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的花都开好了
随着春天轻轻的风,踏着轻轻的脚步,走访了杏花村。
都说人间芳菲三月始。杏花村碑坊旁边,牧童与水牛塑像遥指的那个入口,走进去就是一个花香草美斗芳菲的园子。
黄的油菜花,白的沃柑花,紫的桑椹果,以轻盈的姿态,在枝头上昂起骄傲的容颜,随着春天的风,高调地散发诱人的香气,流淌出春天的色彩。
弯曲的栈道上,游人如织。人流缓慢,仿佛已迷失在这千万朵馥郁之间。
大们举着手机且行且拍,手心的屏幕,绽满鲜花。
知青园,铭刻青春的地方
这里,曾经是一个有梦的地方。
现在,它是一个有回忆的地方。
黄柱白墙的房子,旧居前那棵长得比三层楼房还要高的芒果树,一到春天,就开满淡黄色的芒果花,风一吹,就散落下一地细细的花瓣。
回到这里,就是回到那个“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年代。那是许多人青春之梦开始的地方,是一个年代的灿烂时光。
尽管日子已被岁月的河流悄悄埋下,而有些记忆已长在了骨骼里面。
正是禾苗青、菜花黄时节,见角落里摆放着旧时的农具,有人上前,戴起草帽,扛着扁担,挑起竹箩,重走一段知青路,重温一下知青的春耕岁月。
一棵树,创造着储良的神话
清代中期,一株从南蛇山悄悄移植而来的野生龙眼种苗,在储良开始枝繁叶茂,生长出希望和无比壮阔的景色。
不是每一枝种苗都能誉满天下,而储良龙眼母树却写下了这个传奇。
杏花村储良龙眼公园,满园的龙眼树,都是那一棵树的神奇延续。
它让储良的名字,响遍省内外,还漂洋过海走出了国门,让寂寂无名的储良,变成生长梦想的沃土。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来杏花村,品读储良龙眼的故事。
民国大屋,将一段历史深藏
大屋是杏花村民国年代的一个代表词语,显赫而深厚。
站在民国大屋的门口,阅读陈济棠旧居的简介,从中品读这座大屋的历史厚度。
曾经,这里是一个“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的诗意居所。
屋主湮没在历史的尘烟,大屋也退出人们的视线。
岁月在墙上风化,花窗失去颜色,过去的辉煌在霜雨摧残下,早就老成一张黑白的照片。
春天的风,唤醒了长久沉睡的大屋。那些斑驳了的故事,又被人们从史海里打捞出来,大屋记写着杏花村百年变迁的沧桑往事,如一杯酝酿在老时光里珍藏的陈酒,古朴芳香,沉醉了千万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