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高州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自2000年以来历经四次机构改革。其中,2002年1月由高州市畜牧水产局改为高州市畜牧水产总站,2006年11月由高州市畜牧水产总站改为高州市畜牧水产局,2008年7月由高州市畜牧水产局改为现在的高州市畜牧兽医水产局,2014年11月由高州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更名为现在的高州市畜牧兽医局。市畜牧兽医局为隶属市农业局副科级事业单位,赋予行政管理职能,是主管全市畜牧兽医水产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人事股、计财股、畜牧股、兽医法制股、水产渔政股6个股室以及动物卫生监督所(副科级、公务员管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直属畜牧兽医水产站、畜牧技术推广站、水产技术推广站、良种鸡繁育场及鱼苗场等直属单位。各镇设一个畜牧兽医水产站,从2013年8月起,按照市委简政强镇的要求,24个镇级畜牧兽医水产站事权下放到各辖区镇(街道)。2016年,市牧医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茂名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面对H7N9禽流感对养殖业的冲击,采取宏观措施积极应对,全市养殖业在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稳步健康发展。2016年,全市全年生猪出栏146万头,出售和自宰家禽3100万羽,肉类总产量15万吨,禽蛋产量4.2万吨;全市淡水养殖面积达7.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7.08万吨;全市养殖业产值41亿元。
【畜牧业状况】
高州市畜牧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牧业产值、生猪出栏量、禽蛋产量已连续多年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但是,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保护的压力。2016年调整发展战略,创新生产方式,发展生产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做法:一是抓好区域布局。根据全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工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等要求,市政府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准养区,高州市畜牧业发展由全面发展转向分区发展、适度发展。制定了三区不同的管理措施:禁养区内不再审批新建养殖场,不再安排项目,引导养殖场减产、关闭;限养区内引导养殖场建设粪污治理设施,禁止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准养区内引导群众要根据土地承载力、人畜分离、环境保护等要求改扩建养殖场,保持适度有序发展。二是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少,养殖效益高的健康生态养殖是养殖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引导养殖场应用新设备、新技术,走农牧结合健康生态养殖之路,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整体效益。三是抓好养殖小区和龙头企业示范建设。利用国家扶持资金,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培育扶持养殖龙头企业,2016年已建设养殖小区66个,有国家级生猪养殖示范场5家,蛋鸡养殖示范场1家,肉鸡养殖示范场2家,种羊养殖示范场1家,国家级原种猪场4家;省级重点猪场13家,重点家禽场7家,龙头企业8家;茂名市龙头企业4家。四是抓好基地建设。全市建成和发展了东南部瘦肉型猪、西北部肉蛋鸡、城郊肉鸽三大畜牧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生猪、肉蛋鸡、肉鸽为主,牛、羊、兔等节粮型和特色养殖全面发展的生产格局。
【畜禽养殖减排和污染治理】
根据茂名市畜牧兽医局、环境保护局、监察局《关于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重点项目督查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机制,明确各有关镇政府为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对辖区内养殖场污染专项治理工作负总责。环保、畜牧、国土等部门通力协作,共同配合,按相关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对养殖污染环境的整治工作,对列入治理单位的按粤农〔2012〕140号文要求开展治理,做好减排工作。先后出台了白沙河治理、东干渠治理、高州水库禁养区养殖场关闭、小东江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一系列关于养殖污染整治的政策性文件,稳步有序地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2012年至2016年,全市有169家规模养殖场通过开展粪污治理,实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获得国家环保减排认定;2016年小东江范围完成养殖场污染整治363家。2013年至2016年共清理关闭养殖场563家,其中东干渠沿线100米范围17家、高州水库禁养区388家、2016年关闭小东江流域158家。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全市共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投诉案件111件,并对被投诉对象分别依法作出处理,其中:实施关闭的养殖场18家,劝退养殖场59家,整改养殖场17家。
【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
2016年,高州市在推进畜禽标准化扩改建项目的同时,狠抓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申报单位按照中央投资重点支持建设内容要求,制定以建设污染治理设施为主的建设方案,推行以种定养,以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模式,切实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和饮水资源的影响,促进生产与保护环境同步协调发展,建成一批成功的亮点工程,如三和牧业引进自动饮水、自动送料、自动控温、电脑监控等先进设备,栏舍铺设漏缝地板,使用固液分离机分离猪粪,粪污经处理后农业综合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接着三和、顺达、湖塘公司先后建成环保型污水处理设施,利用沼气发电,沼液部分种果、种菜,其余部分通过处理达标排放,并由省环保厅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测污水排放情况;茂名市建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行“猪—沼—有机肥—林”的种养结合模式,猪场配套了近千亩经济林、风景林等,布设管网实行自动喷淋沼液;镇江和兴生猪养殖场采用高床养殖技术,实施粪便干湿分离,粪便送有机肥厂或卖给周边农户种果,尿液经沼气池处理后灌溉周边林木,相对传统的养殖模式减少排污量(用水)90%,基本实现零排放。高州市通过这些养殖企业的示范带动,推进了全市畜禽养殖场积极开展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向生态健康养殖迈进。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高州市是传统畜禽养殖大市(县),生猪年饲养量达216万多头,家禽饲养量4039万只,是全省的重要畜禽生产基地。自2007年以来,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市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畜禽生产的发展,生猪出栏量、禽蛋产量已连续多年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畜禽养殖也成了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主导产业之一。高州市共扶持建设了9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投入资金达8000多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285万元。全市标准化改扩建畜禽栏舍15.3万平方米。
【水产养殖】
2016年共举办了5期鱼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专业户320人,发放技术资料560份,发放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治专用药560袋,价值约3.3万元,发送手机防病短信560条。先后派出65人次到现场指导工作,指导养殖户采取措施加强预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市有共50家养殖场通过了省海洋与渔业局的认定,取得广东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资格。121个产品(包括罗非鱼、鳙鱼、鲢鱼、淡水白鲳、鲮鱼、草鱼、泥鳅、鲫鱼和本地塘虱等品种)通过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2016年全市申领养殖证的养殖场1874家,无公害水产品产地50家,出口原料注册场12家,罗非鱼种苗场7家,在清查行动中,对上述养殖场的监管率达到100%,重点督查三类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原料注册场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罗非鱼种苗场建立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等水产品质量安全自控措施达到100%。
【强制免疫】
按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2016年应免密度达100%。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瘦肉精”监管】
一是强化养殖环节“瘦肉精”等违禁物监督抽检;二是督促生猪屠宰企业落实“瘦肉精”等违禁物自检制度;三是加强外调生猪“瘦肉精”的抽检。2016年共监管养殖场2826个次,抽检样品19928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没有发现“瘦肉精”生猪。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为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高州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高州市决定选址建设高州市生物能源厂,作为全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示范项目,承担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项目选址于市金山工业园(三期),占地面积20亩,设计日处理能力20吨,采用高温灭菌脱水工艺,按花园式工厂的标准建设,厂区投资概算3577.48万元。同时,在全市相关镇(街道)及大型养殖场建设38个病死畜禽收集点。为加快项目建设,高州市将项目作为市的重点工程,创新方法,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完成选址、招标等一系列前期工作的基础上,2016年项目进入施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