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服务社会法治建设,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马波看来,是一位法学专业研究者分内的事儿。
2016年,作为项目负责人,马波参与了茂名市第一部地方立法《茂名市高州水库水质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
多年来,马波专注于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同时,他积极参与茂名地区普法宣传。到底开设了多少场普法讲座,他自己也算不清了。
“我们要对历史负责”
2015年9月,茂名市获得地方立法权。2017年3月1日,茂名市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规--《茂名市高州水库水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茂名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建立的茂名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副主任,马波正是该条例起草工作的牵头负责人。
马波说:“当时我们的团队一共有5个人,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除了工作强度大,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要对历史负责,要对茂名人民负责。”
“我们首先对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资料汇编,这个资料汇编涵盖了我们本次立法的依据,今后我们还会不断地对它进行充实。”马波拿出当时的资料汇编,这是一个A4大小、接近两厘米厚的大册子。
“完成资料汇编的整理之后,为了集中精力进行条例的起草,我们5人团队在迎宾馆封闭了一周,每天由学生助理给我们送快餐。这个条例从本身的字数来说,并不多,一共就40多个条文。但是我们必须对每一个条文的立法缘由、依据及可行性给予尽可能详尽的说明。最后,我们提交给市人大常委会的《茂名市高州水库水质保护条例》(专家建议稿)有10万字左右。”马波说。
在条例起草的具体过程中,马波除了承担总体协调工作、《条例》“总则”部分的撰写工作,还负责《条例》起草的统稿和审稿,不仅要对全部40多个条文及其说明逐个把关,还要对整部条例的整体结构进行梳理。那段时间,他每天最多只能睡5个小时。
然而,“闭关”“熬夜”“压力”却并不妨碍马波的“乐此不疲”。他说:“能够参与茂名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在历史上留下法律学人的痕迹,我感到非常自豪。”
此次条例起草工作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马波还将参与《茂名市冼夫人历史文化保护条例》、《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保护条例》等法规的立法调研、论证、起草以及评估等工作。
“让社会充满秩序的美”
“法律体现着社会的秩序,首先,它是一种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告诉大家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其次,它告诉我们,当你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任何一位法律工作者,都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让社会充满秩序的美,希望大家能够按照法律的逻辑去处理纠纷。”马波说。
这或许就是马波多年以来积极参与普法的初衷了。
“从2010年来,我每年都有不下15场的普法公益讲座。讲座面向的学员挺多,大概有上万人次了。”在被问及参与普法工作的情况时,马波说。
“禁毒”宣传是马波普法宣传的重点之一。马波认为,吸毒,特别是青少年吸毒,是一种很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吸毒其实并不是他们自身对毒品有什么喜好,更多的原因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对毒品危害性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控制。
2007年-2012年期间,马波应茂名市政法委、市禁毒办的邀请,为茂名市各县区的中小学教师开展了7场青少年禁毒知识方面的讲座。当时他特别为学员们强调了预防青少年吸毒的重要性与法律规定。
除此之外,马波还重点参与了《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茂名地区的宣讲。
2013年以来,茂名市逐步在全市推行“一村(居)一律师”工作。虽然由于工作繁忙,马波并没有参加村居律师法律援助工作,然而对其他法学专业教师参与驻村工作,马波总是尽其所能给予支持。
“为社会培养优秀法律人才是我责任”
近年来,马波在服务茂名地方立法、普法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然而,他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个人服务社会的第一要务。
让马波感到十分欣慰的是,他曾教过的一些学生目前已在茂名市律师界“小有名气”了,与他也仍然保持了很好的联系。
谈起马波,目前已是茂名市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茂名市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的卢艺感觉很亲切。“马老师是一个言行非常谨慎、思维极其缜密的人。有时候你会觉得,连他的微笑都带着严谨的意味。”
“现在想起来,大学时期,马老师一直在给我们灌输的‘严谨’理念,对我目前的工作影响很大。办案的时候,我会多方面去分析问题,多角度去换位思考,尽量做到‘面面俱到’。书写法律文书,我也会反复推敲,力求逻辑缜密。”
教书育人、立法咨询、普法宣传……马波手头上总有着各种忙不完的事务,在身边的人眼中,他是一个兢兢业业、不折不扣的“大忙人”。
马波坦言,经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尽管如此,他还是全力以赴、尽力而为,因为这是他的责任所在。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些工作充实了他的人生,也让他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