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阅览台,高大的书柜,琳琅满目的图书,安静的读书环境。这是记者近日走进高州云谭中学流动书屋看到的场景。
“我们学校是茂名市图书馆首个山区流动书屋,自建成后,市图书馆就给我们书屋送来了2000多册书。现在这里已成为孩子们最喜欢来的地方……”该校负责人说。
这正是茂名市图书馆在基层的一种延伸——流动书屋。
让“馆藏”走出图书馆大门,走进热爱阅读的人们的手心里,这是茂名图书馆人的心愿。
“行走的知识”流动图书服务分三种模式。一是在各中小学设立图书漂流点;二是在部队驻地、乡镇、学校设立流动书屋;三是在成熟区域单位设立流动分馆。
市图书馆通过漂流点、流动书屋、流动分馆这三种模式,源源不断地将公共图书“搬”到基层,成为群众口中的“家门口的图书馆”。
1 “流动”二字最亲民
近几年,市图书馆将开展流动图书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依托“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以及基层文化站开展流动图书服务,在全市乡镇文化站图书馆的基础上再延伸,分批建立起图书流动服务点。
自此,茂名新世纪学校、茂名市第十七小学、茂名市登科学校、长久坡小学、江车小学、文光幼儿园、大同小学、爱群小学、造腾小学、愉园小学等有了图书漂流点;
电白区安乐村、蓝坡村、公馆镇、镇盛镇、河西街道办、方兴街道办、高州云谭中学、驻电城空军部队、驻炮台海军部队、茂名市妇幼保健院、茂南区法院、造腾小学、山尾老区、下垌小学等有了流动书屋;
茂名海关、茂名市委党校、茂名法院、茂名武警、建行银苑生活区、茂港一中、茂名新世纪学校(中学部)、茂名愉园中学、电白区人民检察院、化州市人民检察院等有了流动分馆;
……
截至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设立起10个图书漂流点、14间流动书屋、10所流动分馆,干部职工、普通市民、留守儿童、部队官兵等,足不出户就能读上好书,读到新书。
据市图书馆馆长郑小红介绍,流动图书服务项目环境相对简单,但恰恰体现了‘流动’二字,体现了亲民特点。这些服务点的建立为市民提供了更简便、快捷的借阅服务。无须到城区中心图书馆,就可以浏览到市图书馆的馆藏,使用图书馆的公共资源。可以说,流动图书服务项目就是“行走的知识”图书漂流,走出馆门,自动送书上门,拉近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致力于“送书进社区”、“送书进校园”、“送书进机关”“送书进军营”的茂名市图书馆,近年来,就配置了价值百万元的图书、约五万册下基层建各流动图书服务网点。
2 兼顾各群体需求
在开展流动图书服务项目的服务时,市图书馆兼顾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进行图书配送之前,了解他们的需求,比如乡村村民的需求与部队官兵的需求不同,校园内的师生又不同。
这是一份配送书籍清单记录:2014年4月23日,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茂名市图书馆海关分馆”正式揭牌,市图书馆为茂名海关关员提供了3000册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艺等类别流动图书,每半年更新一次;2014年6月11日,市图书馆首个山区流动书屋揭牌仪式在高州市云潭中学举行,市图书馆为该流动书屋配置了教育、法律、语言、文学、历史、综合性图书等共2100多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2016年7月13日,我市首个革命老区化州市南盛街道山尾村委会流动书屋揭牌,市图书馆送去特别挑选与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相关的实用技术图书等书籍800册……
据了解,市图书馆首个山区高州市云潭中学流动书屋,首个革命老区化州市南盛街道山尾村委会流动书屋,为解决边远山区师生、革命老区村民看书难的问题,市图书馆经过不懈的努力,按照流动书屋的建设标准及体系建成了高州市云潭中学流动书屋、南盛街道山尾村委会流动书屋。市图书馆建立这些流动书屋,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职能,体现了走基层、送文化、惠民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市图书馆在云潭中学、山尾村委会建立流动书屋,极大地方便了山区、老区的孩子和老师,使师生、村民养成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习惯。
在开展图书流动服务时,市图书馆与驻茂部队结下不解之缘,在在驻电城空军部队、驻炮台海军部队建有流动书屋,更是在武警茂名市支队建有流动分馆。
2014年7月,建军节前,市图书馆在驻守电白区博贺镇海防前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军营建立的流动书屋正式向部队官兵开放,这是茂名市图书馆流动书屋首次“落户”海防军营。
由于驻守电白区博贺镇海防前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军营驻地偏远,进出道路崎岖,为了更好地丰富部队官兵的文化生活,根据部队官兵学习和查找资料的需求,市图书馆按照流动书屋的建设规范及体系配置图书,主要配置政治、法律、军事、文学、艺术、历史、综合类等图书777册,书架6个。流动书屋的建成,让部队官兵足不出户共享公共文化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部队官兵的文化生活,深受广大官兵的欢迎。
2015年4月23日,市图书馆武警茂名市支队流动分馆揭幕了。市图书馆员工精心挑选了一批涵盖军事理论、中外名著、政治、经济等积极健康的书籍2000多册,建立起武警茂名市支队流动分馆。
市图书馆武警茂名市支队流动分馆有200多平方米,现有藏书7000多册,有专人管理,每天晚上和周六、日全天开放。流动分馆为部队文化学习生活提供了帮助,为广大指战员在宝贵的军旅生活中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使他们在军营里就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并能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为部队实现科技强军的战略增劲助力。同时,很好地促进了部队与驻地的关系,体现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3 层层递进流转
在对图书馆流动服务的采访中,记者多次看到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把一批批图书送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薄弱地带和弱势群体手中。在革命老区化州市南盛街道山尾村委会,村民像待亲人一样迎接图书馆送书到村;在部队,年轻战士们接到新书时的兴奋让记者感受到他们对优质文化资源的渴望;在爱群小学、造腾小学、下垌小学等学校,市图书馆流动书屋服务点,以一种默默的守望,关爱着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特殊群体。
由市到区,由社区到乡镇,再到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层层递进流转,图书漂流点、流动书屋、流动分馆三种文化服务模式,让“行走的知识”图书流动服务项目,走进校园,走进机关,走进军营“种文化”,服务广大城乡干部群众、学生、部队指战员,更是留下了市图书馆人满是书香的忙碌身影。同时,通过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了流动图书服务的辐射力,使城乡人民在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方面趋于均衡。
流动图书馆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阶段较长时间内公共图书馆扩展服务范围、提供延伸服务的重要手段,为今后我市实现总分馆制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流动图书服务项目还可以实现与实体图书馆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对接,实行通借通还,同时,市图书馆还将开展数字资源移动服务,让读者在流动图书馆中也能享受数字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