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千百年来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看似简单质朴的线条或千变万化的色彩中,带给人美的享受,它深深吸引了一位离休老人乐在其中,孜孜以求,演绎了一段花甲之年起步、三十年笔耕不辍终成大器的佳话。这位老人就是杨学志,他被大家称赞为:南国油城不老松,戎马为民大半生,花甲离休执神笔,德艺双馨传美名。
花甲始寻艺不懈摘硕果
追溯学书画之路,杨老直言坚持很重要。杨老刚离休时思想觉得很空虚,待在家里时间长了感到苦闷,后来看到油城老年大学招生启事,就立即报名参加书法和绘画学习。刚开始时学习时遇到不少困难,写来写去很乏味,画来画去不成样子,曾想打退堂鼓,思想斗争很激烈,后来得到书画老师的热心帮助,自己又用齐白石、何香凝、张大千、黄秋耘等名人事迹不断激励自己,一直坚持努力学习。慢慢对书画练习越来越感兴趣,能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练字作画。
为了提高书画水平,杨老虚心向关以良、吴兆奇、杨成茂、席都陵等老师请教,赴北京开会时,又拜访谢云、张飙、张旭光、刘大为、雷正民、戴志祺、欧阳中石、刘艺等书画界名家,请他们指导,与他们畅谈艺术人生。三十年来,杨老在书画园地里不断辛勤耕耘,艺术品格得到了升华,书画水平也突飞猛进。他被吸收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等多个国家级社团成员和研究员。
细看杨老的书法作品,理法通达、笔力遒劲、姿态优美。美术作品工笔结构严谨,设色典雅秀逸,气韵生动传神,深受书画爱好者的赏识。
他的书法作品有楷、行、隶、篆等书体,尤以行书、隶书较佳,书写形式多样,有对联、中堂、横幅、扇面等,美术作品山水、花鸟、人物均作。代表作品如《16米黄山长卷》、《庐山三叠泉》、《石门涧》、《飞流直下三千尺》、《海南风情》《青纱帐》、《家家报春》、《浣纱图》等,参评均获奖。
用作品表达正能量
杨老的书画作品多达五百多幅,他书写的内容包括古诗、励志格言、毛泽东诗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他用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敬可亲的英雄人物、活泼可爱的小鸟……每到建党、建军、抗战胜利等纪念日,他便积极泼墨挥毫,满怀深情创作书画,表达对生活对党对国家的热爱,作品中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欣赏杨老的书画作品,除了领略到书画艺术的精妙,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荡涤心灵,提升了思想情操。如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篆书《东方红》获金奖;2004年庆祝建国55周年和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书画《家家报春》获一等奖,在中国美术馆和国家博物馆展出;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国画《黄帝陵》获二等奖在军事博物馆展出并入集收藏。
为支持图书馆事业和文化交流,几年来他向全国各省多家图书馆捐赠图书2000多册,颇受好评。个人书法作品、散文随笔、论文在省内外报纸杂志多次刊载,一些书法作品用为石刻。
向世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杨老热爱书画艺术,七十多高龄时还积极漂洋过海,以书画为媒,向世界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他的作品多次获国际大奖并在国外参展,本人被评为“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学者”、“中欧文化艺术特使”等称号。如国画《满目青山》获国际金奖;《访友图》获金奖,在泰国等地巡展,个人被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学者”称号;还有作品到泰国、日本等地巡展。2004年应邀到越南河内市参加“中越书画联谊展”;2005年应邀赴欧洲九国文化考察,在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举办“中国书画艺术展”,国画《飞流直下三千尺》、《浣纱图》参展,个人被授予“中欧文化艺术特使”称号并颁发铜质证书;庆祝联合国成立70周年有书法作品在美国纽约文化中心参展,并出版中英文作品集;2016年联合国和平书画院出版《世界当代书画艺术名家博览》,有三幅书法四幅画入编此书,并收藏于联合国图书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回眸过去,杨老用“白首不厌倦,事业无穷期,有志者事竟成”作深情总结。展望明天,他攒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劲头。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杨老非常谦虚,他说,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艺无止境,今后还要继续学习、交流、开拓进取,不懈地去追求,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脚踏实地的深入生活,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做繁荣民族文化的排头兵,为老年群体增光,为茂名市添彩,为党的文化事业增添正能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做出自己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