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高州
高城夜景 (王媛 摄)
高凉大地 (车闻达 摄)
高州全景图 (车闻达 摄)
高州中心城区 (车闻达 摄)
文笔塔 (车闻达 摄)
宝光塔 (车闻达 摄)
观山寺公园远眺 (车闻达 摄)
高州百万人民圆“高速梦”
包茂高速公路粤境段 12 月 30 日正式通车
2015 年 12 月 30 日,是高州人民值得铭记和欢欣的日子,全市 170 多万群众期盼已久的包茂高速公路粤境 段全线贯通,“高速梦”终于实现。从此,高州结束没有高速的历史,开启全新的高速时代,它将载着高州人 的梦想疾驰前行……
包茂高速公路高州路段 (车闻达 摄)
位于高州根子的茂名服务区 (车闻达 摄)
包茂高速高州段鸟瞰图 (车闻达 摄)
包茂高速航拍 (车闻达 摄)
东岸河特大桥是包茂高速粤境段最长大桥 (车闻达 摄)
包茂高速曹江出口 (车闻达 摄)
南山彩玉出高凉
“海底灵根石效奇,山经地志不曾知。凝红幻出珠千颗,染紫装成玉一枝。”出自南宋著名学者洪迈《高 州石屏记》。
高凉古郡,冼太故里,好山好水,好心好灵,名山奇石,随处可寻。早在近千年前高州奇石就已被发现并 为名家收藏。这些彩石色彩斑斓,引人入胜。2014 年 1 月被中国观赏石协会命名会评定委员会正式名为:高凉 南山彩玉。
高凉名山奇石异彩,被国家权威专家认定,实至名归。据史料记载,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 年),时 任广南西路转运使赏石名家朱希颜,将两块珍藏的高州彩玉石赠送给当朝副丞相端明殿学士洪迈,洪迈如获至 宝,欣喜若狂,后得知此石传闻是西晋仙人潘茂名在深山炼丹时,由于丹剂坠地凝结而成。这些石屏浑然天成, 毫无人工斧凿痕迹,完全与南海石柏相媲美,更胜于湖南出产的祁阳名石,这让洪迈欣喜不已,因此写下了《高 州石屏记》,并镌刻于桂林漓江边上的龙隐岩,成为桂林漓江旅游一景。
高凉南山彩玉,令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它不管是大是小,是厚是薄,无论是端正与奇特,只要其形式 与内容能高度和谐和统一,相得益彰,就能通过“人石合一”,在天地之间传承审美文化,缔造灵性空间,“一 石一世界, 一石一亘古”,形成了中无古代蓟县纪,属硅质玉、摩氏硬度 6.5~7,密度 2.67 克 / 立方厘米,多 与花岗岩石伴生,极难开采,属稀有品种资源。鉴江水流湍急,流域地层出露完整,自古以来,沿江而下的地 质剖面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在产地溪流、河床中,也可捡到质优、型好、色美、纹奇、韵雅的石料,经过工 艺大师雕琢,巧妙利用材质的多种颜色,精雕细刻,匠心独运,一件件精美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加上其既有翡翠的光泽,又具有和田玉的温润。高凉南山彩玉,皮质细腻,似上了一层青彩釉,光彩照人,意为“福、 禄、寿”三星高照。高凉一些名山黄彩釉石,古色古香,釉光照人,自然成型较多,黄色有黄金之意,象征财气、 吉祥。图文石中有仙女散花、鸿运当头、南山秋色。形象石有霞染将军峰、瑶台赏月、佛抱灵光等等。品种繁多, 那一枚枚灵秀神奇的玉石,无不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描绘了高凉南山彩玉,散发着天地的神秘和灵气,具有 极高的文化品位、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近年来,许多高凉南山彩玉作品在国内外观赏石展评中获得金、银、 铜奖,得到国家级大师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赞扬,一致认为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家中有石则安”“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 赏石陶情、赏石长寿”已成了高凉人共识。将高凉南山彩玉,配制樟木座架,或置于庭院厅堂,或置于案头艺盘, 玩赏品评,人石合一,其乐无穷。
高凉南山彩玉,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众多收藏者心中的至尊。
(黎裕权)
硕果累累
形式多样的南山彩玉
岭南精品奇石展金奖作品——峡江图
岭南精品奇石展金奖作品——霞染 将军峰
花开富贵
高赣堪舆一脉相承 和谐同唱风雨 ——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扎实推进高州市堪舆文化申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实
六月时节,高凉大地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更为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平添魅力的是盛开在这里的 堪舆文化之花。
一、高州堪舆文化渊源
堪舆,旨在审慎地周密考察自然环境,顺其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对居住环境进行地理布局,达 到天地人合一的至善境界。高州堪舆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唐朝,是中国堪舆鼻祖杨筠松〔杨筠松,唐朝窦州人(今 天马贵镇一带),唐朝国师,官至紫光禄大夫,别号杨救贫,民间尊称杨公〕立足于高州本土创立。杨筠松创 立的堪舆地理文化并不是神奇、奥秘的天书,而是中国古代选择人居环境的学问,是《周易》哲理应用在堪舆 地理上,进行环境优选和时空优先的宇宙全息理论,他告诉人们怎样在自然资源界中,寻找一处适合居住的环境, 以达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境地。其堪舆文化亦影响到其他地方,包括海南、江西、湖南等地。
历代,高州堪舆文化在当地民间引起重视和关注,从唐朝开始乃至清朝就有许多记载,特别是杨筠松立足 于高州本土,扎根高州,探求人民与自然环境的真实内涵,以其济世救民的初衷,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堪舆文化, 为百姓人居环境选址,纠正葬俗旧习,使杨公堪舆文化成了高州民俗文化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中 国堪舆界关注的焦点。
二、探源赣南杨公地理人文环境考察行为高州堪舆文化正筋强骨
在当今堪舆界流行一句话“世界堪舆在中国,中国堪舆在赣州”。江西赣州是杨筠松第二故里和长眠归宿地, 杨筠松在赣州生活时间长达二十五年,直到今天,赣州的老城区、城郊的杨仙岭、于都杨公坝、兴国的三僚等地方, 都留下了杨筠松许许多多的遗址和传说故事,渗透了杨公堪舆文化的艺术精髓,至今仍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 着巨大的作用,并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堪舆文化旅游景点。
而高州是杨筠松祖居地和第一故里,也是高州堪舆文化的创立者。如何令高州堪舆文化影响更大,更好地 服务于社会,发挥正能量,这是摆在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案头的首要任务。为高州堪舆文化正筋强骨!
5 月 29 日至 6 月 1 日应江西省赣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邀请,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组织了一百余名海内外一线著名堪舆 前往杨筠松第二故里和长眠归宿地——赣州进行地理人文环境考察。在活动中,所 有考察杨公亲点的堪舆作品均由市研究会会长、高州堪舆文化法定传承人叶炳辉先生主讲。叶炳辉从观星体识 山情,到山情裁剪、依形定局等,由缘何要选择地址,到发生的作用等,通过画图、现场结合实地讲解等形式, 进行精微剖析、细致梳理、授业解惑,生动地再现了杨公堪天舆地的情景。同时,应赣州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及 国内外一线专家的要求,叶炳辉还作了“高州市堪舆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的专题讲座,把高州市堪舆文化的深 厚内涵、杨筠松救贫精神剖析得淋漓尽致,为弘扬救贫精神,推动高州市堪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 硕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称赞。
“这是我见过对堪舆文化理解得最为透彻的人!”中山大学著名哲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杨维增,在领略了 叶炳辉深厚的堪舆文化能力后,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
“高赣堪舆一脉相承,和谐同唱风雨常鲜!”中国古建筑学会秘书长、研究员曹景正先生,由衷地称赞。 其实,这已不是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对赣州杨公地理人文环境第一次考察。早在两年前,由于两地被一脉
相承的堪舆文化底蕴相互吸引,彼此惺惺相惜,定下“结对互助共赢、加强合作交流、共创和谐社会”的协议。 其间,两地多次进行学习交流,在发展堪舆文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三、打造“硬、软”两翼助推高州堪舆文化又快又好腾飞
把一脉相承的堪舆文化传承发展下去,世代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两地在多次探讨合作 后形成的共识。赣州作为国内最先推动堪舆文化发展的先行者,积累了相当先进的经验,其在传承堪舆文化 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做法已成为国内排头兵。
如何使高州堪舆文化又快又好发 ,在短时期内赶上赣州,甚至超越?作为高州堪舆文化法定传承人的 炳辉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打造硬平台,创新软实力,壮强两翼,助推高州堪舆文化又快又好腾飞!
规划之一:打造硬平台。放眼高城,堪称高州堪舆代表作有宝光塔、文笔塔、魁星阁等,代表高州堪舆文化源泉的有根子镇的杨仙殿、马贵镇石门关的仙师殿等,这些虽然名声在外,历史久远,但显然替代不了现代 的作品存在的价值。建设杨公陵,并有机把其融入到旅游规划中。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一锤定音。据记载, 当年杨筠松回马贵祭祖,慕名前往凤凰山地母朝拜,被当地气势磅礴的峰峦所吸引,对陪同的徒裔交待,死后安葬于此。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叶炳辉根据杨公生前留下的钳语,准确地为杨公陵选好址,组织高赣两 地堪舆文化研究会的人员举行了杨公魂归故里的安葬仪式。与此同时,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筹集了 20 多万 元,把杨公陵打造成既体现现代堪舆文化气息,又能成为高州旅游文化的资源。现在,杨公陵已成为高赣两地 及社会堪舆文化爱好者瞻仰杨公的重要场所。
规划之二:创新软实力。软实力是一个行业的精神支柱,亦是高州堪舆文化对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叶炳
辉在组织成立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的初衷,就是把高州堪舆文化发展光大。叶炳辉在这条道路上一直未停 止过探索。其间,在堪舆领域研究了三十多年叶炳辉不仅继承了高州杨筠松堪舆文化精髓,运用到实体操作中, 为人们选择居住环境,企业集团作选址布局,创造了和谐环境,并从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在原有堪 舆文化理论体系上,创立了独具一格的堪舆学——太极地理文化体系。叶炳辉太极地理堪舆文化体系推陈出新, 科学系统,不仅继承了先人的智慧,更是高州堪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叶炳辉先生的太极地理堪舆文化体系, 已成为高州堪舆文化的另一种最新诠释。其间,叶炳辉应邀参加中国建设部组织举办的堪舆学术交流活动中, 在清华大学作演讲,公开了太极地理堪舆文化体系,即在中国堪舆界成为一线专家、学者学习讨论的热点,并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中国周易学会首任会长、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唐明邦教授在深入研究“太极地理堪舆文化 体系”后,充分肯定“太极地理堪舆文化不仅是高州堪舆文化的深刻反映,更是当代堪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叶炳辉先后获得“中国堪舆策划名师”“中国建筑堪舆策划成果一等奖”等荣誉,并被聘为中国堪舆发祥地江 西赣州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易经》杂志社社长等职。
软实力的提升,给高州堪舆文化注入了新活力,引起了海内外众多著名堪舆专家学者的对高州堪舆文化的 关注与研究,为高州堪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快车道。
四、推进申遗使高州堪舆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天高任鸟飞。如果把高州堪舆文化请进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殿堂,就一定能把这门精粹的国学更好地传 承与发展下去,才能更好地为创造和谐的社会服务。 事实上,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在多年前就已着手 准备该项工作。为了推进该项工作,他们先后到江西 赣州、兴国等地查找历史资料,找国内顶尖堪舆学者 和申遗专家把脉,挖掘本土堪舆文化资源等等,付出 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终于取得了可喜成果。2014 年,高州市堪舆文化被评 为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 年 5 月又被评为茂名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又紧锣密鼓向上一级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申请。
与此同时,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会时刻在践行 着高州堪舆文化的精神内涵——救贫精神。据统计, 多年来,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共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总 价值超过 100 万元。
路漫漫其修远兮。以弘扬国学精粹为目标,以创 造和谐社会为己任的高州市杨筠松文化研究已经迈出 了坚实的一步,虽然是星星之火,但足以眺望燎原之 际,一条光明的道路闪耀地呈现在我们的 前。
(苏仁森 车闻达)
考察团到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考察 (车闻达 摄)
现场结合实地讲解 (车闻达 摄)
考察团到杨公祠参观 (车闻达 摄)
探源赣南杨公地理人文环境现场会 (车闻达 摄)
邀请海内外一线堪舆名师座谈 (车闻达 摄)
高州市杨仙殿供奉着唐朝堪舆国师“杨筠松” (车闻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