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茂名库 > 文艺作品

年味

2019-01-28 15:13:23 来源:茂名晚报



  每当江南的上空飘着有棱角的雪粒,我便闻到黄土的气息,那是从故乡飘来的年味。
  被风雨揉搓的黄土粒咯疼游子们赶路脚,那是故乡发出深情呼唤。
  那抱成团的黄土屋一家挨着一家,一户连着一户,屋顶冒着暖洋洋的炊烟,没风的时候,淡蓝的烟袅袅娜娜,在村庄上空舞蹈着。油炸糕的香味伴着炊烟在故乡的天空蔓延。
  油炸糕,年的象征,最具年味的传统食物,呈半月形,黄色,朴素的黄,淡雅的黄,看到这种黄,就能想起黄土地,黄皮肤。油炸糕里或包豆馅或包菜馅,被胡麻油一炸,便香脆可口。满嘴的香味溢着,这香味飘荡在村子上空,渗进厚实黄土里,挂在高耸入云的白杨树梢上。那种纯净的香味一直萦绕在我心头,透亮晶莹。从那时起这香味便在我心里生根发芽,长成蓬勃大树,郁郁葱葱。无论日后身处哪里,这香味成了故乡的化身,也成为我沉浸在故乡里的源头。
  故乡的腊月是冬天里最忙碌的日子,尤其是月底的几天,终日烧火。炸了年糕,蒸馍馍,馍馍上点着红点点,做成各种形状。记忆最深的是姥姥把馍馍做成一只公鸡模样,脖子仰得高高的,隐隐约约像听到一声鸡啼,声音清亮而悠扬。蒸了馍馍,炸麻花,炸馓子。故乡的年味就这么从油香里飘起,在热腾腾的炕头上静默。
  我们坐在炕上,或围成一圈,或三三两两,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红线编织着自己的心爱饰物,不时在头上比划一下,脸上还带着羞涩。炕把我们的小脸蒸红了,像苹果,红得透亮娇嫩,眼睛却瞟着忙碌着的妈妈们。直到妈妈们腾出手,把花花绿绿的糖塞进我们小手里。
  一块糖攥在手里,几块糖攥在手里,攥着糖的小手汗津津地发烫,年味也被我们攥在了手里。我们兴奋的身影印在亮汪汪的窗户上。
  擦得锃亮的窗玻璃,贴着各种各样的窗花。那是姥姥的杰作。姥姥有一双巧手,一张红纸左折右叠,几剪刀下去,一幅幅剪纸画便赫然于眼前。牛郎织女,勤劳善良;小兔子老牛,生动形象;鞭炮齐鸣,热热闹闹。我们兴奋而小心翼翼地争抢着,欢欢喜喜地贴在窗户上,也就把浓浓的年味贴在窗户上。式样各异的剪纸使低矮的小屋茂腾腾的欢畅,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也就成了年味序曲。
  真正感到年味到来,是我们身上那散发着喜气的新衣服和脚上的新鞋子。尤其脚上的那双新鞋,是妈妈们比手艺的作品。谁鞋子上绣的花复杂,用的彩线多,绣出童年的想象,谁的妈妈就会被公认为手艺出众的做鞋能手,谁都会为有这样一位妈妈而自豪。第二年过年前,众妈妈就会跟那位妈妈讨要鞋样,年味就这么从鞋上绣着的花朵里冒出来。
  年味也是那一幅幅醒目的红春联。
  一幅春联贴在院门上;一幅春联贴在家门上;一幅春联贴在猪圈门上。家家户户贴满春联,红通通漾着喜洋洋,年味近了,年味来了,走进村里人的眼睛里,走进村里人的心坎里。
  我在江南的鱼米之乡,雪粒扑打在脸上,此时此刻,故乡的年味装满我的心房,我如痴如醉,在浓浓的年味里沉醉。

  


作者:□靳玲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