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公里水泥硬底化排灌渠纵横交错,430盏路灯齐放光明,11条自然村道水泥硬底化……提起这些变化,谢鸡镇保华村民纷纷称赞村党支部的干部为村民办了一件件实事。
保华村下辖19个自然村,5300多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18人。去年,新一届村党支部干部换届上任后,以开展镇村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为载体,以广大村民的诉求为依归,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村容村貌有明显转变,深得群众和社会好评,并在镇考核综合评分中,排名第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村党支部加强阵地建设,强基固本,把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员温暖的家。在楼院层面,以党支部为重点,创建了党支部活动阵地,经常性开展党组织活动,去年至今,共组织党员活动8次。同时,完善制度建设,落实值班制,确保村委会有人值班办公;在岗位上,明确各干部职责并公布手机号码,确保村中事事有人管;在村务党务上,特别是资金开支上,及时更新公布,接受村民监督。此外,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村党支部主动上门送温暖。对此,党员们动情地说:“我们是有组织的人!”
党员归属感增强,强化了为民服务理念。以前每次召开村党员会议,只有30多人参与,现在每个党员都积极参与,连80多岁高龄的老党员也赶来了,为村发展出谋献策。村中党员干部们经常会变身为信访代理员、家庭调解员、行政办事员,随时为村中群众提供各项便民利民服务,不少基层的矛盾纠纷因此被化解在萌芽中。去年至今,该村共有13名群众向党组织递送了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该村70%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为调动外出村民的力量,在镇驻村直接联系群众团队的协助下,保华村建立了“保华亲情群”QQ群和“保华村党支部”微信平台,为500多名外出务工经商村民和村党支部搭建起相互交流平台,激发外出村民为家乡发展献策出力的热情。
在初建QQ群时,就有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在群上反映,因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孩子就读村中幼儿园面临接送难的问题。为此,镇、村组团动员幼儿园购置了一辆新的国家标准校车,解决了入园孩子接送难问题。据不完全统计,通过QQ群和微信平台,村团队共收集到外出务工村民诉求、意见30多条,解决问题26个;发送村情村况信息120多条;发出项目建设倡议书2个,筹集到资金12万元,落实建设项目2个。
在项目建设中,党员带头捐资,再发动亲戚朋友支持,从而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心汇聚使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圆了村民20年的修路梦。平石村是保华最后一条通水泥路的自然村,作为革命老区,该村村民盼修路盼了20年。镇村干部先后进村召开了11次会议,动员村民支持建路,并协调矛盾,监督进度,很快就修起了一条长1.2公里、宽4.5公里的水泥硬底化村道。二是完善村中水利设施建设。村中农田灌溉水渠年久失修而发挥不了效用,干群合力筹集了修渠的资金,重修涵盖村委会11个自然村长达12公里的农田的灌溉水渠。三是11个自然村装上路灯430盏。去年8月,该村党支部充分了解民意后,筹资200多万元为11个自然村装上了路灯,共430盏。
该村一直有种植北运菜、香蕉、荔枝的传统,村党支部立足资源优势,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发展种养业,扩大北运菜等种植面积,并安排专人负责,搜集远程教育网上的科普资料,组织党员和村民集中学习,提高种养技术,增加村民收入。村中的水利设施建成后,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全村基本没有荒废的农田。受枯萎病影响,该村的香蕉种植停滞不前,下一步,村党支部计划争取镇的支持,邀请专家来指导,改良土壤酸碱度,在全村恢复和推广香蕉种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