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文艺作品

向往

2021-04-26 17:49:43 来源:茂名晚报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那时候,大多农村人都家徒四壁,我家也不例外。由于兄弟姐妹多,我家本来就贫穷的生活雪上加霜。我那时虽小,但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
  我家有八口人,奶奶、父母亲、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奶奶由我父亲三兄弟共养,奶奶的微薄收入不算入我家。我家每年分得240斤谷,碾成大米168斤,每人每年就是24斤,每人每月可支配大米只有2斤。少得可怜的大米,我们怎么吃呢?穷有穷的吃法,我们常常抓一把米与去了皮的番薯一起,煲成番薯粥,再放点盐,每天就以番薯粥来充饥。穷也有穷的乐趣,那时我们很乐观,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边笑,阿Q精神常在。记得父亲经常对我说:“希望你们长大后过得比我这一代人好!到我去世时,就算死也死得眼闭了。”父亲的话常常在我耳边响起,我们的希望总是在明天,生活的无奈也常常使我们自我安慰:“吃番薯粥,吃得肥嘟嘟!”这是我们的口头禅。
  那时,总有一个向往城市的动力蕴藏在我内心深处,总觉得立足城市是我终生的奋斗目标,我常常梦到自己有很多东西吃,还有许多免费的粮票、肉票、布票……
  后来,通过不懈努力,我终于有了城市户口,顺利落户在美丽的河畔城市化州,成了一位名正言顺的城市人,但免费的粮票、肉票、布票等却被政策性取消了。就这样,我自从离开家乡,就过着既没有农村的土地,又没有免费的粮票、肉票、布票的生活。那时我很迷茫,也觉得自己不够幸运,总怀疑是否选择错了。但没有退路,唯有一切靠自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终于信了。不可否认,城市比农村繁华得多,但灯红酒绿的地方我却不敢去,穷已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也限制了我的消费能力。我开始在城市里左冲右突,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小城里找到了立足之地,实现了“居者有其屋”,从此过着平淡安稳的生活。
  人们常说“城市套路深”,其实深与不深,见仁见智。只要你肯努力,赚钱的机会就比农村多得多。只要你放下架子,厚着脸皮,你就不会被饿倒。我有一位同学,在茂名某酒店旁,搞个烧烤摊,照样买了两套房,生活幸福美满。所以说只要功夫真,那怕“城市套路深”,勤勤恳恳去做,不想发横财,你就不会被城市套路套住。
  某日,同学小聚,个个大赞家乡农村变得很美丽了。回到家乡,他们都可看到青山绿水,也能闻到水果飘香。现在的农民已奔小康,许多农民已建起了小洋房,村道已硬底化,广场宽到你不敢想象,路灯开通宵。现在的新农村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那日在坐的同学都小有成就,都在家乡建了房,每逢节假日都回家乡过。他们认为,在农村生活才算生活,在外面奔波劳碌,回到家乡享受那份宁静,就最写意,闲时可在田野间散步,在清溪中钓鱼,在山顶望日出,在草地上看落日余辉。他们说得我心痒痒的,忍不住回家乡考察了几次,也有回去建房的设想,准备N年后也回家乡生活。
  人是高等动物,但因为思想复杂,所以也算是“怪物”。我小时候想尽办法走出农村,向往城市。想不到二十多年后,却又向往农村了。这样的变化,连我也始料不及。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千百年来,不变的规律。再大的理想,也归于现实,相信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假如农村都建设得跟城市一样美丽了,我怎可拒绝农村生活呢?农村有我挥之不去的乡情,有我熟悉的身影,有我儿时的记忆,有一方热土,还有青山绿水,也有鸡犬相闻,我很喜欢夜不闭门、守望相助的农村。
  向往是一颗心,向往是一段情。叶落去寻根,人老最动情,所以家乡最值得留恋。家乡就算美不过城市,也能找到许多回忆。随着时光流逝,人生就只剩下回忆了。冥冥之中,我与家乡注定难分难舍,又何必说向往,直接说回家就对了。

  


作者:陈照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