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文艺作品

源远流长的高州铜鼓舞

2016-08-09 12:32:48 来源:茂名日报



 高州铜鼓舞与音乐始于南北朝,属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军事舞蹈之中的音乐,是中国最古老的军事舞蹈与乐曲。一千多年来每遇冼夫人祭祀年例或节庆都有它的活动踪迹,为群众喜闻乐见,广泛流传于高州北部(古高凉良德即治马贵镇一带)的村村寨寨。高州铜鼓舞与音乐分布于高州马贵镇境内六塘村、朗练村、周坑村、厚元村、山心村、马贵村、大西村。
  在南北朝的冼夫人军营里,用练兵攻阵的动作演变为军营士兵娱乐活动用的军事舞蹈,丰富军营文化,增强士气,凝聚官兵团结情谊,也是洗夫人治兵一大举措。因此,“高州铜鼓舞与音乐”的早期形成,对冼夫人治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公元530年,随着冼夫人在百越族俚人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其时正借逆贼作乱朝纲,冼夫人团结百越各部,倡导俚人学汉人先进文化技术,(包括文化艺术舞蹈、音乐),建学堂,兴娱乐,尽力农事“蕉荔之墟,强调日闻”,使其治理的俚区“风气日开,秩序整然,太平盛世”。在这一轮新型的社会风气和激昂土气的结合使“铜鼓舞与音乐”亦被融合于其中。将百越族作为最高信仰的铜鼓,编成舞蹈,一方面借铜鼓在人们心中的崇高信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去确立冼夫人当时的领导地位为十分重要,由此正标志着“高州铜鼓舞与音乐”的确立。
  “高州铜鼓舞与音乐”在南北朝已形成10套系列冼夫人系列军事舞蹈的套舞形式。“高州铜鼓舞与音乐”是这十套舞蹈之中的精华,这个舞蹈经过千年来的不断流演流传至今,无论在内容上或形式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高州铜鼓舞与音乐”内容包括击鼓的鼓点语言,舞蹈语言,相结合,是反映冼夫人军事舞蹈多样化,艺术含量的所在。
  铜鼓舞的重要特色是,舞蹈技巧丰富多彩,单人独舞与队形组成舞结合,单人擂鼓与众人拍打小铜鼓表现形态各异,变化多样,层出不穷,至最后祭鼓为结束。左右由十二个鼓手站成二列,以手击鼓,作为舞蹈的序,接着一阵大铜鼓,震耳欲聋的低沉而激远的鼓声,点激起众鼓齐奏,汇集而起,旗手摇旗,鼓手击鼓,均围着大铜鼓狂欢跳跃,众人时而踏步而进,时而舞动手中铜鼓拍击使人意犹未尽。
  舞蹈主题主要环绕开鼓出征、战斗、庆典、祭鼓四大部分进行。全面上下用雄浑的铜鼓声贯穿始终,古典民族风格的曲调明朗而欢快,粗犷而古扑,场面热烈,欢快紧凑,扣人心弦,具有较高的古典民族特色和民族学、民俗学及古舞蹈和古典音乐的艺术价值。


作者:柯柳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