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文艺作品

春日塘坑

2021-04-12 18:13:55 来源:茂名晚报


  有文友去了黎贵先生的老家塘坑村,看了美景写了美文,引得我心驰神往,一直想找个机会也去塘坑村走走。因为近在咫尺,以为什么时候去都可以,不料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了,我竟没有机会成行。直至今年惊蛰过后的第二天,我才得偿所愿,借与文友相约去尖岗岭赏橘花的机会,一睹了塘坑村的芳容。
  曾读过黎贵先生写的《醉美塘坑欢迎你》,知道塘坑村是战争年代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塘坑村的村民曾为革命胜利做过很大贡献。我向来对革命老区怀有一种特殊的敬仰之情,所以当车子驶过尖岗岭下的停车场不远,一看到村口的村牌上“红色据点☆革命遗址 塘坑村”几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我的心就激动起来。想着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英勇的塘坑人民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赴汤蹈火,塘坑人一定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当车子在文化广场停下来,我就发现,我们来得正是时候。风暖人间花草香,青山正润,池水正涨,橘花正香。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春风吹拂中,我的目光与一畦一畦豆苗、辣椒苗、玉米苗相遇,就水墨画般地勾勒出寻常乡村的繁华,更觉春色丰饶。再看看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由得感慨:也许,塘坑村只是偌大的世界里一个生僻的角落,却是我们心中的世外桃源。风景是那么的秀美,呼吸是那么的自由。你看金土大哥欢快投篮的动作多么潇洒,小乐陶陶摘花送黄牛的场景多么温馨,一切都那么的新鲜而生动。春色弥满大地,春意便充盈心间,我的心像鸟儿一样兴奋而快乐。
  塘坑村坐落在化州名山尖岗岭脚下,被群山紧紧地拥抱在怀里。走进塘坑村,就好像投进尖岗岭温暖的怀抱,让人有了着落有了依靠的感觉。塘坑村的地形就像只聚宝盆,却没有任何人为的加工和雕琢,如一块纯天然的美玉,处处给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感。最难得的是,塘坑人不居功自傲,也不依靠尖岗岭的名气,而是依靠勤劳的双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之前无意中听到黎贵先生说过:“每到周末,我都要回一趟老家,心才踏实。”当我站在他家的门前,看到一树橘花用笑脸迎接我们的时候,我才真正领悟个中滋味。小楼、鱼塘、农家小院,一树一树的花开,我们就静静地伫立在鱼塘边,听听那无声的池音,看看金土大哥随手教黎贵老爸撒网,笑笑春沐姑娘贪婪地掐了一把富贵竹,便觉得十分美好。更何况黎贵先生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他周末回乡之际,一定会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倘若能跟老父亲把酒临风,小酌几杯,更是感叹人生几何!
  从黎贵先生家里出来,我们在文化广场照了集体照后,就上到二楼文化书屋。喜欢阅读的小仙女、白云等迫不及待地拿起书来看。“咔嚓”,是谁快速按下快门,把她们看书最美的模样定格?黎贵先生一再地对协调建好文化书屋的文友小罗表达了感激之情。他说:“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是啊,读书风气盛行,才可以看见乡村美好的未来。都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是有未来的民族,那么一个有书香的村庄是有未来的村庄。
  这时,文友陈照提议:“书架上面的两层有点高,孩子们拿书不方便,可以多买一个书架,方便孩子们的阅读。”黎贵先生连连点头称是,说:“这提议好,我们再想办法。”
  因为行程紧凑,我们只在塘坑村度过两个多小时的欢乐时光。很多景物还不能细赏,很多细节还不能深味,但塘坑村的春色之美、自然之美,已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深夜回想,感触满怀,遂写下这些文字,以纪念醉美的塘坑之行。

  


作者:梅影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