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文艺作品

流动色彩描绘心中大美

——记著名水彩画家赖为朝

2016-07-12 11:04:33 来源:茂名日报

  干、湿、浓、淡,在水彩纸上渲染。渔人、港湾、村落、晨光、远山等等具象南海之滨风物,在写意的笔触下,在水的调和与晕染下跃然纸上。
  著名水彩画家赖为朝用手中画笔描绘家乡的山水、心中的大爱,在水彩画的一方天地中,诠释了大自然的性灵与生机,营造出心灵的宁静与大美。
  【人物档案】
  赖为朝,电白人,广州美术学院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茂名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水彩画《动力交响曲》入选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应邀参加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水彩》杂志主办的国际美术交流展“殊·同”——米歇尔·金/黄华兆/赖为朝美术作品展。
  水彩画《光与影的对话》参加2013纽约艺术博览会(2013·美国);水彩画《寂》、《境·之二》、《幻》参加2013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展。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艺术博览》、《中国水彩》等报刊杂志发表。
  【名家点评】
  黄铁山(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
  赖为朝在艺术语言上找到了自己的方法,他把具体的物体加以概括和提炼,构筑自己的画面语言。尤其他那作品《黄昏的海滩》,真实地反映了海滩的模式,把气氛烘托的非常好,画得概括、洗炼,表达得真诚,这是很可贵的。
  1 从没停止过画画
  赖为朝是这样回忆踏上从艺之路的。
  赖为朝是电白羊角人,自幼受书香熏陶。从进入耕读班读书的第一天起,课本上的插图让他着了迷,公仔书(连环画)引起了他浓厚兴趣。放学回家,一遍遍对着插图、公仔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来画,放牛、养鹅干农活时凭记忆在地上画。
  父母没钱给买画笔画纸,就以地为纸,木枝为笔,以房门为纸,粉笔为画笔。兄弟姐妹6个,他排行第5。痴爱画画的举动,让母亲偏了心。母亲从不责怪他画脏房门,也从不责怪他画画误了干活。
  赖为朝感激母亲,艺术的种子从此埋伏下来。
  高中毕业后,赖为朝回家乡做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当时在高州文化馆工作的何山老师来羊角文化站画电影海布,何山见赖为朝画人物造型似模似样,就带着他画海布。这是赖为朝第一次有专业老师指导画画。
  后来,赖为朝打听到茂名文联的张亚宝老师爱才惜才,就自荐想学画画。情真意切的求学信,深深打动了张亚宝,引荐他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当时在茂名文化馆的著名画家黄茂强老师学画画,又介绍他到文联位于工人文化宫的书店打工。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赖为朝开始拼命学画,白天上班,晚上读夜校,边打工边跟黄茂强老师学习画画。对绘画的热爱由星星之火迸发为熊熊烈火,并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
  1987年,赖为朝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入学前,恩师黄茂强叮嘱他,从艺之路是漫长的,考上大学只是艺术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要思考从哪方面发展,要有目标计划。按照老师的叮嘱,赖为朝一直想做一个优秀画家的梦想更加明确了。
  大学毕业后,赖为朝分回茂名文化馆工作,所有空余时间包括节假期日他都用来画画搞创作。
  上世纪90年代初,辞职下海经商的浪潮也沾湿了赖为朝的衣襟,他受到了诱惑,有过彷徨。但很快就克服焦虑,打消波动思想,又埋头搞创作,继续朝做一个优秀画家的梦想坚毅前行。
  2 南中国海点染师
  在南海之滨成长的赖为朝,大海的胸怀一直滋养着他的水彩创作之路,家乡的文化内涵给予他更为深刻的艺术体验,赋予他画作更多的味道。
  赖为朝记得自己第一次到海边的时候,那洁白的沙滩、滔滔的海浪,一望无际的海平线、尉蓝的天空、湛蓝的海水,自由飞翔的海鸥发出吱吱的叫声,与海浪拍打礁石的巨响,一唱一和,形成一种生命的律动……大海,这天地间最壮阔的生命图卷,已深深地印入了他的脑海。
  之后,赖为朝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到海边看海、读海、画海。海,已成为他延续创作的题材,成为他的生命和灵魂。
  赖为朝以大海为题材创作的《眺》,以写意的笔触,吸收版画的技法,描绘了停泊在港湾的巨大轮船、一望无际的大海、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空与大海之间的海鸥等景物,从中窥见作者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向往,给予观者心灵的震撼。
  2000年,《眺》入选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使他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鼓舞。从此,赖为朝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又创作了一系列以海相关的水彩作品,如《海上人家》、《海边》、《白光》、《船》等。他的《海魂》系列水彩画作品受到海内外书画界、收藏界、宣传界和研究界的极大关注,以致画家本人被许多研究者和画家誉为“南中国海点染师”。
  《晚归》有着浓郁的暖调,金黄色的晚霞铺满了天空大海,辛勤的渔人还在劳作。饱满的构图,扑面而来的海韵味,让画面上的南海充满了生活气息。
  《海边》画面上,礁石千百年来经受惊涛骇浪摔打的身躯伤痕累累,让观者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腔生命的悸动和血脉的沸腾,传达了对困难挫折以至物欲横流世界的顽强抵抗。
  赖为朝画笔下的大海多姿多彩,变幻莫测。他的作品不仅水彩气息酣畅淋漓,而且意境壮丽,蕴含“物我两虚,物我相忘”的清净与虚空。他将大海的博大、宽容、深沉、美丽、变幻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显示了赖为朝开阔、坦荡、随遇而安的人生观。
  近期,赖为朝常常与朋友相约到海边写生,去品读大海,感受大海,表现大海。海已成为赖为朝水彩创作一直延续的母题,海已成为他生命存在的一部份。
  3 创作精品推介茂名
  赖为朝在水彩画的世界里不仅仅是个实践者,更是个探索者、创新者。他勇于将水彩、岩彩糅合进来,将中国画、版画技法相融,笔法时而拙朴时而洒脱,浑然一体,意境天成。
  1992年,赖为朝独自去云南澜沧江一带采风创作的水彩画《荒滩白水渔人烟》入选第二届全国水彩画展,这是他第一张上国展的作品,该画后被美国国立珍贵艺术收藏中心收藏。
  如果说,《荒滩白水渔人烟》更多保留的是传统绘画技法精义的话,那么,《寂》、《境·之二》、《幻》、《光与影的对话》、《动力交响曲》等作品,得当的干湿处理,相融的写实与抽象,利用水与色彩的和谐配搭提升自己的眼界,展现的艺术风格已脱出窠臼,进入一个稳重的“随心所欲不逾规,由心而生不掺杂”、“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正是赖为朝当下的心境。
  2011年,赖为朝担任市美协主席。2013年,赖为朝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茂名市第三位中国美协会员。
  作为美协主席的赖为朝认为,艺术需要市场,艺术家应当走向市场,发展的滨海茂名尤需大力打造艺术市场。
  作为画家的赖为朝认为,画好画才是硬道理。艺术家坚守艺术创作,将提高创作水平放在第一位,作品成为精品,市场就会有人主动找你,为你开辟市场,同时证明你的价值有多高。
  这两者在赖为朝身上和谐统一着。在他的带领下,市美协有了长足发展,展事活跃,成果丰硕,名家授课、学术交流等公益性活动有有声有色,在茂名画坛中积极营造奋发向上的新局面,培养出一大批画坛新秀。
  在赖为朝奔走下,市美术家协会活动中心挂牌成立,“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山水工作室茂名创作基地”落户茂名,“大美茂名”主题采风创作活动启动。
  赖为朝表示,“大美茂名”是由广东省美协策委会与茂名美协、艺术机构合作策划并组织的一项主题艺术创作活动,“大美茂名”系列工程目前计划创作《鉴水风流》、《滨海茂名》两幅大型长卷,展示鉴水两岸风土人情、岭南风貌和以海湾、海港为背景的建设发展中的茂名,宣传正能量。长卷搞出来后,复制小型长卷,作为政府礼品,将文化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
  每天,深入生活的赖为朝,在进行艺术创作同时,肩负起社会责任,组织带动更多的人形成合力,让具有鲜明茂名特色的这一文化品牌,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作者:谭筱 周泽佳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