学科。图为胸外科医生为病者施行微创手术。

作者:葛业忠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