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柔和的冬日,梅花飘香,刘荣同学喜迁新居设宴,我们电白六中七三届高中乙班同学相聚在一起,真是喜上加喜,心花怒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觉,校园一别就是43年,光阴荏苒,当年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如今已步入耳顺之年,两鬓斑白,笑颜犹存。43年啊!我们经过多少沟沟坎坎,人生曲折,今日相逢,同学们依然是那么亲切,无拘无束,握手、拥抱,谈笑风生,重叙那段艰苦求学之情。
1971年,那时是“文革”动乱之年,读书要论“阶级成分”,我们是经过贫下中农推荐出来的,然后通过考试才能进入观珠高中读书,也就是电白六中。
当我们第一次踏入电白六中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校园大道,两旁是红艳艳的大红花,校园中间是运动区,有篮球场、排球场、沙池、单杠、双杠等运动设施。球场旁有一棵高大的橄榄树。教室里宽敞明亮,晚上灯光照射在旁边的池塘里。对于我们这些没有见过的孩子来说,一切都令人感到很新鲜,心情无比兴奋。
那时候虽然经济贫穷,但国家仍给每位高中学生供给15斤大米,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是相当满足的。柴火学生自己出,我们住校每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帮助家里做工,星期天下午,带着萝卜干、番薯、柴火等,挑着来学校。每人有一个米桶,用来装自己的食物和贵重物品。每天五点钟天还是漆黑的,我们就起床刷牙、洗脸,用饭盅洗几两米或放些番薯送到厨房蒸炊。到下完最后一节课,饥肠辘辘,我们就一窝蜂冲向厨房找到自己的盅饭回来吃。由于没有吃过肉,家里人叫我经常到饭店买一口盅汤回来送饭,那时我还得了一个“买汤子”的外号。
当时社会流传读书无用的思潮,但我们中学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坚持严格教学,每个学期有测验、段考、期中、期末考试。每一位老师都认真上课,同学们都安静地听讲。语文老师崔贺铭讲课幽默风趣,学生不时发出一阵阵笑声;数学老师周志斌晚习经常为我们补课;化学老师林伟强戴一副深度近视镜,每一堂课对内容的解释深入浅出,讲得喉干舌燥还不停下;物理老师巫振昌,笑容可掬,边讲课边做实验,有几位同学跟他学会组装收音机,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才子了;校长陈正文上政治课,讲《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滔滔不绝,板书写出一手漂亮字,每一课把一块黑板写得满满的,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师对课堂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夏天天气比较炎热,课堂上谢艺彬同学没有穿上衣,傅以先老师态度严肃叫他立即穿上。语文课堂上,我抄写课外书一些词句,不专心听,崔贺铭老师罚我背诵一篇有16页的课文,否则不能毕业。我很害怕,苦背一夜,第二天我就背了出来。后来他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常常对我赞不绝口,说教书几十年从未见过这样一位天才学生。43年啊!如今不知恩师安在?
学校还经常进行智能比赛。一次,同学陈贵鉴获得全校数学比赛第一名,学习委员刘辉兰还获得作文、英语全校第一名,在学校获得了“才子”美称。
下午文体课,有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打篮球和排球,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跳高、跳远、做单双杠,整个校园体育气氛非常热烈。县举行中学生运动会,我们六中篮球打进到县城赛区比赛,谢克荣同学乒乓球比赛还获得全县第二名。电白六中的体育运动在全县是有名的。
每周有一个下午的劳动课,我们带着锄头、粪筐到校办农场去劳动。有特殊任务,我们半个月不上课,到水轮泵站抢修水利;有一年水灾,龙记大队村堤坝给洪水冲垮了,我们又去筑坝一个星期。我们还步行20多里参观了林头农具厂、黄沙水库。我们的读书等于是半耕半读。
将毕业了,有自行车的同学互相搭载到50里外的大海虎头山参观,并且还一村一村的走,到每一位同学家中去认识,有的同学还煮饭招待同学们。
毕业典礼那天,老师和同学们眼眶都湿润了,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聚餐时陈正文校长频频举杯,师生之情、同学之谊,达到了最高峰。此后,我们辞别了母校和师长,走上了社会。谁知道,这一别竟然是43年之久。校长和多位老师先后去世,离开了我们,这一别竟然成了我们的永诀。
我们朝夕相处,校园一桩桩点点滴滴,依然那么清晰,一幕幕都闪现在我们眼前,师生情、同学情,在美丽的校园留下一串串动人的乐章。
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1978年以后,国家改革开放,我们这代人有幸参与了改革,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有的同学参加高考,上了大学;有的当了民办教师,后来转为正式教师,全班有12位同学当了人民教师;有的做各种生意发了财;有的同学当了赤脚医生;有的在家务农,发展种植养殖业,勤劳致富;有几位同学发展养龟业,成为了大老板,特别是刘荣同学养龟业资产过亿,并且被评选为茂名市养龟协会副会长。记得在校读书时,由于隔壁炮厂发生爆炸,造成学校一间库房全部崩塌,刘荣同学正好在里面,当我们去找他时,发现他竟然安然无恙,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今同学们子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儿孙绕膝,生活幸福美满,这都是我们班的自豪和荣耀,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生活。
我们已经远离了过去,但我们拥有未来。
同窗一别43载,今日相聚倍亲切。同学们干杯把!趁着喜宴的美酒,尽情享受每一次相聚的温馨。
我们拍个照吧,留下欢聚的倩影;作首诗吧!记录下相聚的喜悦。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我们经过岁月的积淀,有着更加丰富的人生色彩。我们豪情满怀,乐观向上,走好今后的人生路。
同窗情
作者: ■刘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