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阳光炽热,天空湛蓝。我慕名走进合水村,走近一个美丽的乡村,一座诗意的村庄。
合水村,隶属茂南区新坡镇,因小东江、白沙河在那里交汇而得名,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老乡村。
有着红色基因的合水村,让我对它多了几分敬意。合水村的革命旧址有三处:合水汝嘉小学、红色古井、鱼琅渡头。创建于1933年的汝嘉小学,培养了一代代合水子弟,他们从这里接受启蒙基础教育,汲取知识的养分,得以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懂得感恩的合水人,桑梓情浓,无论他们飞得多高走得多远,都时刻铭记着回馈乡里,为建设家乡做着应有的贡献。滋养了合水村民的“红色古井”依然清冽,鱼琅渡头也依然还矗立于合水河河畔,它们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合水村的繁荣发展。
岁月如流,沧海桑田。现在的合水村是广东省卫生村、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来到这里后,觉得她果然不负盛名。
刚进村,我就被眼前的景致所吸引了,真是初见惊叹,深见惊艳。整洁、幽雅、和谐是我对这座村庄的最初印象。
阡陌纵横,交通四通八达,一条高铁凌空而过。
这的确是美丽的现代新农村!一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围墙统一刷上浅黄的墙漆,雅致而协调,规整而不呆板、清新而又带点质朴。临街的文化长廊上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壁画,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由古及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上下五千年,中华传统的美德伦常在这里彰显,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意蕴。
徜徉在村庄的道路上,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是鲜花萦绕、绿树成荫,每座庭院都围上白色的小篱笆,特具文艺气息。
走出村外,新建的休闲广场地势开阔,各色的花在阳光下舒展着最美的姿容。高铁桥下,水车随河水缓缓转动,仿若在唱着一首不老的歌谣。
走远一些,赫然看见一方荷塘:荷叶蹁跹舞动,菡萏嫣然绽放,满眼荷风,一池清凉。我心中暗自庆幸,来得正是时候,可以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景。
眼前景致,引发了久蓄心中的诗情,忍不住附庸古人的风雅,即兴作起了古韵来:
六月清风过小塘,满池碧色沁心凉。
蜻蜓独恋一枝秀,菡萏芬芳半夏长。
淡泊出尘君最爱,繁华落尽不言殇。
平生无惧污烟气,任尔喧嚣自逸香。
无意间得了几行短句,心中是窃喜的。沿着接近草色的木围栏,踏着红色条砖铺就的小径穿过荷塘,来到湿地公园。
登上江景亭,整个湿地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所见虽多是新建的景观,但却是极养眼的。
绿色的合水河由北向南顺流而下,两岸是依依的垂柳,柳枝轻拂水面,清波微漾。这江水甚是平静,没有半点的波纹,有了这些柳树的映衬,河水一下子就变得灵动起来。若是黄昏,白鹭翻飞,那画面该有多美!
面前的鱼琅渡口可看见三座桥排列着,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旧的是古色古香的鱼琅拱桥,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中叶,半月的弧形,像一道虹桥,倒影江中,相映成趣,成了虚实双桥。加上沿江的芊芊翠柳,仿若置身小桥流水的江南。在过去,鱼琅拱桥为合水村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中间那座桥是2013年建的合水大桥,横跨两岸,为合水村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最高那座路桥,就是2018年7月1日才通车的广湛高铁。
江景亭下,长长的江堤,黄菊花、波斯菊和鬼针草花都开得正好。
最吸引我的是河对面那一片微微泛黄的稻田,钻进鼻子的是阳光的味道,还有阵阵的稻香。饱满的稻谷,已经把禾苗压弯,它们躬着身子,低头俯视着脚下的土地。不久,它们就会被收割归仓,完成它们的使命。
出身农家的我,对土地对乡村有着解不开的情结。一直以来,我内心都渴望宁静,渴望远离喧嚣,渴望重新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清朴。我总想:将来有一天老了,如果条件允许,我会选择退守田园。
无疑,合水村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可栖居的理想家园。
这个盛夏,蓝天蓝,白云白,绿树绿。一路阳光,一路花香伴随,走近美丽的合水村,感受合水村的诗意田园风光。
诗意村庄
作者:晒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