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文艺作品

白鸡岭上杜鹃红

2021-04-22 17:57:34 来源:茂名晚报

  每到万物清明、天气由暖变热的三四月份,白鸡岭上的杜鹃花便如期开放。今年,也不例外。
  白鸡岭,是家乡信宜市钱排镇境内的一道名岭,它地处钱排镇与白石镇的交界处,其实也是一座屏障式的连绵山脉,从山的这一面盘绕而上,再于高峰处环山顺坡而下,正所谓“爬多长的岭就下多长的坡”。钱排境内岭脚处,有一自然村名叫“白鸡寨”,而白石境内岭脚处,则有一行政村名叫“白鸡村”。
  九曲十八弯,是白鸡岭的形象说法。过去山区公路建设落后的年代,白鸡岭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险峻山门,但它又是山里头芸芸众生出入县城、投身外面世界的必经之路。在镇上念小学、初中的时候,老师们总喜欢用“冲出白鸡岭”作为最现实、最宏伟、最具诱惑力的激励目标,勉励同学们用功读书。同学们一旦考上了县城中学或师范院校,就意味着今后能上正儿八经的大学或走上教书育人的公干岗位,就能摆脱大山的围困,成就“深山飞出金凤凰”的励志佳话。
  许多年以前,因为在县城读书,每年也有好多次的机会乘坐班车出入白鸡岭。其时每每进入该路段,爬坡的班车就变得慢如蜗牛,班车的发动机更像田间累不堪言的耕牛,气喘吁吁的声响十分熬人,甚至连车厢里的气息也变得异常燥热。而这时候,我便会百无聊赖地趴在车窗上眼睁睁地观看着窗外的景物。那时候的白鸡岭,日常人迹罕至,树木杂草丛生。但记忆中,那一片荒山野岭也留存着一份难忘的美好,那就是春夏之交一路可见耀眼夺目的杜鹃花!
  家乡的杜鹃花,与这些年城里人所说的杜鹃花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里的杜鹃花大多经过人工培育,开花也可能一年不止一次,而且花色娇艳多样。而家乡的杜鹃花,花色只有一种——鲜红,深红,血红。家乡的杜鹃花,又名山石榴,乡亲们又通常叫它“石榴花”。这种花木生长在山风如撕的荒山野岭或高处不胜寒的山崖沟壑间,冬去、春来、夏往之际,它就如期盛放,开得十分耀眼和热烈。在乡亲们的心目中乃至支撑人生的精神世界里,它就象征着顽强,是不畏艰难困苦最后如愿灿烂的精神引力。
  家乡的杜鹃花,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开在高寒处、山野间。家乡的杜鹃花,还是一种“能吃的花”,具有生津解渴的神奇功效。记得小时候随大人们上山砍柴割草,口渴了就会摘下那一朵朵鲜红的杜鹃花,除去里面的花蕊就把花瓣送到嘴里吃,那味道酸甜酸甜的十分惬意。干活后回家时,一些爱漂亮的女人还会采摘一大束杜鹃花带回家里,养到水瓶放在厅堂上或房间里。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后来稍微年长了一些,我也就明白了家乡的杜鹃花其实就是国人统一称谓的“映山红”,《映山红》也自然而然成了我喜爱有加的一首经典红歌。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近年来,作为家乡山门地标的白鸡岭,已经变得不再荒凉,途经的省道公路变成了沥青铺设的国道,山岭上新植的银杏林和早年种下的连片红花荷,成了四季不同的宜人风景,山顶处还建起了美丽的森林公园,山岭一侧,即将通车的云茂高速公路横空连山,气势如虹。而白鸡岭上,野生的杜鹃花依然年年如期盛开,分外灿烂!
  家乡钱排,从过去的穷乡僻壤一度成为闻名国内的“淘金之乡”,再到近年声誉日隆的“三华李之乡”和面貌日新月异的县域副中心“精品小城”,她的变化,就是一部永不停息奋力前行的奋斗史,一座见证家国同兴的时代丰碑。
  产业强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个个新的梦想在生长……白鸡岭,昔日的荒山野岭,如今的幸福乐园。白鸡岭上的杜鹃花,今后一定会开得更艳,更美,更红!

  


作者:陈子楷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